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与时代共振:拆解东软转型的“智慧密码”

懂懂笔记 2025-04-03 阅读: 530 次

“AI就是那个保龄球,会改变每一个行业的轨迹。”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盖龙佳,就广义相对论引发出了对AI的新思考。

当保龄球在弹床上滚动,保龄球的质量会使蹦床表面凹陷下去,从而影响其它物质的运动轨迹。如果AI是那个保龄球,它将形成新的时空褶皱,在相对论与深度学习的‘超维纠缠态’中,人类需要创造新的认知维度,跟上时代的快速变化。

没错,AI+正在改变着每个行业的走向,也在重新定义每个企业未来的命运。

联手华为,打造智能化转型新范本

从ChatGPT到DeepSeek,AI+正在全面爆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AI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引擎”,推进大模型在行业的示范应用。特别是DeepSeek的出现,让更多的企业对AI有了信心,这也将加速行业智能化的进程。

在经历了大模型热之后,今天人们思考的不是AI这个概念,对AI的认知也不再停留在大模型上,而是到底如何掌握 AI、用好AI。

“有场景才能有前景。”盖龙佳认为任何技术都要到场景中产生价值,“很多跨时代的技术,都是在特定场景中得到有效应用,向社会释放能量,比如电的发明。”

AI+的核心就是+应用场景。前不久,东软与华为在医疗领域的战略合作更进一步,基于技术融合、产业协同、生态共建三个维度的深度耦合,可以说是AI+在医疗场景落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华为是AI时代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其昇腾算力平台和云原生基础设施是AI应用的底层能力。但是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行业价值,需要更懂行业的合作伙伴。

东软深耕医疗健康领域超过30年,服务4800+家医院(含92家百强医院),覆盖8万家基层机构,拥有30+省市健康平台建设经验。更重要的是,东软对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海量知识积累、数据标准沉淀,已经形成了AI+医疗领域的众多创新成果。

华为希望将ICT能力更好地释放到医疗行业,而东软在医疗行业的积累也需要通过智能化产生更大、更长远的价值,双方能力和需求的完全契合——这就如同弹床上的不同物质找到了彼此的规律,和谐共振,放大彼此的价值。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医院解决方案领域、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领域、医学科研发展领域,在中国区及全球范围内展开全面合作,并设立全面专项工作组,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开展品牌及市场营销的联合行动。

其实东软与华为很早就在一些项目上携手过,并在2013年达成了战略合作。过去十几年间,双方在国内外的多个项目中共同作战。就在前不久的MWC2025上,东软与华为共同亮相,3月份还联合发布了“东软&华为临床医生助手一体机解决方案”。

这一次战略合作的深层意义在于AI+爆发的关键时点。AI实践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企业可以“项目全包”,东软与华为则是非常高效的“技术+场景”双轮驱动的逻辑。可以说,随着双方业务成长以及商业模式的演进,合作从最早的设备兼容到后来的系统集成,直至本次升级为AI共创。

正如AI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东软与华为的合作也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个合作不是单点的,我们的合作是立体的,未来会是一个合订本。我们双方将持续在这个市场创造商业价值的增量与跃迁。”盖龙佳表示。

东软与华为深度合作对产业带来最大的启示是:智能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军备竞赛,而是生产关系重组:谁先打通‘数据-场景-价值’的任督二脉,谁就能掌握新大陆的航海图。

这一次合作,不仅会推动医疗场景革新,更验证了"行业Know-How+顶尖ICT技术"的融合路径,为传统软件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范本。

当AI+医疗进入深水区为什么是东软站上潮头?

医疗行业关系到每一个人,辐射面广、痛点众多。从国家战略来看,推动大模型行业的示范应用,医疗健康领域无疑是重点方向。同时,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县域医共体建设,要求通过技术实现医疗资源普惠化。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推动医疗资源普惠、实现医疗改革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而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协同,是解锁AI+医疗潜力的关键。”盖龙佳这样展望东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未来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落地前景。

在技术、政策、痛点的三重动力下,医疗行业进入"深度智能化+价值创造"新阶段,加快智能提速。

“找到价值,是创造价值的基础。”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李东认为,以前大家都觉得AI很神秘,随着在一线实践的增加,AI也不再那么神秘莫测。解决方案平台是人工智能技术展现的重要载体,通过AI技术来刷新传统解决方案,将大幅提升客户解决新挑战、新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在医疗“深度智能化+价值创造"的新阶段,东软可以伫立潮头?

首先是深耕行业超过30年积累的资源。比如客户资源,面向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800余家医疗机构客户,540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信息化服务,为超过8亿人群提供医疗保障信息化服务,保持市占率第一。此外,东软在医疗领域业务范围很广,从信息化、专病研究、医疗设备、云医院,几乎与健康相关的业务东软都有涉及。所以比客户资源更有重要的是行业知识和海量数据,这都是AI时代的“数字能源”。

其次是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在每一个转型期,只有真正懂行业,才知道往哪里转。智能时代的胜负手,就藏在行业Know-How的毛细血管里。东软在医疗健康领域这么多年,对客户的挑战和痛点有很深的认知。

比如医疗体系最核心的挑战是医疗技术,也就是“看好病”的问题,脑卒中、癌症、糖尿病、阿尔斯海默症等“桥头堡”都在等待攻克;从患者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价值医疗,看好病的同时要降低成本,提升就医体验;而从国家层面看,还需要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难题。

最后是东软面向AI时代,已经完成了自我能力的重构。3月17日,东软发布了“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这个框架融合多种基础AI模型的智能化能力,充分利用行业知识与数据,对主流的基础大模型进行数据增强优化和检索增强生成,提供赋能体构建平台。在此基础上,3月19日东软又推出了专门面向医疗行业的“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涵盖了8个医疗行业赋能体。

可见,东软的技术架构、产品体系都已经完成了转型,通过“融智”这一赋能体,可以面向行业应用场景快速形成一个又一个赋能体,加速AI价值落地。

也就是说,在医疗AI+开启的今天,东软不仅具备了场景深度理解能力、数据资产化的能力,同时因为融智框架的形成,更具备了敏捷交付的能力,可以快速响应医疗生态中各类客户的需求,助力客户实现AI+转型。这些,正是其伫立潮头的基础。

AI时代不仅要拼技术,更要拼场景颗粒度。当所有行业都在被AI‘重装系统’,最大的红利属于那些能听懂机器语言的行业深耕者。在医疗健康这片土壤,东软的转型可以算是给出了满分成果。

与时代共振价值,驱动企业将穿越产业周期

实际上,AI+医疗只是东软转型的一个切面。

通常软件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而走过34年的东软,长寿秘籍在什么?就是与时代共振,做价值永动机。

当AI的大潮汹涌袭来,东软在2024年初开启全面转型,提出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解决方案作为连接AI和行业应用的重要桥梁,是城市资源和数据的挖掘者、聚合者和展现者,东软用数据和AI构建城市新基础设施,发展经济、服务民生、解决就业。”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盖龙佳如是说。

解决方案智能化的本质,是AI落地价值化的体现。没有解决方案,没有软件,AI就是一座空中楼阁。

过去一年,也是东软变化最大的一年。在内部进行架构调整,让组织更灵活,团队更年轻,力出一孔;从外部看,合作不断、新的解决方案不断。这家过去十年都显得很低调的公司,突然间成了AI时代的活跃分子。“我们的文化、团队状态、沟通效率,都越来越好,”盖龙佳指出,与时代同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做出调整,适应新的时代变化。

在一系列转型之后,今年最大的成果就是“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的落地。

行业共识是,未来AI与场景的结合,最终要靠一个个的智能体去实现。而东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业“赋能体”的概念,涵盖了智能体与各个行业的深度结合与应用。“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融合多种基础AI模型的智能化能力,包括大语言模型、语音识别模型、多模态大模型、Embedding模型、视觉大模型等。同时,充分利用行业知识与数据,对主流的基础大模型进行数据增强优化和检索增强生成,提供赋能体构建平台。

“融智”就是通过技术架构的创新,找到AI+场景的最佳路径。基于这个框架,可以快速形成面向医疗、社保、就业、养老、公用服务、汽车、通讯、能源、金融等千行百业的场景智能化,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

也可以说,“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将解决AI工程化的诸多难题。在这个基础上,东软在各个行业的AI+场景将遍地开花。东软的“AI+连续剧”正在开播,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只是一个序幕。

在懂懂看来,东软的智能化战略,不仅重新定义了软件价值,更为软件企业在AI时代的再次辉煌找到了路径。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的推动下,东软逐渐由技术的提供者,转变为客户价值的创造者,让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的解决方案成为城市的新基础设施,未来面向医疗、就业、养老等领域打造数字空间和赋能体,与客户携手,共同挖掘数据价值,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东软已经完成了从“项目驱动”到“价值驱动”的范式转移,而这也是穿越周期的生存哲学,任何时代,都不是着眼于造概念、而是着眼于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真正与时代共振。

AI时代不是对一切完全颠覆,而是随着技术迭代,重构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当东软这样的软件企业掌握了AI思维,它的底层能力将助力其在AI时代创造更大价值。

【结束语】

东软的进化史,本质是一部中国软件企业穿越技术周期的生存指南。从填补信息化空白到引领智能化革命,其成功密码在于:超前半步的产业洞察、刀刃向内的组织变革、开放共生的生态智慧。

当AI如保龄球般重塑所有行业轨迹时,东软正通过"软件重新定义一切"的战略,验证着科技企业的终极生存法则——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躬身入局用行动持续创造未来。

懂懂笔记
懂懂@笔记 自媒体人、行业分析师&特立独行的行业记录者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