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视市场,行业品牌加剧分化。最近,在很多人为日本松下电视进入“退市倒计时”而唏嘘时,来自中国的海信电视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全球业绩单。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数据显示,海信电视出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二,是唯一连续7年持续增长的品牌。
2024年以来,海信电视一直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一方面,高擎AI大旗的海信,在行业竞争制高点的全球百吋+大屏市场,出货量份额高达58.8%,强势领跑;另一方面,颠覆性打造出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率先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大模型等,让海信在决定品牌高度、企业未来的高端大屏领域,构建起难以逾越的科技护城河。
海信全球第二、百吋第一背后,是一场AI时代的高端大屏之战。这一次,这个中国品牌已没有参考者、对标者,只能在创新的“无人区”全力向前冲刺。
争锋百吋,一场攸关未来的“战争”
“买大不买小”,这是电视消费市场的一条“铁律”。尤其是百吋+大屏电视,2024年以来的市场热度持续高涨。
从上游来看,以龙头面板企业京东方为例,2024年其百吋大屏面板出货量同比激增460%。从终端来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百吋大屏电视销量同比增长2.8倍。
百吋大屏的火爆,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必然的“逻辑”:
首先,百吋大屏迎合了产业大屏化趋势。过去十年,中国电视市场出货平均尺寸持续增长,2024年已逼近65英寸,“大”成为电视行业的确定性趋势。另外,上游高世代液晶面板产业已具备规模经济性,这为百吋级大屏的普及奠定了成本基础。
其次,百吋大屏能更好地承载高端显示技术。例如,百吋级大屏可以实现更多的背光分区,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出来。高清、高刷、高色域、高对比度和百吋级大屏结合,能带来更震撼、更具沉浸感的用户体验。
最后,百吋大屏能支撑企业高端化的发展。在同质化低价博弈周期,电视企业的利润非常稀薄,外界调侃卖彩电不如卖白菜。百吋大屏和高端显示技术结合,能提速品牌的高端化进程。
过去两年,争夺百吋级市场,是国内外电视企业的一张“明牌”。从数据来看,海信在百吋级市场建立起了压倒性优势。Omdia数据显示,在98吋+、100吋+超大屏电视市场,海信分别占据30.3%、58.8%的出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实际上,百吋第一,也只是海信电视的“冰山一角”。整个2024年度,海信系电视全年出货量达到2914万台,出货量份额占14%,连续三年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
从产业和消费趋势来看,争锋以百吋+电视为代表的高端大屏市场,对于电视企业来说,是一场攸关未来的输不起的“战争”。那么,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秘钥是什么?
关键秘钥,AI重构竞争力
仅仅把尺寸做大,并没有难度。真正的挑战是,搭载更大的屏幕后,给消费者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新体验?如果仅仅“一大了之”,很可能会产生放大缺点的“反效果”。
所以,要做好高端大屏,不能只是单点升级,而是要来一次“系统性创新”。然而,这在有着百年历史、成熟度很高的电视行业,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2025年伊始,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在Open AI几乎“焊死”先发优势的情况下,DeepSeek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AI大模型的全球竞争格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便是创新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2024年以来,海信就成功扮演了“孤勇者”的角色,几乎以一己之力,拉高了电视行业创新与增长的上限。
(海信电视接入DeepSeek,成为行业首个搭载深度思考智能体的电视品牌)
在AI浪潮下,所有的产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电视也不例外。当友商还在焦虑、无措地观望这场风暴时,海信2024年3月率先扛起“AI电视”大旗,将发展了十多年、已经遭遇创新瓶颈的智能电视,带进了新的AI时代。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AI电视呢?“扛旗”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让消费者有真切的感受,愿意为AI新体验、新生活方式买单。
直观真切的体验,无非是两点:一是,电视的“画质”一定要呈现肉眼可见的“更好”;二是,电视的“智商”一定要有前所未有的“飞跃”。更好的画质,能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视觉盛宴;更高的“智商”,能带来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变革。
明确了方向,创新就会有的放矢。2024年,围绕AI这个“中心点”,海信完成了两大突破:一是推出了全新升级的ULED X全场景AI计算画质平台,让电视完成了感、芯、光、屏全链路的AI升级;二是,推出了电视行业排名第一的星海大模型,并依托该模型推出了行业首个大屏AI智能体群,用户的娱乐、健身、美食、教育等多场景需求,都能通过拟人化的AI智能体得到深度满足。
从画质到交互,AI重构了电视竞争力。在AI的赋能下,不仅更懂画质,而且更懂内容和用户,这是海信AI电视的“魅力”所在,也是海信2024年在百吋级高端大屏市场高居全球第一的“底气”所在。
无限游戏,无人区的“自我实现”
创新是一场无限游戏,当时间来到2025年,海信还能拿出惊爆世界的“创新”吗?
1月初,在有着“科技春晚”之称的CES2025上,海信秀出了一项“世界级”的创新科技,将高端大屏的护城河大幅加深拓宽。CES2025期间,海信全球首发了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液晶显示从传统的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从单一的控光进化为光色同控的重大跨越,画质效果和节能水平都领先QD-OLED电视和传统Mini LED电视,震撼了全球电视行业。
基于这项突破性技术,海信推出了116英寸全球首台RGB-Mini LED电视,并迅速成为CES2025上的爆款明星。值得一提的是,这项颠覆性的技术并非“实验室技术”,而是真正可以量产的技术,这为海信进一步将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在高端显示技术领域厚积薄发之外,2025年的海信,敏锐感知、捕捉AI产业发展动态,持续升级已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的AI能力。
2025年伊始,开源DeepSeek大模型成为全球科技界的新爆点。在友商还在观望、徘徊的时候,海信迅速行动,2月11日宣布全系带智能体的AI电视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模型,并支持“满血R1”与“V3”双版本自由切换,海信页成为行业首个搭载深度思考智能体的电视品牌。
借助DeepSeek强大的推理、思考能力,结合海信打造的影视专家、游戏助理等18大AI智能体,海信电视的“聪明”程度更上一层楼。比如,用户想看一部贺岁大片,DeepSeek加持的智能体能通过用户年龄、过往偏好、影片口碑等生成专属个性化影单,并展示充分的选片逻辑。这种AI体验,前所未有。
AI画质+AI应用,这样的双重引领,让海信电视拥有了更加具象化的“高端属性”,在百吋+市场的竞争力也变得更加强劲。
在电视AI+时代,海信已进入到了创新的“无人区”。2025乃至更远的未来,海信要做的是完成创新价值的“自我实现”,这并不是创新者的窘境,而是时代赋予先行者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