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都知道大数据“杀熟”是非常厉害的。简单地说,就是大数据在测算出用户经常使用某个东西或者经常进行在一些平台购买东西等等,借此来判断用户的购买力,并给出相应的价格推荐。而且,这种价格并不便宜。起码对平台给普通用户或者不常用用户,尤其是初次消费的新用户的价格更高,这被认为就是一种杀熟行为。
如今,我们看到,年轻人开始对抗这种大数据杀熟行为,使用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反向驯化大数据,通过一些“负面”评论或者对价格的不认可,进而让大数据认为用户的购买力下降,但为了“挽留”住用户,进而给出价格的大幅度让利,借此锁定用户。有用户表示,“第一次搜机票,直飞最便宜的也要 4309 元,我就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来,航班价格变成了 1903 元。”这被网友戏称为“机票大法”,让系统给自己的人物画像从“想要进行跨国旅行的有钱人”变为一个“旅行取决于机票价格的没什么钱的人”,并成功让票价大幅下降。
这被认为是年轻人反向驯化大数据的成功典范。因为年轻人对大数据杀熟,以及越来越贵的价格不满,进而开始直面反击。对算法驯化就是一种挑战科技技术的反向“算计”。众所周知,年轻人喜欢评论,喜欢点评,喜欢使用新技术,无论是消费还是出行,都喜欢使用第三方平台的APP来进行购买,也有足够强的购买力。因此,也是被科技企业极其看中的一个群体。各种APP主打的也是吸引这部分群体的使用,因此也经常给出一些优惠来吸引这部分用户的参与。
大数据杀熟也是由此诞生的。平台希望通过自己的大数据算法了解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和经济实力,因此平台喜欢通过评论点赞产生的信息流来做出判断,而年轻人开启的反向驯化,也是由此开始,他们在评论中可以隐藏自己,从而影响算法推送,争取更多元的信息接触。而且,互联网匿名与隐身也成为年轻人对抗算法的一种策略。比如,互联网上使用粉色小恐龙头像的“momo大军”兴起,通过相似的头像与ID,以系统信息掩盖个人信息,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与判断,摆脱基于身份标签的推荐模式。从而让平台算法弱化,进而无法做出精准的判断。
其实,有关规定也反对大数据杀熟,因为这样对用户并不公平。今年 11 月国家网信办就出台了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的专项行动,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不过,各类平台在贯彻落实时的表现不一,大数据杀熟现象还是屡见不鲜。这也让年轻人非常反感,进而开启了反向驯化。打破算法滥用的逻辑;需要更透明的算法规则,让消费者看得明白、用得放心;更需要社会的监督与参与,让所有企业意识到,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而不是压榨人。
很多年轻人都感到,在这个信息化、数据化的商业社会里,自己不仅仅是消费的主角,还是被平台通过数据“定价”的对象。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高价商品,挤压老用户的利润空间,让年轻人感到被区别对待,而且很不公平。年轻人通过改变行为、操控信息、规避数据追踪,用主意对抗技术,挑战平台的价格算法,用自己的力量,打破平台对自己的数字操控。有年轻人就表示,“每一次浏览,每一次搜索,我都在重新定义自己,不让平台通过数据‘活捉’我。”还有年轻人通过定期清除浏览器缓存、使用隐私模式,甚至切换不同的支付方式等方式,让平台的算法无法持续跟踪其行为数据。
还有用户通过频繁比价,让大数据对自身价格产生质疑,多平台比价让年轻人能够在多个平台间寻找到最优的价格,避免被单一平台的定价策略所“绑架”。这种模式都是通过削弱平台对其数据的掌控,降低“杀熟”的风险。年轻人的思路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一个相对的公平,从而带来数据隐私与价格公平的平衡。在大数据杀熟的过程中,平台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精准推算出每个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支付意愿,从而实施差异化定价。然而,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他们的个人信息和消费习惯早已被“透明化”,而平台却没有给出相应的回报或保护。甚至把用户的忠诚当作一种杀熟的基础,这更是令人不齿。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反向驯化的队伍中,互联网平台必须要面对一个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平衡数据的利用和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如何让消费者不仅享受平台的便捷,同时也能保障他们的数据安全和公平定价。这对平台又是一次挑战,随着AI的不断延伸和进步,各类平台也在引入更聪明的算法和更加精准地“画像”,这种博弈必然还会延续。平台必定会进一步优化算法,推出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真正为忠诚用户服务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