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数智化引领传媒新变革,又一场技术的盛宴!

智能相对论 2024-09-26 阅读: 2,185 次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陈泊丞

2024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畔为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体坛盛宴。回顾今年的直播,每一个观众或许都可以在屏幕前感受到更胜往届的体育表现力和竞赛节目效果。

在超高清制播技术支持下,不仅制播画质变高清了,而且除了常规的解说,今年的奥运直播还利用AI、云计算、融媒体等技术做了不少其他原创节目,如金牌赛预告、精彩集锦、奥运专业知识解说等,都在不断强化体育直播的趣味性、专业度,呈现出大片效果。

当传媒领域用上数智化技术,观众的体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增强。从今年的奥运直播来看,传媒数智化已然得到充分验证,接下来或将有更多的科技厂商加大传媒领域的投入,也有更多的技术应用加速落地。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华为发布了传媒数智化解决方案,针对传媒领域除了提供超高清制播技术方案之外,还带来了媒体融合、媒体AIGC等一系列亮点应用。在诸多数智化技术支持下,传媒进化比大家想象的或许要来得更快、更全面。

华为联合上海电视台发布传媒数智化解决方案

一场全新的传媒演绎

大家还记得过去的赛事直播是怎样的吗?大多数情况下,观众只能看到单一的导播镜头来观看比赛,往往很多精彩的竞赛细节或者同赛场竞赛项目很容易被忽略掉。

因此,有条件的观众会更倾向于奔赴比赛地,亲临现场观看比赛。毕竟,传统直播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太有限。

但是,随着4k/8k超高清制播、5G、AI动态数据采集等新技术的应用,直播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越来越好,不仅细节比过去更丰富,甚至一些特定的效果在屏幕上表现得更精细、更酷炫,体验感直接拉满。

比如,在过去的体操团体赛直播中,导播镜头往往只有一个,根本无法对赛场上的6个项目做到实时直播。如今,当观众在网络平台上观看直播,已经可以自由地切换不同的导播镜头,来观看自己喜好的赛事项目,不再受制于单一的导播镜头。

同时,在面对像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又快又小的球类比赛,能够在屏幕上通过超高速4K摄像机捕捉,加上AI动态数据采集,结合超高清制播技术,以直观、清晰的画面在观众面前呈现出球路轨迹、落球点,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个球无效或者看起来出界却得分了之类的情况。

像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就通过AI技术“实时呈现”乒乓球轨迹和旋转速度、射箭赛事中的箭矢轨迹分析等画面,让观众能以超乎想象的视觉体验感受到奥运比赛的精彩纷呈。

由此可见,在数智化技术的推动下,很多传统的媒体场景,都得以焕发新机,为观众带来了诸多全新的体验。

当然,这种全新的体验也不仅属于观众,很多传媒从业者在数智化升级的过程中,也越来越能感知到技术所带来的差异。

如今,华为融媒体云平台正在致力于把传媒人的工作转移到云上。在云上,不仅可以进行制播,做到视频剪辑、文字编辑、图片插入等,还能轻松做到一键分发到不同的App、网页等平台,并根据不同平台的分辨率,做好适配转码。

特别是现在云+AI,在应用上基本不“分家”。在云上,AI能够帮助传媒人简化复杂、繁琐的工作,有敏感、不合适的内容,AI可以智能审核、判断。甚至华为融媒体云平台还能对较为复杂的场景,进行自动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单一的人像或事物的识别,而是复杂场景的智能识别。这样的能力,有什么好处?当传媒人把大量的中国女足比赛视频导入云端素材库,就可以让AI自动识别“中国女足进球”这个场景,然后快速剪辑一个中国女足进球集锦,用于赛前预告或赛后总结。

基于数智化技术的应用,传媒行业正迎来创新性的变化,从观众到从业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这种变化。

从底层重构新传媒

然而,站在整个传媒领域的视角来看,这场数智化升级远比想象的要深刻。华为的传媒数智化解决方案,正在从底层视角重构传媒领域的各个环节,包括采、编、存、播、控等一系列流程,全面提升内容制作效率,构建AI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一个比较直观的变化,以前在外面跑新闻、做采访的传媒工作者,只能通过U盘一类的硬件把采集到的资料、素材带回公司,人来回折腾不说,还耽误后续编辑、出品的时效。

华为打造的统一高清存储池,可以让外场的传媒人将资料、素材存储到云端,公司内场同事即刻调用,进行内容编辑,从而解决来回奔波所导致时效性低的问题。同时,基于高清存储池的应用,也避免了出现素材画质被压缩的情况。

甚至像前面说的,因为有云+AI的助力,云端的素材就能自动识别、分类,来帮助传媒人更好地进行内容输出。同时结合华为的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平台,还能实现各种类型的创作。

比如,针对不同语种的视频素材, 通过AI可以自动识别进行实时翻译,从而减少视频制作的时间与投入,从更全面的维度上做到随采随编。

当然,对于更复杂一些的视频制作,现在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步也能实现。上海广播电视台基于AI技术制作发布了中国首部AIGC系列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以及短视频《AI视角看懂新质生产力》《友好城市、共爱(AI)未来》等特别节目,传媒的趋势已经加速与AI融合。

除此之外,像当下正火的数字人,也属于传媒数智化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多的数字人被制作出来,用在新闻播报、内容讲解、直播等典型的媒体场景中。不同于传统的传媒模式,有了数字人,可以24小时实时抓取网上的新闻、资讯,进行内容编辑、审核和输出。

不同过去,数智化技术不仅可以对文字内容进行实时抓取,甚至是视频素材也同样能进行抓取、编辑、二次创作,最终再由数字人直播呈现出来。简单来说,在未来,文搜视频将和现在检索文字一样简单、方便,这是传媒模式走向视频化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传媒数智化的一个重点。

不难发现,在传媒数智化的进程中,对应的市场需求、技术能力以及应用验证,都已经开始大量涌现。随着这些要素的持续推动,传媒或将完全改变过去的工作模式与传播形式,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数智时代。

以数智化技术,让传媒更聚焦于“人”

数智时代对于传媒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举行的“提升ISP与互联网系统韧性,共赢数智未来”峰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陈思劼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人工智能已然成为重塑媒体生态、激发创意思维、提升内容价值的革命性力量。对于我们主流媒体而言,这既是前所未有的大挑战,更充满了迭代破圈的新机遇。

摆在传媒行业面前的机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目前,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以华为为代表的厂商正在努力提供高速的网络、灵活扩展的存储、智能敏捷的算力等能力,为超高清视频、融媒平台、AIGC创新应用等创新业务提供服务。

底层的基础已经在不断得到夯实,而对于传媒而言,数智化迭代破圈的新机遇已经来临——未来的传媒将更聚焦于“人”,在“人”的焦点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一方面,数智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传媒人的很多工作,可以让传媒制播更加高效、简单。这样的思路也与陈思劼副台长的观点不谋而合——随着繁琐工作的简化,传媒人可以激发创意思维,充分发挥人的创意去创造更多的有意义的作品。同时,对于观众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多样化的渠道选择获取资讯和内容,不再受制于单一的、固定的渠道。

在应用创新领域,基于华为的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看看新闻APP、第一财经APP已升级为鸿蒙原生应用,充分利用了鸿蒙系统的全场景、原生智能和原生安全等优势,让用户在手机、平板、车机、智慧屏等多终端就能获得更加流畅、高效和安全的新闻资讯服务体验。

不管是对于传媒人还是观众而言,传媒的数智化升级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人的体验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在媒体场景中,人文属性在数智化技术的支持下,也越来越突出。过去,在体育直播中,我们可能只看到了成绩、冠军。现如今,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和传媒效果的提升,在赛场上,我们将深刻地感受到运动员的拼搏进取、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核。

今天的传媒让大家不再只是关注成绩、排名和冠军,而是看到了“人”以及人背后的光辉与故事。

当这样的属性继续放大价值,我们更能看到人文视角背后的诸多文化内容通过数字化手段保存下来。比如,过去的文化留存大多是依靠纸质的文字、图画记录,如今更多是采用视频留存,那么面对大量的视频素材,如果还是原来的技术是根本无法做到整理留存的。

只有传媒数智化不断地发展,让文搜视频一类的技术像检索文字一样简单、方便,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今天以及未来大量重要的人文影像提取、整理并存储下来,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之中又一份珍贵的见证。

后世之人,若想再看看今日的社会人文,也能通过文搜视频快速检索。那么,数智化的进步,将让传媒更加聚焦“人”,提升“人”的体验以及看到“人”的价值。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智能相对论
智能和车,边评边测;未来和家,且品且鉴。合作+V:aixdlun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