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一台桌面工作站的智慧之光,照见宁畅“全局智算”版图

脑极体 2024-06-05 阅读: 1,175 次

1831年,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这跟其他行业和普通人没太大关系。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从此,电厂生产的电力,可以经由电网(基础设施)与终端(灯具),照亮医院的手术台、政府和企业的办公楼、高校的实验室……电力时代由此开始。

一项新技术的先进成果,被成功转化到产业世界,靠的是终端产品的集中爆发与成熟,被一个个人用起来,推动规模应用和产业升级。

时间来到2024年,AI作为“电力”一样的通用性技术,向各行各业落地,重构和升级生产力。产业智能,也需要在一张张桌面上,点亮AI的智慧之光。而工作站,就是各行各业所等待的那盏AI时代的“白炽灯”。

所谓工作站,是一种为专业用户设计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来执行复杂的专业性计算任务,比如图形处理、影视渲染、数据分析、工程模拟、科学计算等,是数字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工具。

6月5日,宁畅推出首款专业级桌面工作站W350 G50,大量复杂的AI专项任务,比如元宇宙的创建、数字人的生成、高清电影的渲染、小模型的本地训练等,都可以在桌面完成。

“桌面级智算中心”的工作站W350 G50推出,将智算中心搬到专业人士的案头,意味着宁畅补全了终端产品形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可以让AI如同电力一般,从“电厂(智算中心)”到“灯具(工作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行各业。

我们就从工作站的特殊价值说开去,聊聊宁畅“全品类、全场景、全行业”智算的系统思考与全面布局,进而看到AI如何如同电力一样,一步步照亮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产业智能的万千灯火,由一个个桌面的智慧之光组成

自从AI大模型和AIGC应用自2023年爆火以来,千行百业的AI探索进入了加速期,从业者都在找寻新技术的落地方案,最终就落实在终端产品上,对工作站提出了迁跃式的升级要求。

来自三个方面的变化,构筑了工作站的升级方向:

1.大模型从云到端之变,推动了工作站的性能升级。

出于数据隐私和安全考虑,本地私有化部署AI大模型,成为重要产业趋势,是诸多行业和企业的选择。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可以自建数据中心,来满足大模型的算力需求。而中型及中小企业、个人工作者的首选,是强大计算能力的终端。这就要求工作站,要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以及高速的存储系统,来满足大模型应用在桌面的使用需求。

2. AIGC等应用探索之变,推动了工作站的智能升级。

基于大模型的AIGC等创新应用,可用于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内容,以及游戏开发、仿真模拟、CG渲染等任务当中。这些AIGC应用探索,都涉及复杂的图形处理,如风格迁移、图像合成、3D建模和动画制作,需要搭载高端的AI加速器和图形卡、专业的图形工作站和优化的软件工具,来提供专业支持。

3.生产力场景之变,推动了工作站的功能升级。

工作站作为专业的高性能终端设备,要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不能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而出现故障,导致业务中断。因此,工作站不仅要有极高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与现有系统/硬件兼容并协同工作,也要具备极高的可靠性,确保在关键的专业场景中能够持续运行。兼具灵活与稳定,压力给到了工作站的功能设计。

上述三个变化说明,大模型不能停留在AI巨头的实验室和发布会上,必须到学校、制造、电影、设计、动画、建筑、机械等产业环境里,摸爬滚打。而工作站,是AI大模型到产业世界的必经之路,也是专业人士可以握在手中的智慧之光。

宁畅W350 G50,让智算中心的光源照亮桌面

AIGC艺术家Yea野了,率先握住桌面的智慧之光,化身导演,展现了AI工作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创意空间。

由其执导的首支AIGC微电影《宁畅星球:算力之战》,其中的AI女战将-Nexira,人物创作灵感脱胎于宁畅专业级桌面工作站W350 G50,搭载NVIDIA RTX™ 4000 Ada & RTX™ 5000 Ada GPU。

借助搭载 NVIDIA RTX™ Ada 架构的宁畅桌面工作站W350 G50,将智算中心级的算力,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创作者,可以轻松完成生成式AI、3D建模与渲染等工作流。

看完这支AIGC影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宁畅集合了多年服务器研发、生产经验,让集大成的终端产品W350 G50,给出了AI时代“桌面生产力”的独特答案。

将工作站化为AIGC时代的“白炽灯”,将算力化为AIGC时代的“电力”,被人们轻松取用,为了实现这一点,宁畅用三把钥匙解锁一重重关卡,让AI落地在桌面:

1.性能“钥匙”,解锁“算力关”。如果说发电机是电力生产的核心组件,那么显卡就是执行AI计算任务的核心组件,为大模型和AIGC等复杂算法提供高效动力。宁畅W350 G50工作站,支持NVIDIA全系列显卡,成为由NVIDIA高性能显卡驱动的“桌面级智算中心”。

其中RTX™ 4000 Ada 架构 GPU在速度和能效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是面向专业人员的超强大单插槽 GPU,能够处理台式电脑上要求严苛的创作、设计和工程工作流。RTX™ 5000 Ada 架构 GPU 由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构提供支持,在生成式 AI 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可以提供应对当今专业工作流面临的挑战所需的强劲性能。此外,宁畅W350 G50还搭载了英特尔® 至强®W系列处理器,释放极致计算性能。

2. 专业“钥匙”,解锁“智能关”。宁畅W350 G50工作站最大支持3块全高、全长、双宽专业图形卡或GPU卡,在复杂的图形处理和计算加速任务中表现更出色。不仅能兼容目前主流的图形设计应用,还针对CAD、仿真模拟、动画制作以及CG渲染等进行了优化,使得宁畅W350 G50能够完美胜任3D建模、数字孪生、AIGC等复杂的图形处理和计算加速任务,非常适合高端制造、媒体、设计、建筑、医疗等行业用户。

3.功能“钥匙”,解锁“部署关”。宁畅工作站具备灵活扩展稳定可靠等功能设计,支持塔式和机架式两种形态的灵活切换,用户既可以将W350 G50作为高端桌面工作站使用,满足专业图形处理、3D建模、动画制作等需求,也可以作为微型服务器,转换到数据中心模式,处理更大规模的计算任务。此外,宁畅W350 G50支持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远程管理功能和多个电源单元,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合长时间运行关键任务,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服务器级别的设计体验,让AI工作站更易部署和长期使用,成为专业领域和企业级应用的理想选择。

在桌面点亮智慧之光,宁畅W350 G50是产业世界期待已久的一盏“白炽灯”,让AI陪伴在每一个专业人士身边,陪伴着每一个创新的昼与夜。

AI落地桌面的一小步,是宁畅加速产业智能的一大步

W350 G50这一盏“白炽灯”在桌面亮起,也让产业智能走到了关键节点上:规模化爆发的前夜。

大量中小型企业是不方便自建智算中心或投入太大的,AI工作站可以让它们接入智能世界,开始探索大模型,接下来将会有大量的AI产业实践涌现出来。正如白炽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电力商业化、普及化,宁畅补全了终端产品形态,也预示着一场AI为中心的生产力革命,正在加速到来。

终端产品的创新,需要一系列产业条件的齐备,作为前提。

以电气革命为例,先有电磁学的理论突破,继而打造了电厂、电网等基础设施,最终借助白炽灯等终端设备的发明,实现规模化普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进化,支撑着电力的体系化稳定供应,最终成就了“以电为中心”的电气化社会。

支撑大模型和AI落地,宁畅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从基础条件到终端产品的全面贯通。

战略先行:今年三月,宁畅提出了“全局智算”战略,以系统性AI计算方案和全栈智能计算能力,为大模型落地行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支持,相当于“理论创新”。

基础设施跟进:5月30日,在“全局智算”战略下,宁畅正式发布“全栈全液”AI基础设施方案,在业内首先实现了“全栈全液”的智算中心建设能力,支持打造企业/行业级智算中心标准方案,相当于“水电站落成”。

终端产品占位:如今,宁畅推出“桌面级智算中心”W350 G50,补齐了终端产品形态的最后一块拼图,让AI在桌面可用、易用,是践行全局智算战略“全品类、全场景、全行业”重要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工作站和家电设备一样,具有“排他性”,一旦被选择,用户很少会在短时期内替换。用AI工作站抢占专业用户的“桌面”,对于宁畅在终端智算市场的长期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上述动作不难看出,宁畅已率先完成了“以AI为中心”的智算产业链布局,不仅成为最先把“桌面级智算中心”带给专业人士的厂商,也有望加速产业智能化的到来。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功转化,都需要复杂的体系支撑。电厂、电网与灯具家电等产业链的系统性支撑,让今天的我们,再也无法想象没有电灯、天天停电的日子。

今天的宁畅,正在“全局智算”战略的驱动下,通过“全栈全液”AI基础设施方案,重塑了智算中心新形态。同时AI工作站等终端创新,为AI落地铺平了道路。或许不远的将来,人们也会对终端设备没有AI、算力断供的日子,感到惊讶和陌生。

通过系统性支撑,把AI变成一个产业变革的机会,变成一种人人可用的生活方式。一台桌面工作站的智慧之光,照见宁畅的“全局智算”版图。

脑极体
从技术协同到产业革命,从智能密钥到已知尽头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