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宏杉科技:超融合市场或步入红海,扎根核心技术是关键

大数据在线 2024-06-03 阅读: 1,195 次

作为基础设施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产品形态,近年来,超融合在产品形态、行业部署、场景应用等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行业用户建设混合云/私有云的重要选择之一。

如今,随着Nutanix、VMware等国际厂商日渐式微,以宏杉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厂商加速崛起,打开了未来市场竞争的无限可能。那么,中国超融合市场的竞争看什么?

作为中国本土厂商,宏杉科技走出了一条厚积薄发之路。宏杉科技是存储领域的一名老兵,却能以超融合市场后来者的身份,迅速站稳脚跟且在多个行业多点开花,归根结底在于扎根分布式存储等超融合底层核心技术,从而成长为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正如宏杉科技产品部副部长徐松所言:“超融合要想用好,核心还是在于分布式块存储这个底座。宏杉科技通过在分布式存储领域的深厚积累,逐渐打造出可靠稳定、性能出色的超融合产品,目前超融合已在医疗、教育、制造业、大企业等优势行业与场景中落地多个标杆。”

超融合竞争:关键在底层技术

超融合之所以得到行业用户的普遍认可,在于它能融合计算、存储、网络、管理,并以整合交付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大幅提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部署效率、降低其使用和管理的复杂性。

ID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超融合市场2023年依然实现了2.9%的增长。IDC预测,中国超融合市场未来5年将保持6.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8年,超融合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亿美元。

可以说,随着用户对于云理念的认同,基础设施建设走向敏捷化、资源服务化、交付一体化和绿色化已是大势所趋,而超融合产品特点与用户需求契合度愈发吻合,未来也必然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做超融合容易,做好超融合却很难。这种难度主要体现在底层存储等核心技术层面。众所周知,分布式块存储是当前超融合产品差异化的关键。分布式块存储强与否直接决定着超融合产品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表现。另外,像同/异步复制、卷级双活、备份容灾等高级存储功能则能够直接拉开超融合产品之间的差距。

以重删压缩技术为例,好的重删压缩技术在降低处理器资源消耗的同时,还能提高存储空间使用率,像KVM+开源存储方案构建的超融合则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

宏杉科技云及超融合产品部部长曹胜楠直言:“从分布式块存储的研发来看,宏杉科技是国内少有的有着深厚积累的厂商,在分布式架构、元数据管理、IO路径优化、重删压缩等方面都远强于绝大多数竞品。宏杉科技甚至将双活、冷热数据均衡等集中式存储产品的优势技术融入到超融合之中,使得超融合真正拥有一个既快又稳且安全的存储底座。”

事实上,得益于在分布式、集中式存储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宏杉科技在构建起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其产品的迭代创新,更为行业用户带来更有竞争力的基础设施方案。

超融合新品:宏杉科技要立标杆

超融合属于典型的软硬协同型基础设施产品,既需要厂商能够在软件层面进行创新,还需要在硬件适配与优化层面下功夫。可以说,超融合的产品创新,不仅仅考验着厂商在分布式存储等底层领域的功力,更是软硬件全栈能力的一种比拼。

以宏杉科技为例,进入超融合市场仅仅几年,但其超融合产品“云魔方”MCloud 3012已颇具竞争力。MCloud 3012不仅具有软硬件完全解耦的能力、云平台模块化部署能力,并且具有媲美VMware+VSAN的性能表现,全栈云解决方案和多种交付方式更是帮助多个行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

如今,宏杉科技又将“云魔方”MCloud 3012升级为“敏捷型云及超融合”MCloud3012 G2,在产品形态、特性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树立起超融合市场的产品标杆。

具体来看,在新增通用增强机型、全闪机型、信创机型等产品形态的基础上,宏杉科技MCloud3012 G2基于高性能NVM-f协议实现了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IOPS,还丰富了多项新功能。MCloud3012 G2不仅具备多存储资源池管理的能力,还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存储类型的热迁移;此外,MCloud3012 G2进一步优化了自研的数据平衡算法,从而让I/O路径实现更优;更加重要的是,MCloud3012 G2支持异构多芯平台,广泛支持和适配各种国产芯片,实现了真正的“一云多芯”。

例如,混合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标配,这意味着用户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私有云、公有云各自的优势,应用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迁移,这也极为考验超融合产品的多云迁移能力。宏杉科技MCloud3012 G2可以实现在业务不停机、不中断的情况下,实现私有云的云内迁移和私有云与公有云的迁移,真正让用户的混合云做到各施其才。

又如,随着行业用户数智转型与升级的深入,数据驱动型应用大量增加,数据要素的价值与作用愈发突出。然而,数据只有充分地流通、应用才能发挥出其价值潜力,这需要在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不同数据类型的互融互通。宏杉科技MCloud3012 G2自研的多存储热迁移功能就实现了同一平台中集中式存储、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和本地存储之间的双向不停机热迁移,在存储层面实现数据的高效流动,为行业用户的数智转型带来便捷。

再如,数字化技术的更迭与创新,基础设施面临业务连续性、数据保护等考验。可以说,超融合的灾备保护能力正在成为衡量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以MCloud3012 G2为例,宏杉科技实现了其与灾备平台的无缝融合与联动,支持多种备份方式和全面的恢复能力,能够满足服务器升级、迁移和大规模部署各种场景的强力保障。

“从2019年决定进入到超融合市场,到现在具有全面自研的超融合产品,宏杉科技在超融合产品、方案等已经建立起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徐松总结道。

扎根行业,宏杉科技厚积薄发

早在2021年,Gartner的《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就显示,超融合在中国市场已经渡过炒作泡沫期,未来几年将真正迎来的市场机遇。

如今来看,超融合的应用场景愈发丰富,不仅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而且在基础设施中的占比也在稳步持续提升。可以预见,未来,超融合在各个行业中必将拥有一席之地。

“宏杉科技的优势是技术、产品、方案,这已在市场中得到了验证。宏杉科技希望将优秀的产品推广到千行百业,推动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应用。”曹胜楠如是说。

事实上,扎根存储领域多年的宏杉科技,在金融、教育、医疗、政府、交通、能源等重点行业也有着深厚的积累,有助于其超融合产品、方案在行业中的拓展。

例如,金融行业其实是超融合的一个巨大存量市场,随着VMware、Nutanix等国际厂商逐渐式微,如何完成这些平台产品的迁移就成为当下市场的一个强需求。宏杉科技的超融合产品则可以很好地承接这部分市场需求。

又如,在智慧交通的收费站场景中,非常适合超融合产品的部署与应用。宏杉科技通过对行业需求的调研,进而提出的双节点容灾方案很好地契合了智慧交通的场景需求。

“虽然超融合市场有走向红海的趋势,但宏杉科技有着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未来的市场也充满信心。”徐松最后表示道。

大数据在线
洞悉技术趋势,聚焦产业发展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