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重庆铜梁区的优势产业,但却存在生产系统肥料用量大、环境代价风险高的问题。
广西是家禽养殖大区,但在养殖生产中遇到养殖技术、疾病、管理、品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乡村振兴、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地方面临不同的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月7日闭幕的“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提供了答案,这个大赛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成为各地科技农人华山论剑的舞台,成为科技小院这个模式升级的切口,以及管窥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窗口。
不止是一场大赛,更是科技农人的交流平台
科技小院,首创于2009年,从最初的帮扶一家一户的1.0模式已经升级到科技赋能与人才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3.0模式。
而科技小院大赛则是高校学子交流、比拼兴农技术的舞台,今年是第二届。相比第一届,这届比赛的特点可以用“更大、更广、更深”来形容。
“更大”,是规模更大。第一届大赛有100余支高校队伍报名,最终有14所高校的30支队伍进入决赛,而本届大赛有全国28个省市区的63个研究所培养单位的257支队伍报名,共有96支队伍入围区赛,最终22所高校的46支队伍闯入决赛,可见各地参赛热情高涨。
“更广”,是研究范围更广。从本届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队伍来看,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水果(例如:中国农业大学褚橙科技小院),也有蔬菜(例如:西南大学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还有粮食作物(例如: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如皋水稻科技小院),以及家禽养殖(例如:广西大学广西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和乡村振兴(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些问题,就是相关科技小院参赛队伍攻克的难关。
(获得“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一等奖的队伍)
不仅如此,这次大赛研究也更深入。不少科技小院已经从种植技术优化,深入到了节能减排、土壤条件改善、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
科技小院模式的精髓,在于打破科研和农户中间的墙,高校师生们走出实验室,深入到农业和农村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在介绍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的工作常态中所说,“凌晨起床,冒雨到田间、溪口采集水样……”
科技小院大赛的意义则在于打破科技小院之间的墙。用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的话来说,是“从字面意义来说,它是一个比赛,但它更多的是一个平台,是各地高校的科技小院探索实践的一个交流平台。”
两年多来,拼多多搭台,科技农人论剑的科技小院大赛已经枝繁叶茂,从大赛到平台,越来越接地气,推动科技小院模式发扬光大,成为科技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前哨。
摸着“科技小院”过河,现代农业有迹可循
科技小院大赛,也是一个窗口,可以看到高校师生在“三农”、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探索脚步。换句话说,摸着“科技小院”过河,我们能看到“三农”发展的未来方向已经有迹可循。
一方面,是在科技小院里,能看到农业这个古老行业在科技的加持下的蜕变。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现在“靠科技吃饭”。
就像花斑果和裂果问题,导致褚橙成品率只有54%左右,仅2022年造成的损失高达2600万元。张福锁挂帅的褚橙科技小院,用科技向这个难题发起冲锋,找到了花斑果产生的真凶——风,对症下药,通过在果子上打药形成保护膜进行了解决。经过实验,他们也找到了裂果的原因:由于降水量多、光照不够充分导致,需要补充钾和钙元素,最终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褚橙科技小院学生进行路演)
另一方面,科技小院探索的,是不仅仅将“三农”发展好,还要能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农业。就像铜梁蔬菜小院,就针对铜梁蔬菜种植中存在的肥料用量大、污染环境等问题,通过大量走访调研,从蔬菜“两化”育苗、种植过程中的绿色智能施肥、尾菜资源化利用等多方面入手,研发了全生育期的绿色低碳蔬菜生产技术,不仅提升了蔬菜产量,还实现了蔬菜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减少。改善环境和农产品增产,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而且,科技小院所探索的,已经不限于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而是打破不同产业的墙,走向多产业融合。以云南古生村科技小院为例,就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协同全国20多家单位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不仅打赢了“洱海科技大会战”,有效治理了洱海污染,更是想办法让老百姓赚到钱,他们帮村民培训电商直播,组织开展多种具有鲜明农耕特色的文化和文娱活动,挖掘白族的生活生态……现在的古生村,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发展出庭院经济,实现了三产经济与一产经济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
(云南古生村科技小院实现三产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个个科技小院,就像星星之火,正在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发展中星火燎原。
“支持者”躬身入局,从量变到质变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小院大赛的“支持者”拼多多在其中的角色。
林万龙说,科技小院大赛叫“拼多多杯”,是拼多多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支持科技小院这种模式的发展。
拼多多的相关负责人说,拼多多连续两届支持科技小院大赛,归根到底,是希望助力先进技术下乡、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
拼多多不仅是科技小院大赛的“支持者”,更是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拼多多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渊源,借助农地云拼的模式,拼多多打造了全新的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了农产品从产销对接到产消对接,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也让农民赚到了钱。
“如果说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我们还想拆一堵墙——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墙。”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这样说。我们看到,科技小院推动了种植技术的优化、绿色农业的发展,而拼多多则打通了农产品上行堵点,让优质农产品可以卖出去。
解决了花斑果和裂果问题的褚橙提升了品质,而自从2019年褚橙在拼多多上开设旗舰店后,一直备受欢迎。四川丹棱桔橙科技小院构建了一套柑橘园健康土壤和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模式,让“爱媛38号”更好吃,在拼多多平台上,丹棱“爱媛38号”几乎每个产季都稳居平台橙子销量排行前三,农民赚到了钱。据了解,目前丹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38元,农民户均存款达到4.7万元,远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拼多多还躬身入局,加入到了农业前沿技术的探索、应用中。很多人都知道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在2021年8月,拼多多拿出了第二个100亿:“百亿农研”专项,致力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解决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关键问题,推动农业科技普惠。据了解,百亿农研成立后,拼多多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新加坡商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等机构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机器人、智慧农业、未来视频等领域进行重点研究,2022年12月,拼多多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这样评价:“拼多多在助力传统模式方面发挥着领先的作用,并提供了一个将小农与市场联系起来的平台,以实现‘四个更好’——为所有人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
所以,拼多多这几年躬身入局在做的,就是联动产、学、研,通过农业前沿技术探索推动产业升级。由此,也能理解拼多多为什么要为科技小院大赛搭台,为什么要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如果说拼多多的农业上半场是搭建了一条农产品上行的数字化供应链,那么其在农业下半场要做的就是通过前沿技术的实践,真正推动农业的产业升级、乡村的全面振兴、农民的稳步增收。
技术链+供应链,也有望形成一个产业升级的闭环:研发创新-先进生产-高效流转。由此,农业将能真正从量变走向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