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咸鱼鱼
监制|吴怼怼
2023年初开局,内容市场的最大惊喜,一定少不了《三体》终于和观众见面。如何把科幻题材拍好,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影视工业。《三体》打了个样,告诉我们,中国也可以有很精彩的科幻剧集。
一时间,《三体》剧版的播出引发了一股科幻热潮。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科技进步与人性的较量,同时也涉及了很多哲学和物理学的问题。
作为一名翻过实体书、追过广播剧、又看过动漫版《三体》的大刘铁粉,在迎来剧版《三体》后,我脑内宛如幽灵倒计时一般,重复浮现四个大字:主很满意!主很满意!
而在遍寻全网无代餐的三月,我甚至连点映礼都二刷了。回想之前付费追更点映礼时,还在想这18块花的值不值,后来古筝行动一上线,不仅深感值回票价,甚至有点赚。
再刷到古筝行动时,我还特意上豆瓣去看了一下评分,果不其然,评分已经达到8.7了。
而在二刷的过程中,我其实能感受到剧版《三体》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每一集都能感受到制作方的诚意,技术上、内容上,甚至是商业化上,都在竭力还原他们脑海里的《三体》。
商业化层面,科幻书改剧一来书粉期待高,二来场景还原难度大,一般很难顺畅地实现剧集商业化,而《三体》可以说是展示出了惊人的商业化价值,有调研数据显示,在2022-2023大剧内容满意度调查中,《三体》达到94.2%,接近登顶。
作为一名《三体》剧粉,同时也是一个品牌观察者,我想谈谈《三体》是如何激活硬科幻内容的品牌活力,以及怎样保持、甚至是突破大剧营销既有的商业化边界。
01
融入科幻题材,破圈三体粉丝
今年开年,是国产剧集的高光开年,大爆款加持,再叠加春节流量,让不少没有准备的品牌主颇有点猝不及防。但对接住了这波流量的品牌主们来说,这一个春节,确实是声量盛放。
三体是一部融合科幻和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刘慈欣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宇宙图景,所以说剧版《三体》是一次有勇气的构建。而在大众侧,《三体》的口碑也不遑多让,豆瓣超30万人打分,评分不断上扬。
同时,在剧集口碑节节攀升的基础下,《三体》配套的商业化动作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在不损耗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商业化,是长视频获得稳定盈利的必然要求,但落实到实践上,鲜少有剧综能平稳落地。
对《三体》来说,先是同档期热播剧对打,再是有大量原IP书粉对改编作品抱有期待,导致商业化程度轻了盖不住成本,重了冒犯观众,不得不像走钢丝一般,反复整理思路。
我去问了下ChatGPT,如果《三体》拍成电视剧(因为其知识截至到2021年,所以我问的是如果),有哪些品牌植入价值。它给我的回答是:
不得不说,它预测得挺准。比如和汽车品牌奇瑞的合作,3C数码品牌ThinkPad、TCL等科技品牌的合作,都没有跳出内容场景,甚至和内容融为一体,成为推动内容行进的角色之一。
其中,奇瑞汽车的合作形式,不是常规的车体露出,而是在关键时刻现身,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角色。在某些高光节点,闪回的片段,以及到了剧情前情时,都会出现奇瑞汽车,从贴片通投到如意贴,这一波合作,露出有了,品牌气质也有了。
还有ThinkPad的剧内植入,也充分把握了科幻剧的剧情时机。它是硬汉警察史强用机,也是ETO组织主要成员申玉菲的工作电脑,甚至在召开全球战区重要会议时,那经常出现的闪亮小红点,也让商务人士熟悉非常,而ThinkPad品牌基因里的稳定可靠,也在这一刻被极致演示。
当然,除了剧内合作,剧外延伸也有经典案例,Intel的《三体》10问H5一度刷屏,Intel evo化身高速分析器,让粉丝们一测自己的三体哲学观,从生死看淡的虚无主义,到优美如公式的理性主义,品牌与用户形成了互动反馈,也加深了品牌认知与记忆度。
从剧内合作到剧外延伸,《三体》的商业化动作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内容场景里,定位品牌角色。这个内容,是科幻内容,而品牌角色,则是汽车、3C数码这一类可以和硬科幻内容高度结合的科技产品。
要知道,做品牌营销,曝光和被看见都不是目的,让用户认识并记住品牌,甚至对品牌调性有所认知才是最终目标。而《三体》的科幻语境,为汽车、3C等品牌的合作创造了绝佳的场景,也只有这种角色化的合作,才能发挥出IP商业化真正的价值。
在《三体》播出期间,社交媒体上每天都有粉丝逐帧追剧,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剧内合作的,我翻了翻,好评不少。从同款电脑到同款汽车,不乏一边追剧一边打卡的粉丝,也有很多没看过原著,看了剧版《三体》再去看原著的观众。
三体粉丝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广大科幻爱好者、文学爱好者,也有普通读者。他们常常通过网络、线下活动等方式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甚至组成粉丝团体,共同支持刘慈欣的创作。
剧版《三体》让《三体》更破圈了,其延展出的粉丝群体,更多元化更具积极性,更社交化与交流性。
02
点映礼,属于用户和品牌的增值服务
而从整个IP商业化的呈现来看,除了剧内合作和剧外延伸,其点映礼场景的商业化,也颇多亮点。如果说《三体》剧内的品牌合作,是对品牌形象的完美预演,是制作方、品牌与三体粉的互相建构,那么点映礼所创造的内容场景,则是对品牌角色的参与化创新。
《三体》是我第二次参与的热播剧点映礼,在接连两次围观腾讯视频的点映礼后,我确实有了一些新体验。
首先,作为首个迎来品牌赞助的点映礼,《三体》不仅从营销层面入手,释放了诸多权益给独家总冠名品牌纯甄,还在共创形式上,进行了适配与升级。
在之前的点映礼中,观看礼包的赠送一般都局限于视频平台内,在《三体》中,点映礼包首次授权给品牌客户To C发放,有不少用户都是在纯甄的小程序中获得了礼包。同时,借助于腾讯生态内的协同,这次点映礼还整合了腾讯全域资源,以及腾讯视频内容8大运营位,最大化点映礼的声量。
其中,通过点映礼直播间的花式曝光和巧妙互动,纯甄在定制游戏里实现了巧妙合作,同时,一系列独家权益也帮助纯甄打通了品牌私域及交易后链路。
当然,除了链路创新,点映礼在产品设计上,也实现了观感革新。
从角标、跑马灯包装资源的吸睛露出到banner、挂件多位置一键跳转品牌小程序,再到片尾拍摄的彩蛋在微信视频号加码露出,《三体》点映礼热度持续渗透的同时,合作品牌也随着观众的参与热情,不断实现价值渗透。
点映礼的最后一环则是精准定制内容带来的多场景体验。
在播出期间,为了更好地实现曝光,腾讯视频以“线上多渠道,线下多场景”的形式,上线了不少《三体》定制内容。
在线上,腾讯视频不仅直播间精彩放送不停,还联合视频号渠道打造了优质的社交裂变样本, 而在线下,《三体》主要开展了具有科幻特色的主题活动,其中,联合科技品牌TCL以及蒙牛纯甄总冠名举办的户外露营观星行动,不仅吸引了《三体》粉丝,还吸引了物理系教授、天体物理博士以及人气科幻作家等。
可以发现,与之前的点映礼相比,升级后,平台、品牌、IP乃至用户,都能顺滑嵌入点映礼的体系里,官方数据显示,此次《三体》点映礼活动,共有约50万观众与3位主演、4位核心主创参与并观看了结局,总曝光达15亿+。
在我看来,点映礼其实就是属于用户和品牌的增值服务。从营销层面来看,品牌主愿意为这种新的内容样态买单,已经给了例证。像蒙牛纯甄这种创新化的植入,一定是平台与品牌主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从IP资源整合到用户触点,再到平台的资源和渠道,三重能力缺一不可。
03
大剧依然是品牌营销领域的一顶皇冠
时至《三体》播出结束,除了食饮、网服、日化、医药等品牌参与到《三体》内容营销中来,汽车、3C数码等品牌也都出现在剧集中。
最终,其合作广告主的行业跨度非常大,除了在剧集中经常出现的纯甄、牵手APP、同程旅行、倩碧、三九感冒灵之外,当然,与剧情的硬核属性适配的行业品类,如科技品牌Intel、TCL、ThinkPad,汽车品牌奇瑞汽车等也加入其中。所以,从品牌参与热情来看,爆款剧集仍旧是价值高地。
回头看,《三体》之所以能吸引到超过35个品牌先后借势营销,甚至成为业内首个点映礼有品牌赞助的大剧,一是得益于IP本身的知名度,二则来自于剧集制作过硬的口碑。
有网友评价《三体》的存在,让大众看到了硬科幻剧的商业价值,这并不是一句纯粹的夸赞,而是指出了一个事实。毕竟,强商业价值离不开好内容做基底。
据统计,广电总局2022年1—10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数量为398部,其中当代科幻题材的备案只有8部,占比约2%。
但另一边,却是硬科幻题材在大众领域的备受追捧,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斩获高额票房,到《三体》电视剧掀起的科幻巨浪,硬科幻题材已经不再小众。
而对品牌主来说,如今商业环境遽变,来自新一代观众的内容消费观念,正在深刻影响品牌在商业世界的打法和路径。新一代用户往往追求更多元的内容体验,也有着更多元化的消费理念,平台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商业化玩法,才能为品牌营销提供更多场景、更多增长。
在既往的实践中,很多受众范围广、热度天花板高的剧集,商业空间都没有被充分探索,但过去一年以来,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内容平台,打破了这个现象。
从风靡线下空间、带火一批新品牌的古偶《梦华录》,到刷新剧集品类,开创硬科幻时代的《三体》,腾讯视频用爆款作品证明,剧集、尤其是S+级大剧依然是品牌营销领域的一顶皇冠。
而在他们背后,不仅是内容为王的高光时刻,也是视频平台站在品牌视角、用户视角的商业化探索。
作为《三体》粉,看到其被更多人看到,自然是开心的。《三体》从人文思想层面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存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及人类的困境、挣扎和不屈的意志。
不管刘慈欣最初有没有这个意图,但今时今日其所展开的这个小说画卷,正在引导人们对科技、文明、人性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鼓励一种开放、包容、谦卑、进步的人文思想。
很大程度上,这和当下长期主义品牌发展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如今,伴随着剧版《三体》的上星重播和商业化价值的持续释放,硬科幻剧,未来也必将成为剧集营销领域的热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