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百度财报解读:营收持平净利增,“文心一言”站C位

美股研究社 2023-02-24 阅读: 3,857 次

ChatGPT之火,点燃了投资者对AI赛道的热情。

而自百度宣布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ERNIE Bot)将于3月推出以来,这家公司一直处于市场关注的焦点。

2月22日,百度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2年,百度实现营收1236.8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206.8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第四季度,百度营收330.8亿元,去年同期331亿元;净利润49.53亿元,去年同期17.15亿元。此前,市场预期百度该季度营收320.12亿元,净利润28.61亿元。

营收同比大致持平但好于市场预期,加上净利润大幅增加,百度宣布了5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在充满挑战的2022年,百度整体业绩稳中有进,整个业务组合中迸发出新的发展力量。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复苏,百度在AI领域的长期投入,或许将迎来收获时刻。

移动生态承压前行,“新引擎”加速转动

“降本增效”是2022年的关键词。

流量红利耗尽,疫情冲击宏观经济,过去一年里国内互联网行业寒气弥漫。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总收入达1.4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这是过去十年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同时,尽管中国互联网行业利润总额依旧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百度交出了一份营收保持平稳,利润超出预期的成绩单。

从具体业务来看,基本盘承压但有韧性,创新业务进展显著。

首先,百度集团的基本盘——移动生态仍在承压,但关键指标表现良好。

目前,移动生态依然贡献了大部分营收。2022年,百度核心营收为954亿元人民币。其中,在线广告营销收入为6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

由于疫情反复影响了线下经济活动,广告主削减预算,百度来自广告的收入减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根据《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预计约为5088亿元,较2021年下降6.38%

但是,由于文心大模型家族在改进搜索结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优化搜索排名、提升多模态搜索能力等,百度继续扩大在搜索领域的竞争优势。

2022年,百度在搜索市场的份额依然遥遥领先,且APP月活跃用户指标保持了正增长。根据statcounter统计数据,百度去年仍以超过85%的超高份额位居中国移动搜索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而截至年末,百度APP月活跃用户达到6.48亿,同比增长4%。

来源:statcounter统计数据

移动生态流量强劲,意味着百度将成为经济复苏过程中广告领域主要受益者。随着广告主对市场前景预期转好,经济活动增加,百度在线广告营销收入有望恢复增长。

其次,ACG、IDG等创新业务保持成长,成为百度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2022年,百度核心业务收入中,来自非在线广告营销(云计算和其他人工智能驱动的业务)的收入为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一方面,作为百度AI to B 业务的承载者,百度智能云通过对行业特定痛点的理解,提供深入核心场景的标准化AI解决方案,实现了市场份额的领先。IDC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百度智能云在AI公有云服务市场稳居第一,这也是百度智能云连续四年市场份额第一。

另一方面,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稳步推进,IDG(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的核心Apollo已经从自动驾驶领域扩展到整个智能交通体系。

从自动驾驶业务来看,截至2023年1月底,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超过200万单,稳居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

从技术上看,百度依然是该领域的领跑者。近期,Apollo发布了全新的BEV自动驾驶感知方案和UniBEV解决方案,前者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来提高智能车辆的检测能力,后者整合多个传感器、模型和任务,提供端到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百度还发布了智慧道路OS,具有AI中台、导航服务、通信、开源应用服务能力、硬件连接五大功能。

最后,爱奇艺不再拖累整体业绩,百度持续的降本增效、精简运营也开始收获成效。

第四季度,爱奇艺也贡献了近2亿的自由现金流。截至第四季度末,百度自由现金流为59亿元,不包括爱奇艺的自由现金流为51亿元。

同时,由于降本增效、精简运营,百度人员相关费用减少,研发费用同比下降7%,从下半年开始核心经营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同比增长14%。

总的来说,百度经营状态更加健康,三条增长曲线都回到正增长的轨迹中。而“文心一言”的内测与开放,成为2023年最大看点。

人工智能浪潮中,“文心一言”勾画百度新蓝图?

正如Meta选择All in元宇宙,自2016年战略聚焦人工智能以来,百度一直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前沿。

从文心一格到文心一言,百度在大型语言模型方向的研究持续已久。2021年4月百度二次上市时,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说:“未来,自然语言理解会成为主角,当机器可以真正理解人们在说什么的时候,一大批应用就会应运而生,而且会比现在的应用更加流行。”

现在,百度正在通过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框架降低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壁垒,赋能自身业务并解锁商业“新世界”。

一来,“文心一言”将成为驱动百度搜索业务发展的颠覆性力量。

在发给百度全员的财报信中,李彦宏表示百度将在三月份推出的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宣布计划将多项主流业务与文心一言整合。“文心一言将首先嵌入到百度搜索引擎中。”李彦宏补充道。

率先应用于百度搜索,文心一言将重塑信息的生成和呈现方式,创造下一代互联网流量入口。这意味着百度移动生态用户数与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且用户粘性将会增加。

早前,在微软宣布其新的Edge浏览器和必应搜索引擎将集成ChatGPT一天后,来自data.ai的分析显示,必应应用程序的全球下载量在一夜之间猛增10倍,使其在苹果 App Store 最受欢迎的免费应用榜中的排名提升到了第十位。

对此,李彦宏指出,与海外开发的模型相比,文心一言更适合中国市场。

一方面,生成式AI产品承载着搜索引擎从“模糊搜索”到“精准推送”的目标,但是由于中英文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有所不同,且中文语料学习库少,ChatGPT在同一套机器学习技术和算法下,处理中英文时表现有所差异。

或许正如李彦宏所说:“说到中文能力,文心一言是最先进的。”

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百度的搜索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其他竞品。相比“OpenAI+必应”,百度的移动生态结合AI更像“OpenAI+Google”,文心一言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搜索领域的优势。

二来,百度围绕文心一言构建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还可以辐射更多领域。

在百度官宣内测后,首批生态圈企业覆盖了媒体、广电、融媒体、广告营销、影视、阅读、金融、智能汽车等领域。

未来,百度不仅可以接入自家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百度智能云、爱奇艺、小度等生态产品,也可以通过与云融合,让更多企业接触到AI技术,助力客户提升运营效率。

2022年,百度AI云业务已经引入了云和AI 3.0框架的集成以及内部开发的AI基础设施AI Stack。百度AI Stack代表百度云的AI IaaS,集成了其昆仑芯片,优化了AI计算、存储和加速方面的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AI PaaS层,结合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和文心模型,百度提供了企业模型开发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采用人工智能的门槛。

正如百度CEO李彦宏所说,百度的目标是让消费者和企业都能使用该公司最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

文心一言通过百度智能云对外提供服务,承载着百度以“云计算为基础”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云智一体”赋能千行百业的长期目标。

而百度也确实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正如李彦宏所说:“中国AI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性的需求增长,其商业价值的释放将是前所未有的、指数级的。而百度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长期增长的最佳代表,正站在浪潮之巅。”

结语

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显然鼓舞了百度的投资者,营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净利润的增长证明百度过去一年降本增效成果斐然。最重要的是,百度在“文心一言”方面的进展展现出其成长潜力。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财报发出后,多家大行上调了百度的目标股价。其中,富瑞维持百度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04港元上调至207港元;美银证券重申其买入评级及目标价230港元;杰富瑞集团将百度的目标价从210美元上调至214美元。

富瑞、美银及高盛均指出,预测百度年上半年业务将继续向好,核心线上营销收入预期首季可取得同比增长。高盛还表示,预期云收入将于今年第二季重新加速。

核心业务的回暖预期有利于百度二级市场表现,但是对于“文心一言”这类热门技术,投资者仍然需要理性分析,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产品。

毫无疑问,ChatGPT的出现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里程碑。

不过,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也要看见脚下的六便士。“文心一言”也好,ChatGPT也罢,它们仍然要经历一段资本投入、技术积累的长期主义道路。

正如Alphabet董事长Jeff Dean所说,聊天机器人很容易受到偏见和虚假信息的影响,一家拥有大量用户的大企业,就更不容易摆脱这种影响。企业当然希望将这些技术使用到真正的产品当中,尤其是利用更加优秀的语言模型。“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正确的事情。”

同时,搜索广告的本质是给用户展现更多结果页面,生成式AI产品是更精准、更有逻辑地推送答案,两者结合后可能会影响搜索广告收入。而来自搜索和信息流业务的收入,仍然是百度最稳定的压舱石。

如何平衡技术与商业,也是百度下一阶段的重要命题。投资者们想要的是“狂飙”,但百度要做的是“落地”。

来源:美股研究社

美股研究社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关注中国科技企业!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