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从联想集团“净零”突围之路,看龙头企业应有之作为

阿尔法工场 2023-02-20 阅读: 3,250 次

在寻求高质量增长同时,中国企业也将最优化实现低碳减排的双赢方案。

自2020年以来,“碳中和”概念一路狂飙,涌入该赛道的玩家不计其数,可谓是所有不确定性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然而,过于宽泛的概念却极易引发“漂绿”(greenwashing)风险。

和日常语汇中的“洗白”类似,“漂绿”指企业和金融机构夸大环保议题方面的付出与成效的行为,在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作出言过其实的承诺和披露。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指出,一些企业的气候声明“漏洞大得甚至连柴油卡车都能直接开过去”。“漂绿”行为频发,对全球碳中和努力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的倒退。

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最高、经济体量世界第二、且仍在快速上升的大国,发展到现阶段,节能减排已显成效。

“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一方面,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建立后,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响应碳中和的行动,也在不断深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了碳中和目标,承诺加大清洁能源使用,同时利用技术创新,探索尝试各环节减碳举措。这不仅是对国家战略乃至全球气候事业的支持,也是对当下ESG投资趋势的主动迎合。

然而就在企业纷纷立下“碳中和”、“零碳”、“净零”各种flag背后,减碳降碳的实质进展差异却非常巨大。总体来说,中国龙头企业与国际龙头企业减碳进度相比,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国内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在减碳动力和减碳实践方面亦不可同日而语。

加快低碳转型,打造“碳中和”经济,已成为业界共识。随着脱碳进程加速,未来企业或将更加重视商业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但在转向碳中和的过程中,企业该如何为碳中和承诺添加具体目标,使之更为完善?企业又将如何创建转型计划,将承诺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更不用说,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长期目标跨越多个十年,如何加强透明公开的问责机制、以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保持零碳的战略定力?

这些“灵魂拷问”,在近期,有了一个可参阅的“标准答案”实例。近日,中国内地首个拿下MSCI AAA评级的ICT公司联想集团(0992.HK)正式发布2050“净零”排放目标(net-zero)路线图,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净零”目标验证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从联想集团追求“净零”目标的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链主”型科技企业,从自身出发带动行业内全链条,乃至全社会低碳转型……

01 口号响亮背后,警惕企业ESG践行不足

回到2021年初,许多企业在国家“双碳”目标鼓舞之下,率先发布了企业运营的碳中和目标。这其中尤以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行动最为积极,承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也普遍提前了5年-10年。

此外,科技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制定了碳中和目标,或表态将着手制定碳中和规划。在碳中和火爆出圈的时期,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联合的碳中和倡议也逐渐增多。

例如,互联网企业中,某科技大厂率先宣布将于2030年达成净零排放。

但细究起来,其“碳中和”路线图仍存在诸多不足——除了明确的“净零”目标外,整体数据和信息不完整,未能向外界展示出清晰的减排蓝图。

基准年设定模糊且基准年数据缺失、排放源界定缺乏实质性、减排路径不完整……亦是国内外许多企业追求“碳中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bug,且这些一现象并未随碳中和实践逐步深入而改观

全球气候咨询公司 South Pole的调研数据显示,尽管在2022年设定减碳目标的受访企业比例,已从2020 年的11%上升至 72%,仍有近1/4的受访企业不愿意公开其设定的具体计划。

与“漂绿”行为相反,这种行为被称为“绿色沉默”。所谓“绿色沉默”是指,为了规避监管,许多公司规划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并不愿意向大众透露具体细节。

根据公开信息,笔者整理对比了国内公司的碳中和路线图具体指标。笔者从这些指标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低碳发展的起步阶段,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其设置的碳中和目标,也没有获得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权威机构(如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认证和背书。

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企业对碳中和目标设定、实现路径等并不明晰,更缺乏落实这一目标的方向性和真实性。

碳中和路线图对比情况,来源:阿尔法工场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在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联想和京东物流(2618.HK)外,其余企业均未得到SBTi认证。

业已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苹果,其头部供应商歌尔股份(002241.SZ),既未得到SBTi认证,也未制定100%可再生能源目标。字节跳动未公开披露“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实质性目标,且未披露关键环境信息。

总体而言,尽管有国内企业开始将直接运营碳排放量化,但实际执行第三方核查、并设定公开透明、可追踪、有阶段性减排目标的企业,却是少数。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绿色和平发布的《绿色云端2022》数据中,大多数企业对范围3(企业价值链中供应商或消费者的间接排放)方面均没有进行明确完整的信息披露。比如,百度虽然公布了其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但对于范围3尚未作出明确承诺。

但是,范围3对于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范围3排放通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排放量,因此仅减少公司可直接控制的碳排放(范围1和范围2排放),对于实现碳中和“大业”收效甚微。2023年,减少范围3排放的挑战将会加剧。

24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信息披露与环境治理现状,来源:《绿色云端2022》

中国大部分公司对碳中和并没有明确规划,直接衍生的后果是,中国企业国际ESG评级表现普遍难尽人意。

今年1月,由于未能满足自主制订的严格气候评分标准,全球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宣布将34家公司从其可持续投资指数FTSE4Good All-World基准中剔除,这其中,就有中国国航以及中远海运能源运输等中国企业。

晨星公司旗下可持续发展评级机构Sustainalytics于今年1月初更是宣布,将腾讯、微博(9898.HK)和百度三大互联网企业的ESG评级下调至“不符合联合国原则”类别。

放眼全球,科技巨头在碳中和方面早已遥遥领先。五大科技公司Google(GOOG.O)、苹果(AAPL.O)、亚马逊(AMZN.O)、微软(MSFT.O)和META(META.O)的碳排放总量仅占全球碳排放量的0.3%。其中,谷歌早在2007年就已经实现了碳中和,苹果也宣布了其在全球的公司运营已经实现碳中和。

相较之下,中国企业仍处于低碳转型的“深水区”。

但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在低碳领域做出了扎实努力,并取得了优秀成绩。比如作为中国科技公司代表的联想集团,其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及减碳路径、尤其是范围3减排的明确性,均能与全球科技巨头比肩,同处于“优等生”序列。

SBTi减排目标基准(截止到2月10号),来源:阿尔法工场据公开信息整理

02 更清晰、更科学的“净零”路线图

到底什么才是碳中和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分析联想集团公开的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可以看出几个清晰的方向。

第一, 企业应当设立切实可行的气候目标,对标业内最佳实践。

设立行之有效的减排目标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标准可供企业对标选择,其中SBTi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国际倡议,因其良好的适用性和广泛的行业覆盖面,已成为备受认可的将企业减排目标与《巴黎协定》对齐的方法。

目前全球有 4000 多家公司正在根据 SBTi 的方法和验证流程,调整其减排目标。自2015年以来,加入SBTi的中国企业数量在不断上升。联想集团是最早一批加入SBTi并提交科学碳目标的企业。

在全球气候行动缺乏统一标准的背景下,SBTi是全球首个将“净零”定义标准化的机构。

根据SBTi官方的介绍,其目标不仅仅是实现排放与吸收的“中和”,更要求企业承诺减少一切可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再通过其他途径去实现并长期保持净零状态,以减少至少90%的绝对排放量,支持全球气候目标。

净零目标对企业减排要求更高,低碳转型也更为彻底。但截至目前,全球仅有100多家分属不同行业的企业设立了净零排放目标、并通过SBTi验证。

早在2020年,联想集团就向SBTi提交了2029/30财年的科学碳目标,并获得了SBTi的核准。为了实现2050全价值链“净零”排放愿景,联想集团今年再次上调了2029/30目标。不断刷新的目标,意味着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追踪调整减碳实践,以动态形式切合对当下的气候科学判断。

根据SBTi官方的介绍,其目标不仅仅是实现排放与吸收的“中和”,更要求企业承诺减少一切可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再通过其他途径去实现并长期保持净零状态,以至少90%绝对排放量的减少,支持全球气候目标。

第二,长期目标之下,企业应当设立行之有效的阶段性目标。

依据SBTi要求,采用净零标准的企业,需要同时设立近期(5年-10年)和长期(2050年及之前)的科学目标。根据公开信息,联想“净零”排放目标,具体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2030目标和2050目标相辅相成,更有利于联想集团整体“净零”目标的实现。

近期目标来看,联想集团提出到2029/2030财年,将范围1和范围2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8/19财年基线水平减少50%;比照同类产品,将因使用联想售出的产品而产生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减少35%;对于每百万美元毛利,将所购商品和服务产生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6.5%;对于每吨公里运输产品,将因上游运输和配送而产生的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

长期目标来看,联想集团计划到2049/50财年,将范围1、2和3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8/19财年基线水平减少90%。

此外,联想集团针对价值链以外的减缓行动、以及长期中和残余排放也已做出承诺,下一步将推进相关规划并公开更加详细的进展。这意味着,联想一旦达成净零目标之后,将常年保持温室气体零排放状态,同时将助力其他行业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第三,企业应当定期披露净零目标进展,提高透明度。

联想集团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在ESG报告中披露环境数据。自从设立了科学碳目标后,联想集团ESG报告中的阶段性目标进展也一直得以更新,且联想所有披露数据都经过第三方机构审计。联想净零排放的“进度条”不仅透明,而且真实可信。

此外,对比其他公司仅披露1年-3年的环境绩效数据,联想集团在ESG报告中,披露的是近5年数据。清晰可查的数据,佐证了联想“净零”减排行动的真实性。

联想集团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来源:联想集团2021/22ESG报告

最值得关注的是,联想这样的“链主”型企业在“净零”方面的溢出效应。

根据联想官方信息,联想在全球有35个制造基地,80多个物流分销中心,在180个市场开展业务,5000多家供应商。这样复杂的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和供应链网络,意味着联想的“净零”绝不仅仅是“独善其身”,更有“兼济天下”的潜力

通过碳中和电脑、趋海塑料零件等低碳产品创新,联想在全球180个市场引领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除了计划带动95%的供应商加入SBTi之外,联想积极推动全球供应商所在国家减少全球碳足迹,为全球减碳事业贡献中国企业力量。

此外,在“净零”方面沉淀成一套方法论的联想集团,也将自身经验输出到其他行业客户。目前联想为300余家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行业第三方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服务。

未来十年,新IT技术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较之2020年数字信息行业企业碳排放占比全球的2.3%,实现绿色效益10倍放大。

03 碳中和“造链者”

盘点2023年低碳减排的风向底色,可以用“狂飙的碳中和”来形容。

翻阅2023年初各省陆续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无一不在强调既定的碳中和目标。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与碳中和强相关的储能行业,正在疯狂吸金,致使碳中和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世纪工程,碳中和需要的不是概念炒作,而是社会各界长期持续投入和扎实推进。

长期目标需要制度和系统的约束力,才能得以完美实现。对应到企业视角,在设计自身的减碳目标时,首先要求管理层具有战略前瞻性。而在实践减碳目标时,更要知行合一、勠力践行。企业在贯彻落实减碳目标的过程中,绝不能只是喊口号。认真与否,对最终结果的呈现有很大差别。

在“净零”之路有着扎实实践的联想,正从减碳先驱者走向赋能者角色。无论是自身步履坚实的“净零”践行,抑或推动产业链相关环节供应商加入减碳行列,联想集团正在以一己之力,日积跬步,重塑生态低碳转型价值链条。

联想的案例,充分证明了碳中和不仅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义务责任,更是应对时代议题,刷新与重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能把握住这一波“零碳红利”的企业,才有真正连接当下与未来的决定性能量。

阿尔法工场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平台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