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 原创
作者丨石榴 编辑丨月见
兜兜转转,B站终究还是不能免俗,同其他视频平台一样,投入了晋江文学城的怀抱。
近日,B站发布公告称,将与晋江原创订立综合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包括但不限于购买多部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版权,并将该版权用于指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改编、信息网络传播、宣传及发行)。
这份合作协议期限为三年,截至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上限为 4000万元。这笔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授权费、采购费及任何利润分成安排所得款项。
“海王”晋江自然来者不拒,B站“求婚”也给够了诚意。两者名正言顺地牵手,但无论是两个网站的忠实用户,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谁都不会真心以为它们是真的“相爱”。
物理界限被无限拉近的同时,两者内里世界却在网友层出不穷的调侃中被无限放大:“你们这都不能叫联姻,只能叫对食”,“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屏幕里看出来,满页面都写着两个字‘口口’”,“这波实属东厂救西厂了”。
口号喊得隐晦,但谜底已摆在面前。两个平台严格的审查制度、B站圈层化的内容标签、晋江越来越艰难的发展,都让所有人怀疑:这场合作到底是危机中的应激反应,还是真正的一场双赢?
2022年,B站推出年度弹幕词“优雅”,与它相关联的这句话往往是——优雅永不过时。
它常常被用于称赞某人拥有强大的内心或过硬的本领而处变不惊,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能找到并保持从容稳健的状态。
用这个词来形容B站的自制内容,的确再合适不过。如果说,B站的动漫,追求的是大众层面的认可,那么谁都不能否认,从第一部自制剧《风犬少年的天空》开始,B站的自制剧集,拥有着的是不同于爱优腾芒等视频平台的独特味道。
青春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最好的朋友》,职场剧《正义的算法》《三悦有了新工作》,女性剧《突如其来的假期》,民国悬疑剧《双镜》,古装美食剧《珍馐记》,从2020年第一次迈上自制剧赛道以来,B站每一部剧都并非大众层面上的爆款。
如果用一个更接地气的、更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大概可以是“新鲜”。
大众眼中的视频平台,有些背靠大树,内容产出枝繁叶茂,经典IP皆有来处;有些烧钱如流水,盖起栋栋“摩天大楼”,掠夺观众片刻的注意力。而B站的自制之路,则像是一条羊肠小道。虽不够繁华,但胜在风景秀美、柳暗花明,不到拐角,预测不到下一个惊喜。
这源于B站不同于爱优腾的社区优势。
作为自制剧集领域的后来者,不论是比阵容、比规模,还是比投入、比积累,B站在剧集领域相较于爱优腾而言,优势并不大。它最有竞争力,也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个复合型平台。
过去几年,长短视频都在努力突破自身限制,去对方的领地里玩玩。 不过,无论长短之间如何转换,时长的鸿沟、消费习惯的鸿沟、平台调性的鸿沟,都难以逾越。
但B站不同。作为当下中文互联网年轻人最为活跃的社区之一,它在短、中、长视频方面的包罗万象,短时间内大概没人能超越。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B站的内容,只要能赢得社区部分活跃观众的认可就是胜利。
《珍馐记》播出时,一票美食UP主通过制作、探店等方式给出了最好的示范;当《突如其来的假期》播出时,时尚区的UP主们开始活跃,关键视频下,“这才是教科书式的复古甜酷穿搭”时尚科普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39.5万;到了《三悦有了新工作》,情感向、知识区UP主们又纷纷祭出了殡葬知识等冷门内容。
社区、自制剧、用户,就像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让B站的自制剧足够自给自足。
按照爽剧的节奏,在这样的社区氛围下,B站当然值得被期待愈战愈强,沿着与社区用户喜好契合的选片逻辑,一步步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冷门作品,从粉丝爱称的“小破圈”不断攀升,实现人生逆袭。
但实际上,我们长久以来消费长视频的习惯,都是“人随剧走”“用完即走”,在这里看完剧,所有的讨论、二创等衍生内容,都在其他平台释放。这样的优势是,剧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宣传,内容的传播,会打破平台间的壁垒,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
当B站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切,出圈开始变得艰难。从播放量维度来看,大部分B站自制剧处在2亿量级。七部剧中,仅有《风犬少年的天空》堪称“破圈”之作,站内播放量高达6亿。
去年上线的三部新剧《三悦有了新工作》《正义的算法》《珍馐记》分别为2.1亿、1.8亿、2亿。与真正层面上的出圈相比,B站还任重道远。
当然,大众愿意给予耐心让B站去沉淀更大的成长,这是这个平台所具备的最独特的魅力。在关于B站商业模式、用户数量、创作氛围等多个维度的讨论中,人们总希望这家以UGC起家的内容社区平台,不要和故事中的那些“反派”们同流合污。
更何况,如今B站以质取量,用小众冷门的剧集好不容易锚定下“B站味”的独特标签,这个时候牵手晋江,怎么看都算不上一个好主意。
可矛盾之处在于,人在江湖,B站再怎么想“圈地自萌”,也要先能吃得起饭。
过去一年,是B站最风雨飘荡的一年。
2022年Q3财报显示,B站三季度营收达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净亏损达17亿元。同时,B站Q1的净亏损同比扩大152%至22.84亿元,Q2净亏损同比扩大79.3%至20.1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B站共亏损60.11亿元。
其中,对B站营收贡献最大的是其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达到22亿元。尤其是B站月均付费人数达到2850万,同比增长19%,环比净增100万,创历史新高。公司的付费用户统计口径包括游戏付费(B站自研或独占游戏)、直播付费以及大会员用户(移动和TV会员)。
有意思的是,B站的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反而有所下降。B站的大会员服务导致付费用户数量大幅增加,而该等用户的平均消费低于移动游戏用户等其他付费用户。
但在故事的另一面,作为B站的核心业务,B站游戏业务的增长速度并未达到市场对于B站的预期。尤其是B站第二季度游戏收入较大程度下滑,环比下降22.8%。
而B站的电商及其他业务,过去4个季度增速分别为35.43%、16.22%、3.89%和3.23%。简而言之,B站的电商业务近两个季度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总结来看,B站在“越赚越亏”怪圈里的泥泞沾了满脚,想办法赚钱的诉求只会变得更加迫切。而相比起“电商业务”和“自研游戏”来说,影视业务虽尚未能撑起B站营收的一个版块,但确乎是B站推动大会员订阅的利器。这或许也意味着,尽管整个行业都在降本增效,但在内容制作上,B站的投入只会增不会减。
当然,会员增长,从来都是得益于平台内容生态的持续丰富。
《三体》动画在B站独家开播时,所有人都猜测,这或许会是B站触及大会员天花板的又一个转折点。曾有证券分析师预测,拿下这一大IP的B站,叠加大会员“双12”优惠活动,有望拉动大会员规模增长,提振大会员收入表现。
但打脸来得太快。《三体》口碑全面崩盘。在腾讯版的冲击下,动画制作方一画开天如今的新外号是“依托答辩”。
这是一场众目睽睽之下的失败,过程充满了不平、不适。不论是否是B站的忠实拥趸者,当那些泛滥的喜欢和崇拜像潮水一样退却后,过往的爱并不足以支撑他们在网上为“搞砸了一切”的B站辩驳。
而这仅仅只是B站动画板块的一个缩影。在由剧集、动漫、综艺、纪录片构成的B站内容库中,动画一度是B站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在“2022-2023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上,每个PV都如德芙般丝滑,不再像过去那般画风中庸。B站的动漫工业技术,始终在提升。
但动画片单的表现,就不是那么理想了。相比于腾讯动漫100部的新作总量,B站49部作品作为一整年的存量有些不足,更何况每年各大片单中还会存在不少“鸽王”。这也让《雾山五行》《时光代理人》等曾出现在去年的片单中的作品,再次成了扛大旗的存在。
剧集小众,动画稀缺,B站能拿出的新增量,不多了。
B站的焦虑,从未有哪一刻如此明确地摆在明面上。拥抱已被其他视频平台验证过的晋江,当然可以。
更何况,B站与晋江也并非完全的陌生人。
2018年,B站和晋江宣布达成动漫、游戏化战略合作,晋江共授权B站9部作品,清一色耽美小说。彼时,B站的目的很明确。作为相对小众的二次元平台,监管力度远远小于爱优腾这些大众向视频网站,B站要追赶耽美IP热度,发挥其二次元方面的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B站想要先站着把这波钱挣了。
当时,乐观的态度占据上风,所有人都在猜测,B站是否可能会取代股东腾讯,成为耽美IP产业链条上投入最大的玩家。
但谁也没料到,一场飓风而过,耽美马不停蹄地闪了腰。《山河令》成了“绝唱”,优酷成了最大的赢家,“买股”了其他耽改剧的粉丝咬牙切齿,却也阻止不了耽改的大势已去。即便如今腾旭视频时隔两年破先例,也只敢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上线了《君子盟》。粉丝们一边欢呼雀跃,一边恨不得把原著作者曾经发表的“非耽改剧”的声明甩在围观者脸上。
B站《天官赐福》动漫倒是赶上了好时候,在“暴雷”之前顺利播出且成绩斐然。但幸运并没有一直光顾B站,折戟是意料之中的命运。由《镇魂》和《山河令》原著作者priest小说《残次品》改编的同名动漫,总播放量为5207.2万——仅仅为《天官赐福》的十分之一,而这是B站和晋江达成战略合作后大多数作品的共同命运。
即便是为B站创下佳绩的《天官赐福》,如今第二季也成了遥遥无期的存在。除了耽美IP具备的风险性,为动漫主角谢怜配音的CV姜广涛的“去向之谜”“罪名之实”,也让B站和晋江的首次合作,变成了一场拼命折腾却始终气血不足的故事。
今时不同往日,B站的危机摆在明面上,晋江是它能抓到的最理想的救命稻草。在官方的解释中,B站这样定义二者此次的合作:“晋江的若干优质知识产权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相信该合作将使B站能够接受及利用优质知识产权以开发创作更多优质作品,进一步增加本公司的收入并提升股东利益。”
意思很明显了,B站和晋江的此次合作,大抵不会是一场局限在耽美、动漫、游戏等标签里的限定游戏,B站是真真切切想要从这个被视频平台验证过的IP子弹库中,挖掘出能够真正意义上、能够让B站翻身的爆款IP。
但在故事的另一边,晋江能为B站提供的帮助,大概也并不能如想象中丰满。
开年第一个星期,元旦假期还未过去,《风情不摇晃》就用匪夷所思的三观把文学界搅得天翻地覆,负面舆论剑指网络文学。晋江文学城副总裁胡慧娟在朋友圈大吐苦水,“我们网文读者们多年前就关注到这些‘问题作品’并在网上提出质疑,现在却被反过头来污名化。行业同仁如此愤怒,一方面是不能容忍被肆意泼脏水,另一方面我想是大家都担心因此而可能带来的再一次不分青红皂白的监管严查。”
怨气并非空穴来风。在视频网站频频瞄向这块风水宝地的同时,晋江又向来是“事故高发地”。审查、改造、停更、分级,晋江被一步步带上的镣铐,是中国网文的半部监管史。
网文江湖风云变幻,晋江到底不似从前了。
网文作者们的手脚越来越难伸展开,跟风创作成了保命、取巧的工具。以通俗流行文学爆发的网文世界,多的是一时一事的创作热情。大IP失效的风险,逐渐增大,小流量的选择,也在逐渐减少。
大家都想成为腾讯和阅文,但其中必经的眩晕和压力,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