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揭秘华为Mate 50系列背后故事:厚积薄发 巅峰相见

闫跃龙 2023-01-31 阅读: 10,493 次
十年前的困难,是没有人认可华为的品牌,没有人知道华为品牌。10年后的今天,我们积累了很多核心技术、核心能力,但是我们这两年却没有产品可以提供给大家。

这是近日央视推出的一档品牌强国主题纪录片,关于华为Mate 50系列的研发背后故事,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说了如上这一番话。

我持续关注华为,对华为Mate系列以及最新的华为Mate 50系列已有过深度的采访和报道,但是看了这个纪录片,仍然颇多感慨:华为Mate 50系列诞生的背后,有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承载着太多令人震撼的精神。

基于用户痛点的创新:非极致而不为

华为Mate系列的这十年,是极致创新的十年。

就像华为终端BG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所说,Mate上面的每一点、每一滴的创新,都是围绕着用户的痛点,这是华为做Mate系列的初心。

华为Mate 50系列在昆仑玻璃上的创新,就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呈现。华为洞察到,智能手机行业50%以上的售后处理都是为了修复玻璃面板,其中几乎所有的屏幕损坏,都是由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慎跌落导致的。而屏幕损坏,对用户而言代价很大,因为很多时候不仅要换屏幕,还需要更换其他手机部件。于是,这样的痛点,让华为催生了决心做一块能够满足透光率同时也足够坚韧耐摔的屏幕玻璃。

这个创新来自华为2012实验室,其堪称是华为最神秘的机构,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产品技术竞争力构建和新产业孵化,5G、鸿蒙OS、折叠屏铰链等技术都出自于此。昆仑玻璃的研发中充满挑战,用李小龙的话说,类似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例如原以为取得突破性进展,可随后的测试却又带来了打击:“热完之后玻璃变成了蓝色,透明度也下降很多,研发团队中的一个小伙子急的都哭了……”

经过持续四年的研发,无数次的方案修改,愈挫愈勇后,昆仑玻璃最终成功落地。对这样坚持不懈的极致创新,用户选择用真金白银支持。据了解,华为Mate 50系列上市以来,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其中昆仑玻璃版本更是受到用户力捧。

华为Mate 50系列的外观设计上,也经历了类似的故事。华为Mate系列的后置居中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可以说是广受用户赞誉。其中,又以Mate 40系列的星环尤为突出。如何在Mate 40系列珠玉在前的设计上,保留这一优秀的特征,同时又能将复杂的影像模组融入审美逻辑?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品牌形象总监苏婷婷回忆,当团队尝试了大概20多个设计原型,产品进入到两轮真机试制阶段后,余承东等高管对后置镜头模组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能用最简洁纯粹的设计去展现强大的影像系统,为此华为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进行设计变更。之所以说这个决定很疯狂,是因为在进入真机试制的阶段进行修改,意味着大量的物料报废,模具需要重开,甚至连产品上市时间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终,就是在这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的精神指引下,华为Mate 50系列的设计方案顺利落地,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设计上极致简洁、纯粹后置镜头模组:其传承了Mate中轴对称设计,星环、镜头、充电口、天线设计按照中轴线紧密排列井然有别,秩序与细节彰显典雅与设计生命力。

领势而上:遇疾风而不退

华为Mate系列的十年,也是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十年,近年来华为连续遭遇多轮不公平制裁,业务开展受到巨大阻力。就在华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活下来而努力的时候,华为Mate 50系列凭借在技术创新无人区内的探索,书写了一段令人触动的奇迹故事。

正如华为Mate 50系列的口号:领势而上所表达的那样,遇疾风而不退,持续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成为了Mate 50系列研发的主旋律。

在华为Mate系列“断更”的两年间,手机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者也因此不断延长换机周期。有评论说,高端市场中,苹果因为缺乏华为这一竞争对手,创新动力不足,但凭借基础体验及品牌优势大量转化原本华为高端旗舰用户,此外,其余厂商陷入迷失,冲击高端之路后继乏力。而当Mate 50系列重新归来,才再一次证明:只有Mate可以超越Mate

其中华为Mate 50系列率先发布的北斗卫星消息,就是这样一个堪称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华为Mate 50系列搭载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后,即使所处环境没有地面网络覆盖,也能向联系人发送卫星消息,真正做到了“让用户与世界安心畅连”。用李小龙的话来说,这是“一生用一次,一次续一生”。

但是,谁能想到,这项创新的实现需要克服多少挑战:此前主流的卫星终端设备,体型笨重,不便携带且功能应用场景单一,主要用于海事、气象预报、应急搜救等领域。要将卫星通信的能力落地到大众智能手机上,面临着高轨卫星传输损耗大、智能手机发射信号功率低等挑战。想想看,小小的手机要和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北斗卫星通信,难度有多大?

而华为的工程师们从“0”开始研发,完成了通信协议、软硬件开发、卫星系统搭建等一整套闭环系统的设计,历时15个月,终于成功发出第一条北斗卫星消息。而为了进一步验证可靠性和稳定性,华为的测试人员横跨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测试场景覆盖了戈壁沙漠、高山丛林、江海湖泊等各式地貌环境。历经3年研发测试,华为最终实现了将北斗卫星消息的能力落地到大众消费级智能终端。

在这里让我们记住华为工程师们用华为Mate 50系列成功发出的第一条北斗卫星消息:“星辰大海,纵横相依。遥遥星光,向你而来”。华为Mate系列的领势而上,如遥遥星光,开启了大众卫星通信的新篇章。

厚积薄发: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从央视纪录片中,也能看到华为Mate系列的另一个面孔:厚积薄发

华为影像的持续突破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华为Mate系列的影像不断超越的过程。

众所周知,此前华为和徕卡合作,双方在合作中互相成就,带来了独特的徕卡风格,上演了一段合作佳话。而华为也在与徕卡合作过程中,逐步积累起自己的影像能力,通过不断深化研发投入,对市场和新的影像时代的判断,最终建立起硬件+算法的策略,并推出了自有的华为影像品牌XMAGE

华为Mate 50系列也成为了首款搭载了华为影像XMAGE的旗舰机型,通过聚焦光学系统、机械结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四大成像模块,从“光机电算”四个维度持续创新,华为Mate 50系列的影像能力再度提升,无论是在狭小的机身空间内实现光学系统和机械结构的最佳匹配、让影像模组的能力得到最大化发挥的十档物理可变光圈,还是提炼出独树一帜的XMAGE影像风格,都最终给用户带来了出色的移动影像体验。

正如华为终端首席运营官何刚所说,坚持走自己的路,是更正确的方向。华为的影像团队,厚积薄发,始终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不断超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Mate才真正具备了重新定义新时代影像需求的能力。华为影像目前也已经成为华为Mate系列的核心卖点之一,于厚积薄发中,在影像的巅峰相见。

后记:从强大到伟大

10年前,我们就有坚定的信心,要打造高端的品牌,要做最伟大的产品,最好的产品。”余承东在镜头前这样述说十年前的初心。

10年间,华为品牌经历了坎坷崎岖,从最初不被人看好,到初露锋芒,再到登堂入室,Mate背后经历的生死时刻并不为外人知,仅仅只能从一些侧面感受到余承东及其团队背后不断承受的压力和挑战。在2020年华为Mate 40系列发布会上,当余承东说出:“很多人问我这个业务还能不能继续,我告诉大家,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要将业务继续进行下去。”传递出的信息,让人辛酸与坚韧并存。

所以,当我们重新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样的产品是伟大的产品?我想它绝不仅仅意味着功能强大,能解决用户痛点,同样更需要凝聚一种精神。就像华为Mate系列,在不断推进智能手机体验边界向外拓宽的过程中,他们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信心和勇气,技术的底色也越来越深厚,这已经逐渐成为了代表了Mate的一种独特精神:非极致而不为,遇疾风而不退,厚积薄发、坚韧奋进。

“不是因为未来值得相信,而是因为未来必须相信;不是美好已在前方等待,而是相信撬动了向往。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坚守者、发光者,在现在与未来间,是跳动、更新、寓瞬息于无穷的光焰。”这是《南方周末》2023新年献词中的一段话。

华为Mate系列就是如此,强大与伟大之间,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有坚韧恒久的勇气。

闫跃龙
知名科技自媒体,资深互联网营销和公关专家,大变革 大机会!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