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变废为宝,点“池”成金,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展现澎湃动能

于见专栏 2023-01-17 阅读: 9,000 次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如今汽车电动化已成为大方向和大趋势,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1200万辆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900万辆,国内在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的产能上更是遥遥领先于全球市场。

加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在5-8年左右,电池寿命到期后就只能更换,由此也带来了产业对电池原材料资源的巨大需求,若能借助循环再利用技术弥补资源短板劣势,那么国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业链优势必将更为稳固。

image.php?url=YD_cnt_61_01IhmhwkEGOH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可缓解供需矛盾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蒸蒸日上、持续火热的同时,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市场也在同步急速升温之中,这就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这个产业曾经是汽车循环经济中的一个比较边缘化、存在感较低的环节,以往受关注程度不高。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的临近,基于该产业的千亿风口已经俨然形成,当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建成以后,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得到了宝贵的资源,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一方面通过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循环再利用,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正面临着的动力电池生产资源供应不足的难题,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尤其是在近几年,新技术和新产品持续涌现,产量、销量和出口量都在节节攀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的大幅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89.2GWh,累计同比增长160.1%,累计装车量258.5GWh,同比实现翻倍式增长。

然而持续高速增长中的电池产业,也使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出现飙升,尤其是镍、钴、锂等金属资源的售价持续暴涨。

去年11月7日,上海有色网的电池级碳酸锂的平均价格为56.35万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了2000元/吨,较2月初36.4万元/吨的平均价格上涨了约55%,而2020年6月电池级碳酸锂的平均价格仅为4.1万元/吨,不到2年半的时间,其价格就飙升了14倍。

在供应偏紧、价格高企的环境中,有的中下游企业为了原材料供应稳定,生产运营不受影响,选择在去年就提前支付今年一年的预付款,原材料价格高企已成为加速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建立一个成熟的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朝着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可以为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国内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总量将达到96万吨。

天风证券测算,从2021年至2030年,国内退役车用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将从33.95GWh提升至380.3GWh,增幅将超过10倍,众多退役电池若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既会严重危害环境,又会浪费宝贵的资源。

因此作为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方面可以起到更好的平衡作用。

image.php?url=YD_cnt_61_01IhmhxFDagw

动力电池如何实现绿色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流程看似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池拆解后,提取其中的钴、镍、锂等金属物质,将其作为原材料重新应用到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之中,但实际上这只是整个回收利用流程的最后一步。

在此之前,还要尽可能地对其进行梯次利用,也就是先检测评估退役电池的性能状态,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电池进行分类、重组或修复,经重组修复后的电池可用在对电池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

光大证券的报告指出,当动力电池退役时,其电池容量一般能保持在出厂性能的80%,当电池性能维持在20%至80%之间时,测评通过的退役电池还可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只有当电池性能低于20%时,才会进入报废处理环节。

梯次利用可以大幅度提升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截至2021年底,中国铁塔已有约50万个基站在使用梯次电池,累计使用量达3GWh,这相当于5万辆电动汽车所产生的废旧电池。

由于退役电池的性能差别较大,安全性也各不相同,所以更需要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基础上,由专业有实力的企业来完成这项工作。

而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面,现在既是关键期,也是黄金期,经过近几年的高速成长,不仅使得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屡创新高,而且行业也开始从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截止去年11月16日,工信部先后公布了4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这其中既有吉利、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企业,也有宁德时代、格林美等动力电池制造及新能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领先企业。

虽然名单上仅有80多家企业,相比数以万计的注册企业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这充分说明了监管部门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政策导向,即立足于源头确保行业能正规、有序运行。

而且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有相应的行动,江苏、安徽等省先后发布通知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行规范,目的也都是为了在行业内实现良币驱劣币的初衷。

总的来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商业模式会不断优化,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合作机制也会更加细化。

众多企业不断涌入这条黄金赛道

到2025年国内退役动力电池累计总量可达137.4GWh,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产值在千亿规模以上,经过科学处理后,废旧电池中绝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循环再利用,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率也在稳定提升。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通过动力电池回收而再生的锂、钴、镍、锰资源,其总量可分别达到产业需求量的约27.7%、55.5%、28.7%和47.9%,亿欧智库认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来看,到2040年国内将实现锂自足,届时依靠国内开采和回收再利用就可实现锂资源的自给自足。

当前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对锂的回收率也达到了90%以上,在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率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华友钴业、格林美、赣锋循环、赛德美等头部企业的废旧电池回收率也都在90%以上。

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先入局企业所带来的收益示范效应,让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嗅到了商机,看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广阔应用前景,一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中性预期的前提下,到2030年锂电池的回收规模将达到1089亿元,当前海量新玩家正在涌向这条炙手可热的赛道,行业从边缘冷门产业发展到如今的商业价值凸显,企业也从不愿意回收转向积极参与。

近两年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同样是一路走高,而衡量一个行业热门程度的最简单、最直观方式就是看企业的新增数量,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仅为6609家,2021年猛增了2.8万家,预计2022年的注册量将突破4万家,其市场热度亦可见一斑。

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上汽、吉利、比亚迪等知名车企均有不同程度的布局,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电池企业也通过投资切入了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

其中宝马与华友循环联手打造了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模式,宁德时代收购了邦普循环,后者的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元,国轩高科在合肥的生产基地,涵盖了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总投资达到120亿元。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已建立了1万5千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服务范围覆盖了31个省区市的300多个地市级行政区,初步建立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利润预期。

在未来几年内,还将会有大量资本及企业涌入这一市场,推动行业加速进行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届时头部企业的规模化竞争优势将更加稳固。

image.php?url=YD_cnt_61_01IhmhxdRsXV

结语

如果能把回收利用这个环节做好,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循环产业链,突破资源瓶颈限制,补齐产业短板,真正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得到了业内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正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不仅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成长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于见专栏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