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行各业都积极开展数字化变革,以云为底座开展数字化已成为行业共识。而更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大型政企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已经从资源上云、应用上云阶段,率先抵达了数字化深水区,迈入了深度用云阶段。
这一阶段,数字化开始进入政企的“核心地带”,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比如:
上云的主体变了。一开始上云的是行业龙头、大型国企,或者金融、运营商行业,现在一个煤矿、一家电厂,都知道上云可以用到先进的AI技术。
上云的目的变了。从简单地将业务、数据迁移到云上,替代本地服务器的成本,变为将新产品和新应用直接放到云上,进行云上创新,云原生的重要性逐渐增强。
上云的场景在变。金融、政府等数字基础较强的场景,是最先上云的,一些传统实体政企会优先将质检、巡检等非核心业务上云,而深度用云阶段,政企倾向于希望将AI人工智能融入行业的主场景、主流程,如何在更加复杂、核心的场景里把云的价值释放出来,是数字化深入之后的必答题。
不难看出,随着数字化进入深水区,也要求云上资源和技术输送到“心脏”,才能让数字化持续触达核心场景与流程。为此,华为云打造了面向大型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底座——华为云Stack,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各行业云化的优秀实践沉淀为专业服务,来保障政企更好地迈向云时代。
深度用云阶段来临,华为云Stack也同步进化。12月22日,以“政企深度用云,释放数字生产力”为主题的华为云Stack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举行,发布华为云Stack 8.2新版本,并提出了“让技术不难用、让场景变简单、让经验可复制”三大举措。
对于深度用云这一数字化深水区的核心议题之一,华为云Stack的进展和变化,将政企所需要的资源输送到心脏地带,只要动能充足,就能生长出蓬勃的生命力,冲破数字化进程中的阻碍与束缚。
数字化想“走心”,究竟难在何处?
近两年,上云用数赋智,是政企数字化的主旋律。但如前所说,上一阶段政企上云还比较浅层,主要业务改造集中在感知、巡检、质检等环节。当数字化开始进入政企的主场景、主流程,核心地带也给深度用云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场景复杂。我们知道,心脏是一个组织严密接近完美的结构,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核心架构的功能,大型政企一般有着复杂组织结构和业务场景,容易出现技术选择难、不敢轻易落地创新的顾虑。
二是技术门槛高。政企主流程就像心脏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度用云一般要全面采用云原生技术,涉及基础设施、应用、数据、AI、IoT等多种技术栈,很多技术无法快速落地应用,数字化的深度和效果也就比较有限了。
三是优秀经验难获取。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一代代探索和积累,深度用云同样少不了大量优秀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正如华为云Stack总裁尚海峰所说,深度用云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本的数字化基础上向前推进,可以将金融、运营商等数字化较为靠前的用户经验复制过来,在主营业务里快速应用,从而提前识别风险、少走弯路。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型角色,能够把优秀经验和技术提供出来,转化为可复用的工具,帮助更多政企便捷地实现深度上云。
可以说,数字化深水区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将云上创新深入到大型政企的核心地带。
沿着华为云Stack的管道,走向“核心地带”
对人体来说,强健的体魄离不开心血管系统持续不断的功能;而稳健可持续的政企数字化转型,也需要输送技术和资源的管道,为深度用云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面对这一需求,华为云也肩负起了责任,发布了华为云Stack 8.2新版本,从三个角度,将政企用云的深度进一步推进:
一是基础设施的韧性。
随着大型政企的用云深入和全面云化,云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演进性,将直接影响大型政企核心业务的运行。因此,华为云Stack进一步夯实了云原生架构的基础设施能力。
华为云Stack8.2版本中,通过支持多种配置的云边基础设施,比如边缘云、边缘计算节点、边缘网关等,来打造统一的云边基础设施,让大型政企的复杂基础设施实现云边协同,提高业务的可靠性。同时首次支持全栈管理面和数据库的两地三中心方案,打造全场景容灾能力,让云原生业务高可靠运行,业务持续在线。此外,全新推出1+7安全防护体系,将华为公司多年来服务政企客户的流程和经验以及华为云全球安全运营经验,沉淀到一个“安全云脑”,同时设立7层安全防线,提供从物理安全、云主机安全到数据安全等多层级防护,确保端到端安全。
二是智能技术的易用。
前面提到,政企深度用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主场景、主流程中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进一步提质增效,提升数字生产力。目前,很多政企在应用AI方面还存在挑战,比如业务数据积累不足,质量参差不齐,AI模型训练难度大,模型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型政企业务环节多,存在大量碎片化的场景,而AI算法更新快、开发迭代快,开发人员的交付压力很大。
如何进一步提高政企的智能水平,降低技术门槛?华为云Stack 8.2新增了三大AI能力,分别是:
Workflow(MLOps)能力,由ModelArts AI全场景训练推理平台提供,让AI模型开发全流程一键化,用户无需了解云服务和算法相关知识,只需要将原始数据输入workflow工作流,简单配置就可以进行训练和推理,让AI使用更简单。
工业化开发能力,基于盘古大模型,只需少量调参和数据,就能实现AI工业化开发,解决样本少、数据差、场景分散、开发效率低等难题,快速进行AI开发与迭代更新。
共享能力,ModelArts提供AI Gallery,帮助政企客户在公司内部建立AI资产管理中心,让数据集、算法、模型等AI资产“一处开发,全局共享” ,减少资源不能复用导致的重复造轮子,AI开发训练效率提升了数倍。
三是行业经验的复用。
政企在打好基础设施和AI能力之后,接下来就应该结合自身的细分场景,充分发挥云创新的价值,快速完成定制化开发以及场景部署,这样才能让数字应用源源不断地深入政企核心场景,与主业务、主流程相结合,深度升级自身的数字化。
前面提到,优秀经验的借鉴与复用,可以大大减少政企数字化的风险和成本,在华为云Stack 8.2版本中,华为云发布了金融分布式新核心、财政一体化、城市数字孪生等场景化方案,将深度用云的优秀实践沉淀下来,助力更多政企场景的升级。
比如华为云Stack的数据治理专业服务,帮助华能澜沧江水电构建数据治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在帮助客户释放发电生产力的同时,更可在全行业复制。
可以看到,华为云Stack 8.2的升级,构筑了一个更加简便、畅通无阻的支撑管道,将深度用云所需要的动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核心地带“,进入生产主流程,释放更澎湃的数字生产力。
千锤百炼:华为云何以守护“核心地带”?
深度用云阶段,数字化转型将触达政企业务的主场景,自然要与可信赖的云伙伴一同前行。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华为云凭什么守护至关重要的“核心地带”?为什么华为云敢于率先提出深度用云的理念,并获得诸多大型政企伙伴的支持?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读懂云市场接下来会向何处发展,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具体来看,华为云Stack在政企深度用云的进程中,扮演了三个角色:
一是吹号人。源于华为多年政企行业的拓展经验,丰富的服务政企的经验和行业理解,从而对未来趋势有了合理的预判,帮助政企伙伴在数字化浪潮中赢得先机。华为认为,未来十年,政企客户将进入深度用云的阶段,于是在2021年首次提出“深度用云“的理念,并联合金融、财政、煤矿等数字化先行者,通过深度用云催生出显性价值,从而在整个产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二是践行者。理解政企从上云到用好云的发展诉求,华为云也在积极探索实践,用切实有效的行动力来助力深度用云的技术落地,此次华为云Stack 8.2的发布,就通过“让技术不难用、让场景变简单、让经验可复制”的举措,基于全面而扎实的技术栈,为深度用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满足政企的真实而迫切的深度用云需求。所以,华为云的先进理念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能够切实有效地把理念变为工具和服务,去支撑政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
三是传道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就需要激活规模效应,离不开可大规模复制的解决方案。而传统经营模式下,经验交流只存在在较小的行业圈层内,在有限的行业会议、私下交流中传播。所以,华为云Stack扮演了“传道者”的角色,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各行业云化的最佳实践沉淀为可复用的政企深度用云解决方案。在政务行业,华为云Stack累计服务700+政务云项目;金融行业,华为云Stack服务于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七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保险、证券客户;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华为云Stack支撑了19个省市医保信息平台,服务8亿医保用户;油气行业,华为云Stack支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和国家管网的数字化转型……这种广泛而深入的服务能力,也很容易引发云市场的马太效应,吸引更多政企用户在迈向深度用云时,不必凡事都摸着石头过河,可以通过选择华为云Stack来规避风险、创造价值。
用云的深度会直接决定政企能否最大化释放数字生产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政企的云化之路都将抵达组织的“核心地带”,将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与主流程相融合。
这个过程中,华为云Stack和它的伙伴们,作为深度用云的先行者,也为其他政企照亮了前行的方向。那就是,通过华为云Stack,将云上创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个城市、每个企业、每个行业伙伴,锻造出更强健的数字化“体魄”,激发数字经济的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