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一直以来,人们眼中的玻璃大王是闽系企业家曹德旺掌舵下的福耀玻璃。不过,今年3月份,伴随着福耀玻璃发布2021年财报,其江湖地位悄然“易主”。
彼时,数据显示,同为闽商的李贤义创办的信义玻璃,因同期营收及利润首超福耀玻璃,也让曹德旺的玻璃大王之位被正式“取代”。
在市场地位丢失后,福耀玻璃也正在资本市场预冷。近日,根据联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022年12月15日,福耀玻璃(03606.HK)遭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以每股均价34.35港元减持好仓34.911万股,涉资约1199.19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摩根大通在福布斯发布的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中,排名45位。全球顶级资本财团减持福耀玻璃,或许意味着这个昔日的玻璃巨头,正在遭遇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当江湖地位不再,股东财团心生退意,福耀玻璃还能延续昔日的辉煌吗?
江湖地位丧失,增收不增利凸显
3月中,福耀玻璃发布业绩公告称,公司2021年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18.57%;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0.97%。而就在上月,信义玻璃上月披露的业绩显示,其2021年营收304亿港元(约合24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大增63.6%;净利润则达到115亿港元(约合93亿元人民币)。
对比之下,昔日与其进行玻璃之王竞争的信义玻璃,已经在营收、利润方面迎头赶上,甚至其增长势头也远超福耀玻璃。
据了解,信义玻璃之所以增长如此强劲,并实现了对福耀玻璃的赶超,与二者的定位有很大关系。
福耀玻璃的主战场是汽车玻璃,其在汽车玻璃垂直领域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大哥”。例如,2021年福耀玻璃的汽车玻璃业务收入约213.8亿元,同比增长19.16%。按照其营收规模,汽车玻璃在福耀玻璃总营收中,占比约90%。
早年,福耀玻璃享受到了消费升级浪潮的红利影响,在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极速增长之时,也依靠其在汽车玻璃市场超前布局,而得以拥有今天的规模与实力。
2021年,更是因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消费市场明显复苏,因此业绩持续增长。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
很显然,作为汽车玻璃行业的龙头,福耀玻璃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是事实证明,助长福耀玻璃发展壮大的优势,也正在成为其发展瓶颈。这对比后来者信义玻璃的市场定位及业务增长就可以窥见一斑。
通过财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信义玻璃的业绩增速远超福耀玻璃。信义官方表示,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浮法玻璃等产品销量增长及售价提升。据了解,浮法玻璃主要用于生产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而信义玻璃约六成收入来自于此。而且,浮法玻璃的毛利率高于汽车玻璃。
由此可见,信义玻璃并没有将汽车玻璃作为唯一的出路,而是押宝毛利率更高的浮法玻璃,因此得以弯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业务结构之下,福耀玻璃还面临着毛利率下降的问题。2021年福耀汽车玻璃和浮法玻璃两个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0.66%和36.19%,相较于上年分别下降1.55和1.9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福耀玻璃的成本上涨速度,超过了其产品提价速度。
毛利率的影响,结合公司销售、研发等费用的支出,也让福耀玻璃2022年的财务表现有些差强人意。例如,据其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79%;环比下降 2.93%。而2022 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 38.99%,环比增长 69.86%。
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上半年福耀玻璃在营收方面仍保持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如果扣非净利里剔除汇兑收益的话,扣非净利为 18.01 亿,另外同期运输费少了 2.96 亿,实际净利润同比并无明显增长。这也意味着,福耀玻璃看似光鲜的报表,难以掩盖“增收不增利”的尴尬。
实际上,这样的窘况早有征兆。2021年第四季度,由于玻璃价格回调,公司也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彼时,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创全年新高,但净利润却环比下滑33%。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福耀玻璃江湖地位不保,被过去的行业老二赶超了。
命运难自决,与汽车行业唇亡齿寒
疫情这几年,外部经济环境对大宗消费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在汽车赛道,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便是依托汽车产业链的“缺芯”危机。
而作为汽车产业的下游产业,福耀玻璃也难以独善其身。例如,在福耀玻璃披露2021年第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94%,但相对2020年Q4而言环比略有下滑。据分析,彼时的业绩震荡,与汽车行业集体出现芯片短缺有着莫大的关系。
例如,在今年4-5月份,上海等部分地区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一些车企及上游产业链就发起了即将停工停产的求救信号,而福耀玻璃也是首当其冲。彼时,由于俄乌冲突、汽车芯片短缺、疫情防控等外部因素变化不定,都对福耀玻璃的业绩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事后来看,这些因素并没有对福耀玻璃伤筋动骨,但是却给福耀玻璃提了一个醒。过度依赖一个行业,甚至与行业唇亡齿寒,或许就是其最大的潜在危机。
对于福耀玻璃只专注汽车玻璃,也曾引来很多质疑之声。更多投资者认为,这是一个天花板有限的赛道,或将直接限制福耀玻璃的想象力。因此,福耀玻璃近年的股价表现,也差强人意。目前也从高峰的65元每股跌至30多元每股,市值可谓腰斩。
不过,曹德旺却不以为然。他曾多次公开表示,专注做好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就是实力。只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投票方式,终究是看企业的未来与前景,而不只是为情怀买单。与汽车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甚至命运都无法被自己掌握的福耀玻璃,潜藏的危机不言而喻。
三次“去家族”化失败,接班人难定
曹德旺在民间的个人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各种自媒体平台,更是广泛流传着曹德旺的企业管理金句。
在人们的印象中,曹德旺每次出场,都是一张农民般敦厚朴实的笑脸。实际上,这位实业家最大的标签是中国“首善”,不仅个人捐款160亿,还曾花费2.4亿退掉美国绿卡,并劝说家人全部退出美国国籍。
据说,曹德旺甚至曾经放话,子女们如果不退掉美国绿卡,以后就不能继承自己的遗产。曹德旺称,这是因为他是中国人,是中国的“农民企业家”。
也正是因为曹德旺在企业、家族乃至民间的影响力,其对于福耀玻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甚至有业内人士称,至今或许依然没有人能够代替曹德旺在福耀玻璃的位置。
而且,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一直有一种情怀,就是去家族化。但是,几经波折后,曹德旺的“去家族化”策略,几乎宣告失败。
据了解,曹德旺小时候就是“穷人家的孩子”,虽然祖辈是福清的首富,但在他幼年期间,家道中落。14岁的时候,曹德旺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在街上贩卖过水果、烟丝,也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可以说,曹德旺早年间便尝遍了生活的艰辛。
不过,小时候的曹德旺,经常被村子里的人欺负,但全村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男孩,会在十几年之后成为富豪。因此,曹德旺对子女教育也有一番不同的理解,他的观念是:再富也得“苦”孩子。从苦日子走过来的曹德旺,深知“千金难买少年穷”,打小便培养自己孩子吃苦耐劳的毅力。
1988年6月,高中刚毕业的曹晖就被父亲曹德旺安排到福耀玻璃生产车间,从最底层的岗位干起。很多国人第一次听到“曹晖”的名字,还是在2010年玉树大地震赈灾晚会上。彼时,当主持人读到:“曹德旺、曹晖捐赠1亿元”时,很多人开始记住了曹晖这个名字。
不过,曹德旺虽然极力培养自己的儿子曹晖,却在最初并没有让他担任福耀玻璃的接班人,而是实践职业经理人制度,先后聘请了日本、通用高管来担任总经理。值得一提的是,福耀玻璃也是较早开始尝试该管理模式的民营企业。但是,这两位职业经理人,最终均短暂就职,就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辞职。
此后的2015年9月,福耀“创始元老”左敏接任总经理,时隔两年后,曹德旺的女婿叶舒接任总经理一职,而叶舒在福耀内部有很深的根基,加上是厦门大学的学霸,对福耀玻璃的贡献一点不亚于曹晖。但是,到底哪位人才,更适合做福耀玻璃的接班人,坊间一直众说纷纭。
在2018年高层会议上,曹德旺正式宣布让曹晖来接班。不过这一提案却遭到企业高管们的强烈反对,曹德旺彼时却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反驳道:让儿子接班就不高尚了,看看世界500强,95%是家族企业!
在曹德旺看来,儿子接班,只是一个精神领袖而已,福耀玻璃成长为庞然大物,离不开其背后在行业深耕值守的精英团队。不过,通过曹德旺反复试水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方式管理公司不难看出,曹德旺不得不制定的“子承父业”的传承制度,颇有一些被逼无奈的意味。
谁能够料想,曹德旺百年之后,其子曹晖能否继续保持福耀玻璃的行业竞争优势,保住其江湖地位呢?至少从目前来看,曹德旺尚在幕后掌舵,福耀玻璃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这也似乎印证着,福耀玻璃的接班人是否选对,对于福耀玻璃未来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结语
曹德旺借助玻璃事业,写下了农民企业家创业致富的励志故事。与此同时,曹德旺也因为其慈善事业而被贴上“首善”标签,并被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而几乎封神,着实难能可贵。
但是在商言商,当福耀玻璃因为过度专注汽车玻璃而行业地位摇摇欲坠时,福耀玻璃想要再续辉煌,恐怕并非理想与情怀就能企及其想要的高度。在命运受汽车行业影响过大,选择事业接班人又进退两难之时,留给福耀玻璃及曹德旺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为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