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营收利润“此消彼长”,水滴在阵痛中转身

美股研究社 2022-06-21 阅读: 4,521 次

“您不能期待,一打电话就会接通,一接通便接受面访的准客户。”

保险业不容易,互联网保险行业亦是如此。尤其是保险这门生意并不是公益,商业能力是衡量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关键。

作为中国保险科技平台第一股,水滴自去年5月登陆纽交所起股价就一路走低。尽管自2021年Q3开启新的战略和业务模式以来,水滴连续大幅减亏,股价也在底部企稳,但想要挽回投资者信心,水滴显然需要拿出更好的成绩。

来源:同花顺

近期,水滴发布了2022年Q1财报,这是水滴旗下水滴筹宣布4月起开始收费前最后一份财报,距离水滴互助关闭也有一年多。主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和大病筹款业务的水滴,找到正确的增长方向了吗?

营收增长处于下坡路,转型难规避阵痛

水滴这一份财报总体上有喜有忧。

从营收上看,Q1营收6.49亿元,剔除水滴互助影响后,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6.6%。主要原因是保险经济收入减少,这说明保险行业景气度尚未完全修复。

据中国银河证券报告,保险行业基本面承压趋势未变,监管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人身险业务推动行业转向健康发展,导致了短时间内代理人脱落、增员难等问题。

水滴主要的业务分别是水滴保、水滴筹和水滴好药付。具体来看,水滴财报的主要公布了水滴保(保险业务)的收入。

2022年开门红启动推迟,难免对水滴保Q1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仍然能透过财报看到水滴保的积极调整。业务数据方面,截至一季度末,水滴保服务的保险客户数超过1.11亿,付费保险客户数超过2880万。

自2021年9月以来,加深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发力线下经纪渠道布局是水滴保最大的调整方向。今年6月,其首家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社区门店已落户武汉。

据悉,门店将以社区业务为主,提供包括保险定制、保障风险测评、保单咨询、保单托管等保险服务。而在线上,水滴推进AI保险机器人的探索,并在近期启用了拟人化数字员工“帮帮”。

随着线下保险社区业务的发展,水滴保也许在下半年会逐渐增加收入。

另外,水滴筹方面,今年一季度末累计的捐款用户超过4亿,累计为近250万大病患者筹集约509亿元。相对于水滴保业务,这一块业务运营较为平稳。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起,水滴筹试运行根据筹款金额收取3%服务费。相关服务收入预计会在下一个季度财报中披露,这也许会为Q2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之,水滴正遭遇战略调整的阵痛期,收入的下降在所难免。

自2021年初《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实施以来,互联网保险一系列新规相继落地,市场正在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关键在于,收紧监管和周期性调整过程中,水滴是否适应了新的行业环境?

成本砍下来了,回购得以持续

财报中好的一面是,水滴首次实现了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的盈利。2022年Q1,水滴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3.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备注:第一至第三列分别为:2021年Q1、2021年Q4、2022年Q1相关数据)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滴在战略调整中,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总的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60.4%,环比下降21.5%至人民币5.32亿元。

(备注:第一至第三列分别为:2021年Q1、2021年Q4、2022年Q1相关数据)

具体来看,最显著的变化是,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大幅下降75.6%至人民币2.043 亿元,这说明水滴采取了更严格的成本控制计划和费用预算。

上文提到,互联网保险行业正在经历周期性的调整,追求“高速增长”已经不是行业第一目标,大部分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在转向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模式与运营模型。

其次,运营成本也同比下降48.5%至人民币1.549亿元。由于停止了水滴互助业务,支付的调查费用减少。与此同时,水滴较好的控制了人力成本,外包客户服务费用和保险代理人团队的人员成本减少。

“降本增效”是2022年以来各行各业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对于互联网保险行业,控制好成本加强盈利能力的企业才能等到行业回暖的时刻。随着行业优胜劣汰,赛道的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保险经纪业务有望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随着盈利能力改善,水滴的现金流也有所增加。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水滴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余额,较2021年末增加1.371亿元至29.242亿元。

现金流的增加,意味着水滴有了战略“腾挪”的空间。有资金支持业务调整和拓展新业务,也可以回购股票来提振市场信心。

水滴CEO沈鹏也表示,基于现金流条件,将继续执行股票回购计划。

据悉,水滴2021年9月8日公布了为期12个月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第一季度末,水滴公司累计以现金方式从公开市场回购了约31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总价值约510万美元。

结合当前在底部横盘的股价,水滴也许正要迎来关键转折点。市场最大的疑问是,水滴能否在保险行业的高质量转型期内,实现战略和业务模式的合理调整。

业务调整背后,互联网保险业没有“特效药”

对于水滴战略转型,美股研究社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业务的结构转变;二是新业务的进展情况。

一方面,作为水滴主要收入来源,保险业务的调整对其未来发展影响显著。

2022年第一季度是水滴保转变业务模式后的第二个完整季度,除了降低成本,改善运营效率也是一个变化。水滴保Q1整体的复购率和续订率分别提升至70%以上和90%以上。

主要原因是推出了更多重疾险产品、慢病人群和肾病人群可以投保的健康险产品,保险产品数量也由去年年末的364种增加至408种。同时,水滴保推出了多项重大疾病保障计划,以满足不同价格敏感度的不同客户群的需求。

这些措施说明水滴保正在尝试加强产品供给侧的创新,以期在商业模式层面向高质量增长模式转变。从结果来看,重疾险产品显现出一定成效。截至一季度末,重疾险产品贡献的首年保费占比首次升至27.6%。

从行业来看,瑞再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保险市场保费预计将以高水平增长。水滴保等行业参与者谁能较早实现高质量转型,有望分享更多行业红利。

然而,研发投入的减少或许是水滴的一大隐忧。财报显示,水滴Q1研发费用7083万,同比下降16.6%,环比下降22.1%。

(备注:第一至第三列分别为:2021年Q1、2021年Q4、2022年Q1相关数据)

目前,保险行业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保险公司日益依赖于新兴技术和数据资源。保险科技正在经历一场“新基建”,行业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迭代,从而在整个公司层面提升效率、强化网络安全和拓展能力。

德勤《2022年保险行业展望》显示,保险公司或将在人才、技术层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云计算、数据科学和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也成为保险行业结构优化的所涉领域。

这一趋势下,水滴应该加大对相关人才的招募力度,同时重视技术实力,研发投入仍然要抓。

另一方面,正所谓循旧不如“开新”,水滴在战略转型中尝试探索医疗业务。

据悉,医疗业务是依托水滴平台庞大的患者群体和智能匹配系统,为医药企业的药物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水滴自2021年初正式上线翼帆医药平台,通过与制药公司们合作,帮助注册了50多个新的临床试验项目。截至第一季度,超过500名患者在水滴平台上注册了临床试验项目。

当然,新业务目标是在“医药险”领域内拓展新的增长点。但直至2022年第一季度,水滴医药业务还处于摸索中,在业绩层面也未见效。

这说明,该业务需要更多时间来证明成效,但互联网行业正处于由投入换增长转向考验业务“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时期,未能展现盈利前景的新业务也难成为水滴的助推器。

总之,不管是保险领域的创新,还是新业务的拓展,水滴等互联网保险行业参与者们仍要思考如何实现盈利的良性循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随着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转身成功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们将迎来更多机遇。

来源:美股研究社

美股研究社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关注中国科技企业!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