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疫情下,北京美团优选资源已全面转美团买菜和闪购。
文:李成东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北京近期多区域出现确诊病例,居民囤货需求增加,生鲜、米面粮油、快消品需求暴增之时,美团北京社区团购业务向用户告知“暂时停止服务”。
4月26日晚,美团App和美团的微信小程序中,北京地区的消费者在首页已不能看到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的入口,通过搜索打开的美团优选中,所有商品均显示“已售罄”。
美团优选的界面贴出公告称,为了保障给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次日达服务,2022年4月26日起,顾客所在的自提点将暂时停止服务,2022年4月25日及之前送达的商品,可联系团长取货。
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看不懂这一业务调整。
实际上,在美团优选关闭的同时,美团买菜、闪购已经替代美团优选,成为美团APP北京市场的生鲜入口和零售主力。据媒体报道,美团已将优选社区团购业务的仓配等核心资源,转向买菜、闪购等业务,
最新的消息是,优选北京大仓及冷库由美团买菜统一调配使用,做抗疫保供的仓储备货基地,以满足用户需求。
而海豚智库认为,美团在北京关闭美团优选,将资源转向美团买菜、闪购,一方面,是疫情大考之下,美团通过敏捷型企业的迅速切换,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精准保供服务,提升物资履约的确定性。另一方面,这是符合零售的逻辑,和零售未来发展趋势一致,“重资产”模式的美团深挖其护城河的举措。
美团优选资源为何转向美团买菜、美团闪购
据海豚智库了解,4月24日北京出现疫情后,北京市民日用品、生鲜、快消品需求暴增。而美团买菜的订单量暴增5倍,美团备货增加了3~5倍,一线分拣人员增加70%,配送人员增加50%,美团闪购自4月22日以来,总共完成200万笔民生物资订单的配送。
在疫情反复,风控政策收紧的背景下,社区团购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北京市场的用户需求。首先,社区团购模式,需要用户自行到自营点提取商品,一旦封控政策收紧,封控区用户足不出户,物资和人便处于分离状态,履约链条只能被迫中断。
而买菜模式则是通过终端配送运力,将物资点对点送达指定地区,从而顺畅交付到封控区用户手中。
其次,从防疫的实际需要来看,买菜模式可以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接触,而社区团购模式的出门自提,则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接触,扩大疫情密接人数。
所以,此次北京出现疫情之后,政府相关指导所提及的平台,均是直达履约终端的“买菜、闪购”模式,因此在4月25日,美团在第一时间响应了政府的要求,将优选的相关资源转移到买菜和闪购业务上,以提升保供体系的实际效力。
美团优选是社区团购的自提模式,美团买菜和闪购,是点对点送达、直达履约终端的业务模式。美团选择此时关闭优选,是在观察到疫情带来的用户需求变化之后,主动把仓储、配送等资源集中到了美团买菜、闪购这样即时配送相关业务上。
美团选择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变化随时切换,是美团一直说的“敏捷型组织”的体现。另外,美团北京业务调整反映出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应变能力,在疫情这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前坚定的立场,迅速调集资源,冲在保民生一线。
“重资产”的美团,持续深挖供应链、履约护城河
2020年至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培养、稳固了用户对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服务的习惯。而我们在用户需求的变化,也看到了中国零售的未来——想要就要everything now的消费趋势已经成了必然。
实际上,中国电商的即时零售时代,以本地三公里之内的线下门店为基础,履约时效缩短至“小时达”,乃至“分钟达”。代表公司有美团闪购、阿里同城零售事业群、京东到家等等。
中国零售消费市场已经走出了稀缺时代,商品本身不再稀缺,而稀缺的是有突出优势的商品,一方面是品质、品牌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则是服务上面有优势的产品,比如配送服务的速度和效率。如今的消费者,不太愿意在为商品等待三天甚至更久的时间,他们希望可以享受随时随地的服务。
从供给的角度看,零售尤其是电子商务的供给环节中,从狭义供应链、商家关系、履约能力等各维度看,模式越重,迁移成本越高、复制难度越大。
产业带商家和品牌商家的搬运是“相对”容易的;城市间的业态覆盖与迁移要高一个难度;维系最快的供给履约体系,则难度更高。
美团通过本地生活信息分发和强时效的即配运输能力把控,在行业竞争中的防御能力增强,护城河加深。
美团,以偏自营的重履约体系 + 高频且自负盈亏的品类已经构建了其第一曲线(吃喝玩乐相关)的护城河,随后,高频服务和商品,除了销售本身,还有流量池功能,为后续的高频打低频、低毛利转高毛利的商业拓展成为可能,在长期预期中,不用担心获客成本持续走高,而业务可以持续叠加。
目前在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中概股公司都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市场恐慌,从而市值下挫。在不确定和恐慌的大环境下,美团和京东等企业,因为其重资产+护城河+高迁移成本,从而有了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