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一线访谈丨我去上海送快递

惊蛰研究所 2022-04-24 阅读: 6,616 次

作者|雨谷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距离3月28日实施封控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出行受阻、物资紧缺让不少身在上海的人们仍然处于不安之中。当整个城市进入休养状态,保障物资供应的物流快递成为了整座城市的血液,为每家每户送去必要的给养。

为了进一步保障供应,援沪快递员们开始出现在上海街头。而在媒体为他们打上的“英雄光环”下,他们也是年轻的父亲、深受父母疼爱的女儿,和被儿子视作骄傲的妈妈。在过去的7天里,他们用自己朴素的情感为疫情中的城市和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1、“电动车电量限制了我的发挥”

来自四川都江堰的孔马追今年27岁,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最小的孩子才9个月。惊蛰研究所和孔马追连线时已经是4月20日晚上的11点,此时的他刚吃过晚饭,正与京东上海青浦区站点的其他援沪快递员们,一起等待前往公司安排的酒店。

据孔马追介绍,上海疫情爆发后,他每天都会关注相关的报道,当看到因为运力紧张、物资紧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得不到保障,甚至要抢购“高价菜”时,他开始坐不住了。“当时心里想的是,我们就是干这个的,所以应该去支援,有我们在,大家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正好公司领导在群里发布了征集援沪团队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孔马追将报名援沪的事情告诉给了家人,得到了家人们的一致支持和认同。“毕竟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上海也援建了我们都江堰,我们全家都觉得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动身出发前,妻子亲自为孔马追整理随身衣物、打包行李,甚至还专门准备了大米、猪肉和铁锅让他带上。“她和我说,这次去上海是给别人帮忙的,不能到了那边以后还要因为吃饭这些事情再麻烦别人。”

*援沪快递员们集结出发,受访者提供

出行前,孔马追在朋友圈里写道“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怎能坐以待毙。08年地震上海援建了我们,现在上海有疫情我们也该上前线支援!……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燃,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4月16日晚上9点,辗转各种交通方式后,孔马追终于抵达位于青浦区的快递站点。尽管在出发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打开仓库大门的时候,孔马追还是被眼前堆成山一样的货物震惊到,“伸只脚进去的地方都没有。”

积压的订单越多,也就意味着等待签收订单的人有多么需要它们。为了及时清点好货物,方便第二天配送,孔马追和站点的兄弟们一直忙到当天晚上12点半,等回到站点准备睡觉时已经凌晨1点。

*正在派件的孔马追,受访者提供

由于从站点到配送小区之间的距离比较远,骑电动车单程要40分钟以上,频繁取件送件,让孔马追的电动车电量经常吃紧。“现在每天必须在中午休息的时候补一点电,不然下午很容易在路上把电耗光,那样就没办法回来了。”

为了符合防疫要求、保障配送安全,快递员们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和两次抗原自测。而孔马追负责配送一些小区,还会要求快递员现场进行抗原自测。“做抗原要捅鼻子会有点不舒服。而且我这边每到一个小区,都要做一次抗原,一天要捅好几次,不然就不能送快递。但是为了能顺利完成配送,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2、“家人不知道我来上海”

24岁的杨树林,是京东成都港北营业部的一名女快递员。在看到营业部经理发布的招募消息后,她第一时间了解了相关情况并且报了名。提到支援上海的决定,杨树林表示自己没想那么多,“看到新闻里报道上海的物资供应有问题的时候很着急,于是就想出一份力。而且我是湖北宜昌人,之前武汉疫情的时候,上海也支援了湖北,我这样也算是一种回应吧!”

在成功报名后,杨树林打包好行李,将家里的两只猫托付给了朋友,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但是她并没有把参与援沪的事情告诉给家人。“我本来也是一个人在成都生活,去上海也不会被家里人发现。不告诉他们,也是怕他们担心,但是如果他们知道了的话,我想最多也就责备我两句,我觉得他们还是会打心底为我自豪。”

*杨树林养的其中一只猫,受访者提供

抵达上海后,杨树林被分配到普陀区某站点,同时等待她的也是巨大的工作量。“刚来的时候听站长说,整个上海积压了500万订单,光我们这个站点就有7万单。”由于配送范围覆盖封控区、管控区,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一个快递员需要负责配送1到2个小区,在经过最初几天高强度的工作后,订单积压情况已经得到缓解,目前杨树林平均每天只需要派送50到60单。

来上海之前,杨树林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负面消息,例如社区团长倒卖物资、支援上海的快递员被赶出酒店,以及一些本地居民不尊重援沪人员的事情。而这些传闻在抵达上海后,也一一有了答案。

在配送的路上,杨树林遇到了专门替人跑腿代购的人,对方直言不讳地告诉她做跑腿一天最少能挣一两千,但杨树林不以为然,“来支援上海,只是做了自己本职工作该做的事情。本来也不是为了钱。”她还了解到,的确有同事被赶出酒店,而且一开始有的小区还不允许快递员来送件,但是后来经过公司出面协调,住宿和配送环节的问题也基本都解决了。

*援沪快递员们的晚餐,受访者提供

至于本地居民对援沪人员的态度,杨树林用率真的语气说道:“和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大家都很热情,让人感觉很温暖。”她还表示,“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挑战的话,这边的饭菜口味真的太清淡了,毕竟我是一个生活在四川的湖北人。”

3、“我是儿子们的骄傲”

来自四川达州的谯梅,家里有两个儿子,小孩子还在读初中,大儿子已经上了高中。当她告诉家人自己将要支援上海时,两个儿子都非常支持。“孩子们都觉得,妈妈这个年纪还可以出来支持上海,做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骄傲。甚至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也想来帮忙。其实之前武汉发生疫情的时候就想去支援,但是因为当时儿子还小需要我照顾结果没去成。所以这次能腾出时间来,我就决定一定要来支援上海。”

到达上海后,谯梅被分配到闵行区某站点,由于此前运力紧张,站点内3月底的订单和新来的订单都堆到了一起。为了更快地完成任务,谯梅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开始工作,除中午的午休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在送派件。而像谯梅一样的援沪快递员们,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已经是家常便饭。

*全副武装的快递员,受访者提供

因为防疫要求,快递员在工作时还需要戴上两层口罩,穿上防护服。为了避免穿脱防护服增加感染风险,许多快递员都尽可能地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但是,长期穿着防护服很容易闷出一身汗,经常有快递员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全身都被汗水浸湿。

援沪快递员们的到来,也给上海的用户们带来了惊喜。谯梅告诉惊蛰研究所,刚开始配送那几天,经常会遇到客户不接电话的情况,“应该是看到我们是外地号码,所以没有接,后来我们就发短信告诉他们是外地来支援的京东快递员,很多人看到消息后又开心又激动,还发过来很多感谢和表扬我们的话。”

*孔马追收到的感谢信息,受访者提供

一次配送时,谯梅送件到一个小区门口,让一位在门口值班的保安大叔激动不已。“他看着我说,你们终于来了,你们来了我们就什么都有了。”类似的情景,杨树林和孔马追也曾经历。杨树林在一次配送过程中,被取件的阿姨拿着手机拍照感谢,“她看到我送的快递包装知道我们是京东的,当时就很激动,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还说要拍照给我点赞。”

孔马追印象中最深的是他给一位客户送件的时候,对方差点哭出声来,激动而含糊的语气中感叹着被封控了一个多月,感觉不到希望了,没想到快递居然送到了。还有客户为了感谢孔马追,给他发红包,但被孔马追婉拒。“我们支援上海本来就不是为了钱,我们只是想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仅此而已。”

*援沪快递员们在飞机上的合影,受访者提供

按照原定计划,孔马追、杨树林和谯梅这一批援沪快递员,会在上海支援15天,之后再回到四川隔离,同时调换另外一批援沪队伍。但是他们表示,实际的时间可能会比15天更长。

孔马追说:“其实到上海的第一天,了解到这边的情况之后,我就知道15天肯定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从我个人来讲,我也希望可以继续留在这里,陪大家奋战到最后,一起迎接抗疫胜利的那一天。”杨树林和谯梅也表示,已经做好在上海支援2到3个月的准备,“只要大家有需要,我们就会坚守在岗位上。”

据媒体报道,截至4月20日,京东在上海完成配送的订单量已达本轮疫情前日均量的50%以上,而在3246名京东抗疫保供人员到达前,仅为疫情前日均量的20%。根据京东集团副总裁、华东区负责人王文博的说法,此前京东曾预计本周总体恢复至疫情前的80%左右,但鉴于疫情的复杂性,运力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意味着,还将有更多援沪快递员奔赴上海,源源不断地为疫情中的人们送去生活物资和对生活的希望。

惊蛰研究所
探索发现新经济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