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警惕!你买到的,可能不是一台真“4K 120Hz”高刷电视

钉科技 2022-04-07 阅读: 5,326 次

在整体下行的电视市场,蕴藏着一个“宝藏”产品——游戏电视。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120Hz及以上高刷新率“游戏电视”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量达到了200万台,同比暴增了577%。

进入2022年,游戏电视热度不减。游戏巨头腾讯通过云游戏加力布局TV大屏,电商巨头京东也联合索尼、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等头部品牌力推游戏电视。一时间,120Hz高刷电视成为行业企业必争的市场高地。

11.jpg

然而,随着市场热度的走高,“泥沙俱下”的现象也愈发明显。对如今的游戏玩家来说,要想买一台真4K 120Hz电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什么不同品牌都号称是4K 120Hz电视,但玩起来的差异会很大?真伪4K 120Hz电视的区别,又究竟在哪?

电视业的两大“痼疾”

2017年-2021年,中国电视市场零售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21年中国电视零售市场创下了12年来的新低,零售量首次跌破4000万台大关,同比下滑13.8%。

稍感欣慰的是,虽然2021年的零售量在下滑,但零售额却保持了上升的态势,围绕高端大屏推动产品的结构性调整,成为存量时代电视行业谋生存、求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钉科技》观察认为,虽然电视市场的下行有需求端高度饱和的影响,如202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的电视保有量超过了120台,但行业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来看,电视行业有两大“痼疾”:一是,热衷“以价换量”的打法。这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CRT时代就熟练操作,尤其是最近10年互联网品牌的大量跨界进入,将“价格杠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用低价换市场再谋求后向运营的收益,成为一股“潮流”。结果却是,行业利润率大跌,2017年甚至跌破了1%,而这期间用户却并没有对电视这个品类加深好感。

二是,概念包装、以次充好的技巧纯熟,长期来看透支了信任和市场。这一点其实可以看做是“价格战”的并发症。为了避免用户将“低价”和“低端”划等号,一些企业就会堆叠出高端技术概念,但又不能真的抬高产品成本,便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来为产品减配或者以次充好。

很多时候,这两大“痼疾”会关联发作。比如,包装出高大上的技术概念后,用以次充好的方式搞低价倾销,这样的现象在8K超高清、4K 120Hz电视市场都存在。

《钉科技》注意到,此前一些电视品牌号称推出8K电视,但只有屏体是8K分辨率的,接口、芯片都不是8K级别的,这类产品其实就是“伪8K电视”。还有一些品牌推出的新品号称支持8K,但只是支持8K解码而已,实际上还是4K电视,用户没办法获得真正的8K体验。

4K 120Hz高刷电视虽然在游戏圈很受追捧,但很多人未必知道,市场上不少号称支持高刷的游戏电视、电竞电视,其实都是“伪高刷电视”,和上面提到的8K体验一样,只存在于厂商的宣传文稿里。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真4K 120Hz的“三大标准”

在谈4K 120Hz高刷电视之前,不妨先看看游戏赛道的火热程度。今年初,微软宣布计划以687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动视暴雪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游戏领域最大的全现金收购案。另外,不久前业界还传出苹果正在考虑重新回归主机游戏市场。Ampere Analysis 数据则显示,2021年主机游戏市场主机游戏、硬件与服务的总支出达到600亿美元,预测2022年将超过610亿美元。

从国内看,游戏巨头腾讯近年来积极布局TV大屏,旗下腾讯先锋已形成一个账号、三端互通的云游戏生态,并针对移动端、PC端及TV大屏端进一步优化交互成本。在电商巨头京东平台,2021年度游戏电视销售额猛增27倍,成为高端电视爆发力最强的新兴品类之一。并且,京东还和主流电视品牌开展游戏电视的定制合作,比如和索尼联合定制了游戏电视X91J,和TCL定制了电光蓝游戏电视V8Emax,和海信联合打造了二代游戏电视E7G-PRO,和创维联合定制了全通道高刷游戏电视A43等。

22.jpg

《钉科技》注意到,在大热的游戏电视赛道,三星、索尼、创维、海信、TCL、小米等主流企业都在布局,这本是电视行业推动高端升级的大好机会,但观察来看却依然有“翻车”的可能。

原因就在于,上文提到的行业“痼疾”发作。

要保证大屏游戏的体验,120Hz高刷成为刚需,于是电视企业开始了参数比拼。但实际上,如果用户仅凭120Hz、144Hz、240Hz这样的参数指标就匆忙入手,很容易掉入一些厂商的“概念陷阱”。

正如仅仅屏体8K、支持8K解码,却不一定是真8K电视一样,市场上打着4K 120Hz招牌的高刷电视,也不一定是真4K 120Hz电视。而伪4K 120Hz大行其道,对亟待升级的电视行业和期待高刷体验的消费者来说,都会造成巨大伤害。那么,真4K 120Hz的标准是什么?

《钉科技》认为,和真8K的定义逻辑类似,真4K 120Hz需要引入一个“全程”的概念。这其实不难理解,和“木桶理论”中所讲的道理一样: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不能有破损,如果有一块或者几块出现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从“全程”的要求来看,真4K 120Hz电视必须要具备屏体显示、芯片解码、接口输入的4K 120Hz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是否同时具备4K 120Hz 高刷屏、4K 120Hz 解码芯片、满血版HDMI2.1接口,是衡量真伪4K 120Hz高刷电视的标准。

那么,那些伪4K 120Hz电视,又是如何做的呢?

警惕高刷体验的“以次充好”

对照真4K 120Hz的标准,可以看到在提供“高刷体验”方面,不少企业基于成本的考量,会在不同的环节采取用户不易察觉的“减配”行为。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屏体减配。比如,电视配备的只是4K 60Hz屏体,通过插帧/DLG/HSR等技术,用插帧/算法的方式实现近似120Hz效果。

插帧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并不鲜见,它可以根据两个相邻帧的关系,插入一张黑帧,提升视频帧率,让画面更流畅。不过,这项技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画面的亮度。

DLG也是一项伪4K 120Hz电视会采用的技术。刷新率是指电子束对屏幕上的图像重复扫描的次数,刷新率越高,图像的画面稳定性就越好,画面流畅度就越高。像素在显示面板上是按行排列的,图像的显示通过电子束对每行像素的依次扫描来完成。DLG技术比较“取巧”,其不再对每行都进行扫描,而是每两行扫描一次,在4K画面(3840X2160)上,原本每帧图像需要总共扫描2160行,一秒钟可以扫描60帧画面,现在只需扫描1080 次,减少了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实现一秒钟扫描120帧画面。在实现高刷新率的同时,这个过程有得也有失,两行本来不一样的内容,被两行一样的内容替代,有效的数据量也就相应减半,代表着分辨率的下降。优点是刷新率可以“提升”,如可以从60Hz提升到120Hz,缺点就是画面清晰度下降很多,原本3840X2160画面也就变成了3840X1080,颗粒感明显,精细度不足。

可以想象一下点对点快递投放,快递员的能力是一定的,效率有上限,是对速度和运量的综合考量,要求速度,就难免先放弃一定的货品携带量。上面提到的数据量的损失,就与货品携带量的放弃类似。

HSR相对DLG更先进一些,通过“时序调整”,在面板内自动补偿像素充电,实现刷新率倍频驱动技术。具体来说,可以简单理解为第一行显示全行数据,第二行则一半显示第一行数据、一半显示第三行数据(其实是放弃了原本第二行的数据),第三行显示全行数据,比DLG只显示一行数据进步明显,但整体仍然存在数据缺失,清晰度也有“缩水”。

仍以点对点快递投放为例,快递员通过能力升级或者工具升级,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运量可能会有一定提升,但运力的上限,仍然没有与快递总量相匹配。这种情形,就跟HSR比DLG先进,却仍有清晰度“缩水”现象类似。

简单来说,HSR、DLG技术,就是通过损失清晰度去实现流畅度。所以,虽然在刷新率上能“收之桑榆”,却会在清晰度上“失之东隅”。至于依靠算法的插帧技术,则同样不能从在低刷屏体上,根本上解决游戏画面的卡顿、时延等问题。

二是,芯片减配。比如,虽然采用的是4K 120Hz屏幕,但芯片不支持全通道的120Hz解码。所谓的全通道120Hz解码能力,指的是包括在线流媒体播放、通过HDMI 2.1接口传输播放,以及通过USB通道传输播放,都支持120Hz解码。这其实和电视SoC芯片的算力有关,如果算力不够,无论是用哪种方式播放高分辨率、高码率视频内容,强行进行视频解码的话,画面要么会非常卡顿,要么无法解码播放,要么会自动降低到60Hz再输出。总之,芯片不支持全通道的120Hz解码,用户就感受不到真正的120Hz高刷体验。

三是,接口减配。比如,虽然具备4K 120Hz屏幕、120Hz解码芯片,但是没有满血版HDMI2.1接口。要知道,HDMI2.1有两套协议,分别为TMDS协议和FRL协议,这起源于HDMI论坛取消了HDMI2.0的概念,选择用HDMI2.1 TMDS协议取代了原HDMI2.0。其中,HDMI2.1 FRL是原标准HDMI2.1,支持48Gbps带宽,而HDMI2.1 TMDS则是18Gbps带宽。因此,严格意义上而言,HDMI2.1 TMDS并不是真正的HDMI2.1。因此只有满血版HDMI 2.1接口,也就是HDMI FRL,才能够支持全速48Gbps的带宽,实现4K 120FPS 12bit RGB 4:4:4的最高规格的信号传输。

无论是以上哪种减配情况,120Hz高刷的体验都不会很好,要么画面清晰度变差,要么直接无法解码播放或者自动降频播放。这三类情况,电视企业自己其实心知肚明,却往往不会明示消费者。所以,一些游戏电视虽号称支持4K 120Hz,但用户买回家后会发现体验一般,造成了对这一先进技术的“脱敏”。

《钉科技》认为,一些技术本身并不需要指责,比如HSR/DLG这样的画质优化技术,在特定状况下是能够提升画质体验的,核心问题在于,电视企业要对自己使用的技术、配置和所能达到的体验水平进行坦诚明示,不能基于市场竞争的诉求,试图用更低的成本谋求更大的高端份额,就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利用大多数消费者的“不懂行”,去玩宣传上的文字游戏。

总之,《钉科技》认为,4K 120Hz电视市场亟待掀起一股“去伪存真”的热潮,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行业的未来负责。今天电视企业用以次充好、信息不对称的手法去短期获客,明天用户就会因为体验的落差而将品牌甚至整个品类打入冷宫。电视行业不能将一件本可以双赢的事情,做出双输的结果。(钉科技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钉科技网”)

钉科技
钉科技网,以家庭为核心,服务智能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发展,支持家庭互联网产业上下游沟通与联动。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