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率先打响了202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战争。2022年1月20日,58同城宣布,旗下“赶集网”改名为“赶集直招”,专注招聘市场。2022年1月26日,快手推出了针对蓝领市场的网络招聘平台“快招工”。
58同城、快手先后加码网络招聘市场,能否改变网络招聘市场现有的格局?赶集直招、快招工的到来,会跟社区团购、在线办公一样,让网络招聘市场也变成“风口”吗?
网络招聘迎来高增长
中国网络招聘市场从不缺乏挑战者。2008年后,互联网行业即兴起对标linkedin的职场社交浪潮,比如天际网、若邻网、联络家、人和网、大街网、优士网、恒知网等,这波职场社交产品很快就成为“炮灰”。
2014年,网络招聘行业真正迎来“第二春”,拉勾网、猎聘网、内推网、周伯通招聘、BOSS直聘等新兴招聘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势头远超行业“老前辈”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
这波公司的命运比上一波做职场社交的创业公司好得多,一方面,互联网公司融资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他们更专注于网络招聘本身,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也让网络招聘平台拥有更多的契机。
2021年,网络招聘行业罕见迎来高增长。与生鲜电商一样,网络招聘也是被疫情改变的行业。
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出现危机,呆萝卜、妙生活、吉及鲜等多家公司或关闭门店、或暂停运营、或关仓削减规模。疫情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京东到家、美团等平台都出现订单量翻倍情况,生鲜电商死而复生。
2020年对网络招聘行业影响巨大。
BOSS直聘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BOSS直聘净亏损分别为5.02亿元、9.42亿元。
前程无忧2020年财报显示,前程无忧2020财年总营收为36.89亿元,同比下降7.8%。运营利润为8.671亿元,同比下降28%。
2021年,猎聘网、BOSS直聘、前程无忧三家网络招聘平台营收增速均超预期。
同道猎聘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2亿元,同比增加48.3%;毛利为9.54亿元,同比增加47.6%。
BOSS直聘财报显示,2021年Q2季度,BOSS直聘实现营收11.68亿元,同比增长173.9%。截至2021年6月30日,BOSS直聘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361万家,同比增长135.9%。2021年Q3季度,Boss直聘营收为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5.4%,净利润为2.862亿元。
前程无忧财报显示,2021年Q2季度,前程无忧净营收为10.987亿元,同比增长32.6%。2021年Q3季度,前程无忧净营收为10.814亿元,同比增长19.3%。
是不是机会?
2021年中国互联网行业面临巨变,一方面,网络广告市场整体增速放缓,《2021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互联网行业实现广告收入5435亿元,同比增长9.32%,增幅较上年减缓4.53%;另一方面,包括巨头在内,都在进行业务收缩,对于不赚钱的新业务,能砍则砍。
互联网行业的机会究竟在哪?互联网公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猎聘网、BOSS直聘、前程无忧的成绩让快手和赶集网看到机会。
中国互联网行业还有哪个领域巨头们没有涉足?网络招聘就是其中一个。巨头们之所以不愿意进入网络招聘领域,其原因在于:
第一,市场规模有限。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为108亿,与2019年基本持平。与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相比,巨头们更愿意在电商、游戏、广告这三大高收入版块发力,网络招聘难入巨头“法眼”。
近几年来,互联网行业“风口不断”,智能硬件、O2O、网络直播、社区团购、打车、元宇宙等,每一个新的“风口”上都能看到远比网络招聘前景更广阔的机会,巨头们自然对网络招聘意兴阑珊。
第二,网络招聘很难“大干快上”。互联网公司的惯常玩法儿是“大干快上”,短期内迅速将用户量规模化,待用户规模化后,再想办法赚钱。互联网巨头更喜欢做to C的项目,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往云计算、在线办公领域渗透。网络招聘看似是to C类产品,其实主要盈利点仍旧是to B,靠大量中小企业付费。无法迅速规模化,导致巨头们不愿意做这类“长期主义”的事情,巨头也很现实。
巨头们没有涉足,意味着竞争力会小很多,猎聘网、BOSS直聘、前程无忧的高增长则意味着网络招聘市场很有可能成为新“蓝海”。不过,网络招聘对快手和赶集网而言,究竟是不是机会呢?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首先,我们先来看快手。从快手已公开的信息来看,快招工主打的是蓝领市场,特色是通过“直播招聘”,用户无需投递简历,只需留下联系方式,即可完成职位投递。其优势有两点:一是依托快手庞大的用户量,二是招聘模式的简洁。
论用户规模和用户量,快手远超猎聘网、BOSS直聘、前程无忧。快手2021年Q3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3.2亿,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5.73亿。BOSS直聘2021年Q3季度财报显示,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2880万。截至2021年6月30日,同道猎聘注册个人用户数为6850万。
不过,快手的3.2亿月活用户中,究竟有多少用户是真正有网络招聘需求的用户呢?除非快手彻底将网络招聘功能全平台铺开,辐射整个平台的用户,否则,其精准用户量远远不及猎聘网和BOSS直聘。
用户是网络招聘平台的基底,B端才是网络招聘的核心。BOSS直聘2021年Q3季度财报显示,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里,付费企业客户总数为400万。同道猎聘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底,猎聘平台验证企业用户数88.2万家,付费企业用户数6.6万家。
快手目前的策略是企业和劳务中介等招聘方主动上传确认资质后,才能发布相关招聘信息,拉动招聘方来平台招聘并不容易,快手如果只是“等待”招聘方加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追上猎聘网、BOSS直聘、前程无忧,如果快手也像其他招聘平台一样,主动拉动企业主入驻,那就会涉及到运营能力和运营成本,对于快手而言,并非易事。
快手2020年经调整后净亏损为79.5亿元,2021年Q3季度,快手经调整净亏损额48亿元。对于快手而言,面对如此巨额的亏损,要对一块新业务进行巨额投入,概率很低,快招工目前也是处于试水状态,而非力推,显然,快手也在考虑是否有必要力推招聘业务。
所以,网络招聘对于快手而言是否是机会,要看快手日后对快招工有多大投入,互联网巨头们短暂试水不利后迅速关停的情况,在互联网行业非常常见。
如果说快手是网络招聘行业的“新手”,那赶集直招算是行业“老手”。赶集网从2005年诞生起就是集房屋租售、二手物品买卖、招聘求职等为一体的分类信息平台。
2015年3月,赶集网即宣布,2014在线招聘营收为7.68亿,同比160%,2015年在线招聘营收将超过15亿元。赶集招聘的企业用户达548万。
招聘系当时赶集网最重要的三块业务之一。不过,就在赶集网发布招聘业务成绩单一个多月后,它就跟58同城进行了合并,两者的合并也让58同城集团彻底坐稳中国信息分类领域第一名位置,58同城由此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好景不长,58同城与赶集网的合并虽然让其他分类信息网站失去了机会,却也让自身陷入了危机,即错失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的时候尚能双方品牌独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有一个品牌转型,比如,优酷和土豆网的合并,爱奇艺收购PPS。2020年58同城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
对于58同城而言,当前的赶集网需要发挥应有的价值,从赶集网到赶集直招很有可能是赶集网最后的机会。多年来,58同城积累了不少中小企业主,但是竞争对手也很多,特别是BOSS直聘,某种程度上,两者的客户是重合的,这远比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同道猎聘所带来的压力更大。
对赶集网而言,网络招聘确实是机会,但同样考验运营能力以及58同城对它的财力支持。
网络招聘市场能否被改变?
快招工的推出,是从信息沟通效率上考虑的,即打破求职者和招聘方的信息壁垒,让双方在最短的路径上进行沟通,考虑到中国拥有足够庞大的蓝领群体,依靠打破信息不对称模式,再加上如今短视频的风靡,确实有可能诞生新的机会。
赶集网变身赶集直招,既能保留赶集网的品牌,同时又能让它更专注于招聘业务。
但网络招聘行业要想改变的难度很大。
(1)网络招聘目前仍是以to B类业务为主,主要靠企业主付费,而企业主端的业务,除非像微信、阿里钉钉一样,本身就有庞大的集团资源支撑,否则,要想规模化难度很大。
(2)缺乏创新和巨额营销投入。BOSS直聘之所以能从拉勾网、猎聘网、内推网、周伯通招聘等平台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市因为它采用了移动+直聊+智能匹配模式,再加上巨额营销投入,才换来最终回报。
2018年世界杯期间,BOSS直聘即在广告投放上花了一个多亿。BOSS直聘还先后邀请盖尔·加朵、刘涛、沈腾等明星做代言。
BOSS直聘招股书显示,2020年销售和营销支出13.48亿元,占到总运营成本46%;2021年Q1季度,这一数据上升至6.19亿元,同比增长64.2%。
从营销来看,BOSS直聘的玩法就是高举高打。快手、赶集网如果想对影响现有的网络招聘行业格局,除了能够像BOSS直聘一样,再找出一个创新点,以及做出巨额营销投入。
考虑到互联网行业的现状,企业未来对于营销投入必然也会更加审慎,包括BOSS直聘也是如此,当前固然可以进行巨额营销投入,甚至它还实现了盈利。
生鲜电商渡过高峰期后,便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此时对于生鲜电商平台而言,很有可能面临生死窘境,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目前股价均处于历史低位。
有生鲜电商的例子在前,BOSS直聘必然也会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回过头来看,网络招聘行业的老牌玩家前程无忧虽然没能实现暴增,甚至被BOSS直聘抢了风头,但它在赚钱能力上,倒也未大幅下滑。2021年Q3季度,前程无忧营收甚至超过2019年Q3季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03亿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如果说庞大的网络招聘平台不赚钱,那么,中国那么大的招聘市场究竟被谁给“吃掉了”?或许,分散在全国各个城市细小角落的中介所、人力资源才是真正赚钱的,与招聘平台相比,他们既赚工厂的钱,同时也赚求职者的钱,而平台方只能赚企业的钱,盈利能力自然跟不上。
还有就是,中介所、人力资源公司比平台扎根更深,深入各个城市毛细血管的内部,互联网公司的服务更浅。所以有时候巨头与小公司竞争,并不总是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