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滴滴转投港股,一个更好的选择

于见专栏 2021-12-06 阅读: 4,891 次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低调”登陆美股不到半年时间之后,滴滴出行在12月3日突然发布了一条言简意赅的微博表示,“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这几乎是瞬间让滴滴回到了舆论中心,相关话题也火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该如何理解滴滴出行这种美股退市、回归港股的选择呢?在资本市场腾挪那么多年的滴滴又那么快地想要把自己的“战场”搬回国内、搬到香港,这背后有什么潜在的考量和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滴滴出行发展至今的资本之路。

滴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融资史

0vy6k7WxZ0C

从2012年正式上线发展至今,滴滴出行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波澜壮阔,一路伴随的都是融资的声音。

据统计,在正式上市之前,滴滴出行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次数已经高达23次,海量的资金涌入最终成就了滴滴出行“行业大佬”的地位。

可以来简单回顾一下滴滴出行的关键融资。

2012年创立之初,滴滴就获得了著名早期投资人王刚的数百万人民币投资,此后滴滴和ofo、衣二三等都成为了王刚的代表投资案例。

2012年底,上线不久、积极向外推广的滴滴打车引起创投机构的注意,金沙江创投以三百万美元的融资额成为滴滴的A轮投资人。

2013年四月,经纬中国、腾讯投资领投了滴滴的B轮融资,总投资达到1500万美元。此后,“弹药充足”的滴滴打车开始飞速占领市场,并在此期间实现了市场份额在行业中的绝对领先。

2014年,滴滴在这一年之内连续完成了总额达8亿美元的C轮、D轮融资,此时滴滴在用户数上已经破亿,“巨头”面目初显。也就是在这一年,优步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二者之间的“烧钱大战”逐渐浮出水面。

此后,滴滴与优步,滴滴与快的打车,还有其它各类打车平台,中国市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车补贴战,在那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都享受到了平台为了争夺市场地位而给出的真金白银的打车补贴,“打车比坐公交便宜”成为人们对于那段时间的“美好”记忆。

对应的,从2015年到2016年,滴滴飞速地填补弹药,它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多达八轮融资,一直进行到了G轮。

2016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此后的打车市场虽然因行业格局的稳定而让“补贴战”不再汹涌,但仍然是需要重金投入的状态,于是在2016年后至今年,滴滴又陆续融资了将近十次。

2021年6月30日,滴滴终于走完了一级投资市场之路,它在美股纽约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不过由于十分复杂的行业、监管、舆论环境,彼时滴滴上市时显得非常低调。

不过,终于成功上市的滴滴出行并未在股价上给出一个良好的表现,据悉,滴滴出行IPO 时的估值大约是671亿美元左右,但上市不久,其市值就跌去了超过四成。

随后就是12月3日,滴滴突然宣布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同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滴滴出行在财务表现上已经摆脱了过去常年巨亏的状态。同时虽然经历了如此长时间、复杂的融资,公司控制权仍然在核心创始团队手中,这意味着滴滴未来的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滴滴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根据公司的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滴滴出行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超过421亿元人民币,总比增幅近106%,净利润近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更是超过238%。

在股权分布上,刚刚登陆美股时,滴滴包括程维、柳青、朱景士在内的三人管理层共计掌握公司近60%的投票权。

转投港股正当时

0vy6k908Osk

客观来说,虽然滴滴出行在成功上市没多久就突然宣布从美股退市“震惊”了很多吃瓜群众,但仔细想来,滴滴转投港股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近年来,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在美中概股正逐渐意识到美股市场不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最好选择,很多时候美股市场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少知名的中概股互联网公司从美股退市,再考虑到国内股市越来越成熟、港股对科技公司越来越“拥抱”,所以一些过去在美股上市的头部互联网、科技巨头回归是大势所趋,京东、网易、阿里…再到现在的滴滴出行,这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此外,中国市场是滴滴出行的核心盘,国内庞大的网约车市场潜力能够给滴滴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它在资本层面回归国内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可以看出,这对于滴滴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那么,该如何预估滴滴出行转投港股的未来呢?排除从美股退市到港股上市过程中势必要经历的种种繁琐工作来看,可以肯定滴滴将面临利大于弊的局面,因为滴滴出行在业绩向好的背景下,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确定性,未来它如果可以在合规、市场、科技应用层面进一步升级的话,那么滴滴在港股上市之后将值得更多的期待。

长远来看,滴滴此举还对整个行业具备着良好的示范意义,随着出行第一巨头滴滴从美股退市,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头部互联网、科技巨头选择回归国内股市,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备深远的影响。

于见专栏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