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企业,没有谁比腾讯更热衷于关注科学和未来。
11月3日,由腾讯企鹅影视打造的《三体》电视剧的预告片在朋友圈刷屏,3分钟短片里,出现了红岸基地、幽灵倒计时、古筝行动等原著经典场景和剧情,引起科幻迷一片沸腾。
11月6日,一年一度的腾讯科学WE大会则以在线直播的形式召开,这是自2013年以来,腾讯第九年举办WE大会。这届WE大会受到大家关注的,除了烧脑的科学内容外,还有科幻电影级的特效。
许多网友在B站、视频号、微博等平台盛赞WE大会特效,直呼“高级”。
甚至有人说,这就是直播的天花板:
这是WE大会首次支持VR全景直播,科学家演讲时会置身与其分享主题契合的虚拟空间,用户在手机就能体验到VR特效,整个视频画面具有极强的沉浸感、冲击感和科幻感。
为了实现这些视频特效,WE大会项目组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月。今年6月项目组接到需求:给2021年腾讯科学WE大会制作特效视频。半年时间里,项目组在全球多地拍摄WE大会嘉宾演讲,再进行后期视觉加工,多次优化后输出终版视频,于11月6日这天通过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等63个平台直播。
WE大会项目组对视频特效的要求听起来很简单:达到电影级水准。
为什么一场科学大会如此重视特效?这要从WE大会的历史说起。WE 大会始于 2013 年,每年腾讯都会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分享最新科学突破和前沿思想。WE大会官网显示,在过去的8年时间,包括宇宙学家霍金、引力波发现者 Barry Barish、诺贝尔奖获得者 Kip Thorne、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在内的近80位科学家登台演讲,话题涉及宇宙学、理论物理、生命科学、太空探索、互联网科技。
疫情无约而至,2020年 WE大会转战线上,2021年延续在线形式,采取全球跨区录制+后期制作的模式呈现内容。虽然视频制作难度变大了,但也给了WE大会项目组更多的筹备时间。
2021年的WE大会到底要怎么做?腾讯是一家产品文化浓厚的公司,WE大会项目组则采取了做产品的理念来办会:每一次WE大会结束后都会第一时间收集用户反馈,再对下一年WE大会进行“迭代”。
在用户调研中,很多观众反馈对基础科学有兴趣,然而像黑洞、引力波、脑机接口这样的专业内容,理解起来难度太大。怎么解决用户的痛点?WE大会项目组讨论很久后,想到了答案:可视化,以电影级特效来呈现嘉宾演讲内容,让科普内容像电影一样好看。
往年WE大会观众到现场听嘉宾演讲,不存在“后期”这一环节。后来疫情出现,各国科学家没办法来现场参会,2020年WE大会走到线上,花很大功夫去高度还原嘉宾在北展剧场的线下场景;2021年WE大会采取全球跨区录制的内容制作形式,这给WE大会的可视化探索带来了新机会。
WE大会项目组决定,在保留WE大会积累多年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基因的基础上,通过3D、VR等视觉特效技术,对科学家的演讲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将科学理论进行可视化呈现以便观众理解,同时让视频的视觉更具艺术感、冲击力和观赏性。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WE大会项目组今年初就已启动嘉宾邀请和沟通工作。结合用户调研情况,项目组对大众所关注的科学点和接受科学内容的习惯进行了系统分析,经过半年努力后,确定下来今年登上WE大会的6位嘉宾以及各自的演讲主题。
接着,参与过多次WE大会的项目组成员结合过往几年的用户反馈和经验,与嘉宾们深度交流,打磨演讲形式和内容,挖掘嘉宾们科研工作中的故事点,核心思路是以普通观众更容易吸收和理解的形式来解读这些硬核知识,拉近科学与普通人的距离。
到了摄制阶段,项目组面临的挑战就是地域分散和拍摄条件的不一致。
演讲嘉宾横跨三大洲五个国家的不同城市, WE大会主办方只能采取全球制片模式,由多个海外摄制团队在科学家所在城市的摄影棚进行演讲内容的录制。首先使用绿幕背景拍摄,设置跟踪点来帮助摇臂机位跟踪画面,同时根据嘉宾演讲主题,在Maya和C4D上构建360°的VR虚拟场景,最后将嘉宾实拍视频和重制的PPT内容渲染合成到虚拟场景上。
看似容易落地难。时差、跨语言沟通、摄影棚租赁、跨团队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很考验项目组。加之疫情全球蔓延,让很多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技术上,项目组采取工业化的影视制作流程,将科学家们在不同地方的摄制内容统一成一套视觉语言,每个海外拍摄团队都需要数十人。
接着,演讲素材统一传输回国内,由近三十人的后方制作团队进行素材整合、视频剪辑、特效合成、视频调色和字幕翻译。
WE大会开播的前一晚,项目组依然在加班加点打磨细节,进行最后“冲刺”。
11月6日下午两点,WE大会准时开播,项目组的同学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紧盯屏幕,四周鸦雀无声。
追随大会多年的观众在第一眼会有熟悉感,因为WE大会延续了多年来保持的炫酷感、科技感和未来感,标志性的调性与元素得到充分保留。
到了WE大会演讲正题环节,耳目一新的变化出现了。
最明显的就是炫酷的动画特效变多了,科学家们演讲的舞台不再是物理舞台,而是与其演讲内容贴合的虚拟空间,比如科学家在介绍宇宙起源时仿佛置身银河与黑洞,而科学家在介绍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机器鱼时,舞台则会有深海的视觉效果。
历时三个小时的高燃大会要做到让观众不走神绝非易事,WE大会今年引入的视觉特效,不仅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更让原本曲高和寡的演讲变得通俗易懂。科学内容的可视化呈现,也是这届WE大会最用心做的事情。
经过扎实的内容沟通和理解后,WE大会项目组对科学家的演讲内容进行解构,再“翻译”成视频的动画特效,辅以公式、注释与关键词等提醒,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科学家的演讲内容。相对于传统的“演讲+PPT”来说,这种形式让硬核科普内容一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现年90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杰·彭罗斯,是今年WE大会上颇受关注的科学家之一。作为依然在世的“科学巨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彭罗斯与霍金一起证明了黑洞中所有物质都将坍缩进“奇点”。2020年,他用三页数学论文,“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预测的有力验证”,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WE大会现场,他带着最新研究领域“共形循环宇宙假说”,试图重新发现宇宙的起源。
彭罗斯分享的内容相当难懂,WE大会项目组只能先“啃书”,通过查阅大量外文资料,去理解其研究内容,再基于他的手稿绘画去实现视觉特效,不断优化图表和视效的方式和顺序,将深奥的宇宙学研究深入浅出呈现出来,让观众听明白。
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WE大会项目组开始认真思考视频特效的呈现方式,并展开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甚至为了汲取灵感,反复观看数十部科幻电影——从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游》到上映不足一个月的《沙丘》。针对每一位科学家的演讲,他们都会讨论不同的特效创意,最终选取最适合的制作形式。
项目组干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在“活化”科学家演讲PPT的内容,在尊重嘉宾风格与保证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对其手稿素材进行拆解,将抽象原理或论证过程变成动画,同时进行美学优化。2D到3D,静态到动态,抽象到具象,观众理解一下就变得容易多了。
(彭罗斯在WE大会的演讲直播效果)
在构建场景的时候,制作团队会思考观众的感受,结合嘉宾内容进行适当的特效处理,比如当嘉宾演讲到浩瀚宇宙的话题时,WE大会就会呈现一个宏大的静物在旁边,以加强对应场景的神圣感和科学的神秘感,直击人心。应该说,制作团队受到了科幻电影潜移默化的影响。
更名为“Meta”的Facebook新Logo神似微信视频号。微信视频号没有“元宇宙”这样的概念,但却一直在探索各种前沿技术,实实在在提升用户体验。
10月底,视频号低调地开通了VR直播功能。此前,WE大会项目组得知视频号要上VR直播的消息后,双方在去年直播合作的基础上,快速达成一致,计划将今年的WE大会打造成视频号第一场VR直播大会。视频号需要优质VR内容,WE大会则寄望于通过创新的VR直播,进一步提升大会的沉浸感,让用户身临其境一般地观看科学家的演讲,弥补不能到线下的缺憾。
用时髦点的话说:WE大会项目组,要让用户到“元宇宙”参会。
VR直播制作成本与门槛更高,内容制作、网络传输和终端兼容的挑战都不少。WE大会的首次VR全景直播,在短期内得以呈现,且有着超出各界预期的效果,离不开直播技术和平台调度的紧密配合,微信团队、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和腾讯云等内部多个业务部门都在技术研发层面全力支持。
众所周知,限制VR普及的一个关键就是网络延迟,如果延迟感强就会出现画面迟滞导致用户有眩晕感。WE大会演讲视频均为4K超高清素材,整整3个小时的直播,VR版素材有着接近60个G的大小,要实现低延时、不卡顿的流畅直播,对直播环境、推流技术和编解码技术等提出很高的要求。
基于前期预判,WE大会项目组在内部快速建立了直播技术协同小组,依托微信团队、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腾讯云音视频的平台能力和数据处理技术,应对高清VR全景直播面临的各种技术挑战。
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拥有领先的VR技术,特别是编解码技术,其拥有在低速网络传输高质VR内容的专利技术,他们在机位角度观众体验、镜头运用等维度给WE大会项目组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
WE大会项目组输出标准视频格式后,多媒体实验室团队会再对内容进行优化与推流。腾讯视频、微信视频号团队则会再进行终端适配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大量的跨部门协调、反复的推流测试及无数次的内容特效优化。
最终,WE大会VR直播成功上线,用户移动手机就可以观看全景VR直播,快速“穿越”到不同虚拟空间去观看科学家演讲,探索科学的奥秘,感知未来的力量。
从结果看,本届WE大会的视频特效得到了革命性提升,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硬核科技内容,也更能体会到科学探索的惊奇、震撼与神奇。
有网友直言被“击中”了,还有网友表示自己趁着周六“上网课”:
有网友认真讨论起“假设”对科学的价值:
有网友就科学家的分享主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讨论:
更多观众直接截图将大会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秒变科学爱好者。
看到观众好评,最有成就感的自然是WE大会项目组。回顾带领团队制作特效视频的这段经历,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从头到尾都挺困难挺痛苦的。”疫情期间,执行层面遇到各种挑战,“细想起来没有哪种困难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但细到执行层面,又一直是在泥潭中摸索,好在我们遇河搭桥、见山修路,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解决。”
对WE大会视觉效果精心打磨的背后,是腾讯在WE大会持续多年的投入。本届WE大会仅仅是国内外视频制作人员就上百人,投入规模与制作流程向一部专业纪录片看齐。如果再算上WE大会项目组的人力投入、跨部门资源支持、嘉宾拍摄等项目执行成本等, WE大会投入可想而知。
从用心将特效视频做到极致的态度来看,项目组确实是在很认真地在做这件事,兄弟部门则会尽最大努力支持。世界上不存在真正“不计成本”的项目,但WE大会项目组确实未曾去计算成本,因为这不是一个关注投入产出比的项目,项目组能做的,是在有限的资源和客观的条件下,不断打磨细节,尽可能将一切做到尽善尽美。
9年来,WE大会规格在提高,投入在增加,效果在升级。不知不觉,不断进化的WE大会,本身也已成为一个科普大会的IP,吸引着越来越多全球顶尖科学家。WE大会,成了普通人走进科学的一道门,探索未来的一扇窗。
总有一天,疫情阴霾会散去,WE大会也终将回到线下,未来WE大会也将打通线上线下,以进一步增强沉浸感。
WE大会的价值,曾被称为“无用之用”,因为大会上的内容没有产业、产品、商业等趋势,一切话题均围绕“未来”,太空探索寻求地球外的新家园、有望解答宇宙起源问题的引力波、宇宙的起源……这些内容跟我们普通人似乎没关系,甚至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空谈”,腾讯为什么花如此大力气,认真地去办一场“无用”大会?
科学家们的科学成果或者前沿思想,不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功用,然而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科学探索,才成为驱动人类进步的核心力量,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太空探索……全社会都在加速“探索未来”。
数千万人对WE大会的内容感兴趣,反映出公众对科学与未来越来越关注的趋势。不过,这依然不够。
相对于娱乐明星的关注度来说,公众对科学领域的公众关注度依然有限,而这正是WE大会努力的意义:其将科学家推到舞台中央,让他们成为“正能量明星”,让科学突破和前沿思想被公众关注,让钻研科学和普及科学成为炫酷的事,进而吸引更多人关注未来、启发更多人热爱科学。
腾讯今年花了很大力气和很多心思去做WE大会的视频特效,正是想要增加WE大会传播的普及度和观众的易懂性,让大会更好地发挥“科学普及”的价值。因为WE大会,科学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每一个人都能轻松看懂科学、走进科学、探索未来,这不正是“科普”的意义吗?
因为WE大会,更多人改变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多人关注未来并采取行动,更多人找到了创造创新的灵感。
WE大会,从来都不是“无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