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小企业苦熬限电潮:怕断供找掮客,偷借电赶工期,发现光伏新商机

科技故事荟 2021-09-30 阅读: 5,558 次

采写/吴刚

编辑/陈纪英

“3点钟通知,6点钟停气,8点钟停电……(通知)要求从今天9.21停产到月底,涉及柯桥区161家全部印染化纤行业……柯桥区产能占到全国印染行业的三分之一,这次的能源双控政策竟然不可思议地安排在今年金九银十旺季…… ”

9月21日,绍兴柯桥区纺织对外贸易商会会长任恒天在短视频平台的一番哀叹,引起了不少共鸣。

不止印染业,也不止浙江,9月中旬以来,全国多个省市的多个行业,都因限电拉闸,被迫减产、停工。

据媒体报道,江苏、云南、浙江是在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压力下,政府要求企业停工限产;广东、湖南、安徽等地则是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被迫错峰限电。

连锁效应陆续出现,在这轮密集的降能耗、限电潮里,中小企业主们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财经故事荟》采访了一批中小微企业,展示了他们在限电潮下遭遇的困境和影响,以及他们艰难的应对之策。

限电之下,原材料大幅减产涨价,有的小企业主不得不高价聘请熟门熟路的掮客,以免原料短缺或者断供;客户订单交货期临近,有的小企业主在限电期内,冒着被查处的风险,偷偷开工;也有幸运的小企业主,限电期撞上行业淡季,业务影响有限,还找到了光伏发电的新商机。

原材料短缺涨价,我高价求助掮客

李胜 安徽砂浆原料供应商

李胜已经愁眉苦脸了小半年。

他开了一家小工厂,主要生产预拌砂浆外加剂。限电,让李胜公司的上下游都发生了巨变。

上游原材料纤维素的短缺是首要影响。纤维素属于高耗能产业,工厂在中秋节后,就已接到口头限电通知,且立刻生效。

一限电一停产,供货减少,纤维素价格立马抬升,这让李胜苦不堪言。纤维素的采购成本,占据了预拌砂浆外加剂总成本的一半,纤维素涨价50%,他的成本就要提升两三成。

限电之前,纤维素价格就一路飙升了好久。

“今年3、4月份,纤维素进货价应该是1万8到1万9一吨,到7月底8月初就已经涨到2万6、2万7,涨了快50%,而且有价无市。9月初下调了一点,现在一限电 ,又涨回2万8了,这还是不含税不含运费的价格。”

几年前,纤维素的供需还没那么紧张。很多小工厂,只要拿出1000多万购买设备,就可以立刻投产,“但前两年环保政策收紧,小工厂不符合环保标准,只能被关掉。”

去年新冠疫情下,又有一批工厂倒闭,行业里慢慢只留下了大工厂,供给疲弱了不少。

限电以来,纤维素价格更是飙涨,为了找到合适的货源,他甚至高价求助于职业掮客。

“这个职业以前也有,但很少有人找他们。限电停产后,掮客就吃香了,他熟悉市场环境和厂家,比我吃得开,从6月到现在,我们都已经换了4、5家原料厂了。”

一个称职的掮客,门路要多,见识要广,熟悉限电时段和区域,下手也要快,在李胜这里,掮客每搞来一吨纤维素,就能赚上几百元的好处费。

一般来说,上游涨价,中间厂商跟着涨价,把涨幅往下游传导,就能变相降低自己损失,可李胜不能也不敢这样做。

他和客户签订的合同,多是1年期的长期供货合同,早已限定价格。他想涨价,客户根本不会同意。为了留住这些老客户,李胜也不敢随意提价。

其实,下游客户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位江苏客户曾向李胜诉苦,“我们做预拌砂浆的,现在也很压抑”。

这位客户以往的年产能在15万方左右,去年疫情下,实际产能仅为10万方,为了拿到政府补助,公司上报产值时,又偷偷少报了一点。

原本今年想放开膀子大干一场,弥补下疫情损失,但今年当地政府开始限制产能,规定今年产能的同比增长上限,不能超过去年的三成,“原本想着今年能弥补下去年损失的,谁承想会遇到限电呢?!”

回顾整条产业链,从李胜的砂浆外加剂,到砂浆,到混凝土再到工地建设,一环扣一环,下游工地停手,砂浆产量起不来,消化李胜产品的时间周期就拉得更长,补货次数降低,李胜工厂的整体销量也就下降。

“今年别说是销量增长,利润增加,可能连维持去年的水平都做不到……所以现在没有人受益,只有那些掌握定价权的企业,还能勉强保持原有利润。”

尽管限电带来的损失不小,但李胜依然表示了理解,“限电政策是好的,节能环保应该支持”,但他认为,目前的限电政策过于粗暴,“你不能一刀切吧?!”

为了赶订单,“大家都在偷偷摸摸用电”

陈烽 广东东莞模具厂商

李胜的损失,主要来自上下游疲软带来的连锁反应,广东东莞小企业主陈烽的损失,则来自限电停工导致无法按时交货的赔偿金。

限电之前,陈烽从来没觉得,机器的轰鸣声原来会如此悦耳。

人在东莞的陈烽,开办了一家模具厂。小到瓶盖、水瓶、手机壳,大到轿车的保险杠模具,陈烽的工厂都能做。

工厂规模不大,只有10多个工人,七台专用设备,通常,一台机器的每年饱和产能,能带来六七十万的销售额。

停电的损失清晰可见,陈烽无法接受。

接到《财经故事荟》电话的时候,陈烽正在车间里,背景音非常嘈杂,我们一度互相听不见对方说话。

按照东莞当地开四停三的错峰用电规定,这天下午并不属于用电时间,但陈烽却偷偷开工了,“车间接了一条电线,从别的工业园区借电开工的”,陈烽解释。

限电期内偷偷借电赶工,这在陈烽所在的工业园区内,并非孤例。有的企业胆子更大,在限电期直接调用园区供电,被相关部门发现后,随即被罚额外停电两天。如此一来,一周里仅剩下两天能开机生产,这对要赶工的小企业主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白天偷用)没办法啊,客户订单你也得赶,白天不开工,就赶不上档期,客户就跑了”,陈烽轻描淡写地解释。

模具这个行业,竞争尤其激烈,有的厂家机床多几张,一天就能干完陈烽工厂3天才能赶完的订单,“客户自然就会选择更快的一家,所以我是不敢停的”。

此外,“我手里的工人也不能闲着,工人们领的是固定工资。我手里两班人,早8点到晚8点,两班互倒,白天停工了,工人不干活了,我们也得照付工资”,陈烽补充。

限电潮下,提升产能的唯一方式,是加购设备,但陈烽也不敢轻易购入新机床。

首先,他的资金不充裕,一台机床价格高达60-70万。

其次,增添机床后,一系列的配套成本也要提升,厂房要扩大,材料要多备,还要多雇人,这又是一大笔钱。

最后,产能平衡也很重要。

去年,陈烽就曾吃过亏。当时疫情之下,海外工厂大规模停工停产,中国疫情控制得当,工厂恢复生产较早,大批订单涌入中国,陈烽的生意一下子火爆了很多。年尾时,他咬咬牙多买了一台机床,结果到了今年,订单量大幅下降。

“(限电)对我肯定是没什么好处的,但大局为重没办法的”,陈烽说,他只能自求生路。

限电潮下,我和供应商开始新博弈

王华 淘宝卖家

王华并没有开工厂,但他也为限电潮犯愁。

他在淘宝开了一家店铺,销售电子产品,卖得最好的是USB外接设备。这款小小的产品,成品单价仅在100元上下,但也涉及到20多家上游供应商。

对他来说,任何一家供应商因为限电断供或者涨价,都会影响到他的出货,“稳定供应链太重要了,甚至比价格战还重要”。

因为,一旦断供,不仅意味着营收要受损,还意味着,他在淘宝积攒的搜索排名,也要遭遇冲击。

一般用户上淘宝购物,第一步就是先搜索目标商品,商品越排名靠前,消费者点开的几率就越大,转化的销售额也就越高。而影响搜索排名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过去30天的销量。断货30天,销售额的搜索加权相当于清零;断货15天,搜索排名就会大幅下降。

在淘宝上,搜索排名比降价更能拉动购买。一旦断货导致排名下滑,想再回到同一位置,就要额外掏出大量流量费,“可能要耗费我几个月的净利润”,王华难以接受排名的下降。

所以,王华分外关注他的原材料供应,一旦发现原材料有涨价苗头,他就要提前下手备货,否则等同行、供应商反应过来,就晚了。

金融硕士出身的王华,形容这个信息博弈过程,“就像在股票市场做多做空一样”。

他盘算得很清楚,多囤货,最大的风险,可能就是供应商后续降价,就算跌价50%,损失也是可承受的。

但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则是没有上限的,可能上涨100%,也可能上涨1000%。从去年9月到12月,他所用的STM32F103芯片就一路上涨价了12倍。如果原材料断供,损失就更难以估算。

如果情况更坏一点,供应商在限电潮下缓不过来,彻底倒闭了,他的麻烦会更多。

以替换成本较高的注塑件为例,“我要更换厂商,要重新开模具、试模打样,顺利的话两三个星期过去了,还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反复修改,花上几个月也有可能”,这一系列复杂流程,王华想想都头皮发麻。

限电以后,他还担心原材料的交货周期会大幅延长,会影响到他按时向C端用户交付货物,“淘宝对发货时间也有着严格规定。”

担心变成了现实,9月22日,他接到了某个供应商的正式通知,称受惠州珠海两市工厂错峰用电的影响,交货周期将延长2-3天。

但王华也有点庆幸,至少,最坏的情况尚未发生,他的小生意还能持续。

本地光伏发电很普遍,我不担心限电

于光 山东新泰 起重机厂老板

于光掌控的家族企业,主营业务是生产起重机械——这个行业,堪称经济的晴雨表,工地上的重型设备都需要起重机来吊运。于光订单的多少,基本能预示未来几个月各地的建设情况到底是火热还是冷清。

没有例外,于光也接到了错峰用电的通知,此前,他还两次被政府召集参会,会议主题也有关限电。

对此,于光的心态很轻松,“我们企业的旺季是是过年前后,年后新项目要开工,起重机械就要先在年前订好”,而9月原本就是行业淡季。

此外,“我们工厂生产耗电本来不多,一个月也就5、6万的电费,倒是我旁边的玻璃厂,他们是高耗能的,一个月要40万电费。”

即便往长远来看,于光也不紧张,“我们这里很多厂都已经用光伏发电了,长远来说电应该是不缺的”。

《财经故事荟》发现,山东整体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从光伏装机量上看,山东在全国数一数二。

今年9月,全国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公布,山东还以70个试点县在全国排名中居首,于光所在的新泰市就是试点县之一。

神奇的是,新泰市曾经是个靠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

于光说,“以前有上百家小煤矿,街上都是炭都是灰。在街上走,随便过来一辆车,你都不知道应该捂头还是捂脸,车过了你拿开手,身上其他地方全是灰。”

2011年,新泰市因煤炭资源开发殆尽,被国家认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常年外流,房价也是节节下降。

“2015年前后,政府开始把小煤矿都关停炸掉。然后政府搞了个政策,叫农光互补,就是建起塑料大棚,大棚下面种蔬菜瓜果,上面就盖光伏,慢慢这边的光伏就越来越多了。这就比较科学,这模式我们这地方不算首创,但我们是全国第一个大批量规模化应用的”,于光透露。

在卫星地图上,新泰市的确遍地都是光伏发电装置,这也给了于光寻找后路的机会。

如今,眼看限电潮还将继续,于光也动了装光伏机的心思。他的车间占地3万平米,光伏装上后,每1万平米一天能产出500度电,他的工厂用不完的电量,还能以0.39元/度的价格卖给电网,一次投资大约5-6年收回成本,而光伏的寿命一般能达30年,“这可能算是个新商机”。

今年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里面就提到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在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中,超额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的地区可以折扣相关能耗量。

翻译过来,就是地方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超额输出到电力短缺地区后,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压力可以减轻。

在受到冲击的一大波中小微企业主中,于光可能是少有的幸运者。

后记

关于为何拉闸限电的分析文章,已经刷屏了一次又一次,但不是从业者,其实难以感同身受。广大一线的中小微企业,则亲历了限电的首轮冲击波。

像李胜、陈烽、王华这样的一线中小企业主,他们不得不接受原材料上涨带来的ying sh营收利润大减甚至亏损、接受着骤然紧张的赶工期、接受着交货时间的延长甚至客户的流失……

太平洋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曦在分析了历年政府能耗规划后声称,2021年的降能降耗目标,实际不难完成,只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前8月执行情况较差,才导致9-10月集中拉闸限电,补齐前8月该交的作业后,他认为,“拉闸限电”不会持续太久。

今天,国家发改委也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在执行有序用电过程中,要严格做到提前告知用户,鼓励和引导用户主动错峰用电,坚决做到“限电不拉闸”“限电不限民用”,确保电力运行平稳,此番表态,意味着,民电优先保障。

或许,熬过限电难关不需要太久了,中小微企业要做的,就是在电力充沛之前,撑下去熬过来。

(文中李胜、陈烽、王华、于光均是化名)

科技故事荟
洞察全球商业新标杆,讲述中国企业新故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