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日,市场上又传来了宜家被罚的消息。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该局处以罚款172万余元。
而通过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宜家为什么会被罚:宜家(中国)在上海地铁站内投放含有“空气净化窗帘”等内容的灯箱广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
说白了,这一次宜家是因为虚假宣传而“惹的祸”。对此,宜家方面态度倒是很真诚,它很快就通过IKEA宜家家居微信小程序公开发布致歉声明,并表示该款产品已经于去年年底时停止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宜家近年来第一次被罚了,在此之前,宜家曾经也多次被上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涉及的原因涵盖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还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
当然,“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倒也不必对于宜家多次被罚的事情过多延展些什么。只是「于见专栏」同样关注到,虽然进入国内市场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宜家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还不错,但它近年来其实不太好过。
略显迟缓的数字化转型
近几年,国内零售行业经历了如火如荼的数字化、线上化转型潮流,而相比于竞争对手们的快速反应速度来说,宜家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显得稍微有些迟钝。
今年五月,宜家中国区总裁对外表示,宜家中国将从下个财年开始,与阿里巴巴进一步展开新零售方面的合作。而在今年的5月20日,宜家才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自己的天猫官方旗舰店,今年618也是宜家第一次参加天猫618购物节活动。
在国内零售行业“电商热”吹了那么多年之后,宜家这才姗姗来迟地牵手阿里巴巴进一步拓展数字化转型,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步伐缓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近年宜家的几个数字化转型重要节点。2016年,宜家中国开始在上海试点网上购物,一直到2018年下半年,宜家才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推出网上商城服务。此后到2020年3月,宜家天猫旗舰店上线,但此时的天猫店只支持国内部分区域,差不多的时间节点里宜家又推出官方APP。
值得注意的是,宜家慢慢悠悠推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时间节点正好也与新冠疫情爆发的时间节点相吻合,这可能表明了,“新常态”时线下门店遭受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宜家才不得不重视起线上的搭建,这样一种稍显“被动”的行业嗅觉让它明显地落后于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中国本土家居卖场玩家们的数字化转型推进。
再加上近年来,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速呈现出一股逐渐放缓的趋势,这更加显现出宜家略显保守的数字化转型推进的不利之处:如果早一点开启,宜家现在会不会发展的更好?
目前,竞争对手们已经在数字化转型上一骑绝尘,在家居市场全面拥抱线上的背景下,宜家未来将如何解决线下流量越来越少、线上流量越来越难抢的境地?
智能家居没能拯救宜家
从去年开始,在家居行业遭遇整体性疫情“黑天鹅”的背景下,宜家这段时间的日子算不上好。
特别是在去年全球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宜家一度关闭了国内所有门店,而海外大量门店也相继关闭,这导致了宜家在公司业绩和销售增速维度的持续不利。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宜家曾一度想要通过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来提振自己的公司业绩。
从2018年牵手小米、将宜家旗下全系智能照明产品接入小米 IoT 平台,到去年年底发售为苹果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HomeKit 推出的“快捷按钮”,宜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动作不断。
可惜的是,宜家智能家居的布局始终没给它带来足够的提升,而在智能家居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宜家智能家居产品的品牌印象也严重不足。
客观来看,宜家想要发力智能家居的思路其实是很多的,拥有完美智能家居体验场景和核心家居消费人群的它很容易落地智能家居相关的业务或产品。
可在实际执行中,宜家面对的是一众全球互联网、科技巨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强大话语权,它想要在智能家居上发出什么声音非常难,宜家想自己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身份来抢夺智能家居市场存在感?
在国外智能家居领域有亚马逊、谷歌,在国内有华为、小米、阿里、百度、海尔、美的等大量头部厂商,而这些厂商要技术有技术,要产品有产品,要生态有生态,要软件有软件,此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宜家能够大幅切入的机会。
更何况,宜家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重心并不是像其它巨头那样构建起一个包含软硬件产品的智能家居平台,它主要是通过网关接入第三方平台生态系统的方式来实现智能家居体验。
这种只做“一点点”工作就想一统所有的思路看起来是个捷径,却很难得到竞争对手们的全面支持。在每一家科技互联网巨头几乎都想要构建起自己独立智能家居系统的大背景之下,宜家夹杂在中间地带显得有些“孤单”。
未来的宜家该如何解决自己近年来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它又能否在产品及运营层面少收点罚单、多给消费者创造些惊喜?希望宜家能加快脚步早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