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硬碰硬,叮当健康能赢吗?

于见专栏 2021-07-13 阅读: 5,327 次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日,“叮当快药”母公司叮当健康递交的港股IPO申请材料,在港交所官网披露。若叮当健康成功上市,其也将成为继1药网、阿里健康、平安健康(前身为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后,又一家数字大健康上市公司。

不过,在赛道拥挤的大健康行业,叮当健康却如夹缝中求生存。一面是三个电商巨头阿里、京东、美团的横向夹击,另一面则是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平台作为后盾的平安健康与之抗衡。

6月初,叮当快药刚刚获得2.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随后也传来母公司IPO的好消息,只是其江湖地位,却略显尴尬。消息传出后,很多人也开始关注,在医药市场上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硬刚到底的叮当健康,能够在资本市场掰回一局吗?答案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累计亏损超过20亿,股东集体撤退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叮当健康是顶着累计亏损额高达20.64亿的战绩,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

要知道,虽然叮当快药“28分钟送药上门”的服务体验非常不错,但是对于叮当健康来说,却意味着高昂的开店成本、履约成本、推广宣传成本。也就是说,叮当快药的模式过于笨重,注定让其不能轻松赚大钱。

据了解,28分钟上门送药服务,既是叮当快要的卖点,也是其核心优势。也因为如此,叮当快药的医药及医疗业务在2020年收入高达22亿人民币。

但是,叮当健康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为了兑现快速送药的承诺,叮当快药不仅与药店合作,而且布局叮当智慧大药房,实现全国14个城市,302家智慧药房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叮当快药还配备了自家的配送团队。

0s44zG258b4

不过,O2O的模式,既让叮当快药占据了先机,也让其陷入成本高昂的现状无法自拔。

数据显示,经历了6年的发展后,2020年全年订单量达到了4050万。经历了一番疫情,叮当快药也因为用户的线上消费受到教育,而迎来了红利期。不过,随着互联网巨头逐渐渗透到这个市场,其原本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蚕食殆尽。助年亏损也随之而来。

据叮当健康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叮当快药分别亏损1.03亿元、2.74亿元、9.2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7.67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297万元。三年多累计亏损额高达20.64亿元。

究其原因,作为“前置仓”的智慧药店,虽然为叮当快药开疆拓土立下大功,但重资产运营的模式,也令其不堪重负。要知道,数百家线下智慧药店的租金、人力以及水电支出,对叮当快药的现金流提出了考验。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叮当健康的智慧药店能够开门营业,但线下业务贡献的营收占比较低,而且还在逐年下降。

据叮当快药招股书显示,线下零售的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9.3%下降至2020年的7.8%。而且,目前叮当快药线下单店产生的零售收入与传统线下药店相比也差距较大。

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下零售方面,叮当快药平均每店产生收入56万元,而以线下业务起家的老百姓大药房,营收为19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陷入长期亏损的叮当健康,内部也动荡不安。在其最新一轮融资前,叮当快药就曾因机构股东集体退出、主要人事大换血而引发各种猜想。

据企查查数据,今年5月20日,叮当快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泰康人寿等18名机构股东集体退出。彼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叮当快药在为其上市计划作组织架构调整。

不过,据某些媒体报道,股东在同一时期集体退出,可能是因为公司业绩没有达到投资时的预期。同时,其注册资本减半表明,此次股东退出的方式是公司减资,而非最常规的股权转让退出。这或许意味着,叮当快药已经陷入了现金流危机。

从这个角度,再来分析其一个月后就匆匆申请上市,不难看出,其股东面临的压力,将会加快叮当快药的上市进程。而上市的目的,或许是借助二级资本市场,为其续命。

遭巨头碾压,叮当快药已骑虎难下

实际上,叮当快药只是叮当健康旗下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其“王牌”产品。

叮当健康官网显示,作为互联网“医疗+医药”健康到家服务平台,叮当快药创立“网订店送”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自营线下叮当智慧药房、搭建专业医生团队、执业药师团队以及专业药品配送团队,为用户提供7*24小时的在线问诊、用药指导、核心区域28分钟送药到家服务,解决用户问诊买药痛点。

只不过,其业务模式并不新鲜,没有任何医药基因的电商平台阿里、京东也早就开始了大健康产业的布局,并且后发制人。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药电商平台使用率排名中,阿里健康、美团、京东健康分别位居前三,叮当快药紧随其后。

0s44yvRxcwz

形成这样的产业格局,并非没有逻辑。当用户非急需用药时,叮当快药的隔日达能满足用户需求。然而,随着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崛起,美团依靠本地化生活服务的流量入口优势,以及其原本就有的骑手资源,大有碾压叮当快药之势。

与叮当快药多年构建的产业生态相比,巨头布局该类业务的发展速度惊人。

以2019年才成立的京东健康为例。其在2020年总收入即已高达194亿元人民币。此外,微医、医联、春雨医生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虽然处于腰部位置,却也开始用各自的方式卖药,让叮当快药的位置既尴尬又艰难,甚至寸步难行。

同样,在线上销售方面,其营收也与头部平台也相差甚远。例如,京东健康2020年实现收入193.83亿元,同比增长78.8%;而叮当健康2020年实现22.2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75%。对比之下,后起之秀京东健康的营收规模,几乎是叮当健康的9倍。

而该赛道之所以玩家众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其门槛低,没有太多壁垒。另一方面,也是国家政策使然。

据了解,叮当健康是老牌OTC药企仁和药业董事长杨文龙二次创业的医药电商企业,2014年,仁和药业投入500万元天使轮投资创办叮当快药,以O2O送药业务起家。

早年,其涉足的领域可谓人迹罕至,因此叮当健康也抢占了先机。但是多年的发展,并没有让其巩固盈利模型,而是不断的扩张,并陷入背着沉重包袱前行的困局。

彼时,虽然当用户急需用药,凭借和自营配送团队以及合作药店配送的方式,可以保证用户28分钟内拿到药品。

但是随着美团的介入,这一现状开始变化。美团凭借线下强大的骑手团队,同样实现短时间内的药品配送,而因叮当快药触点不足,业务无法做到下沉,美团买药成功杀入叮当快药在下沉市场的腹地,打得叮当快药错手不及。

另外,网上卖药一直有“处方药”这道坎,甚至业内人士认为,叮当快药生不逢时。当叮当快药全面拓展线下市场时,网售处方药等政策的走向并不明朗,监管部门似乎倾向于“网售”+“线下店送”的模式。

因此,2016年,叮当快药决定向自营转型,开始自建线下药房、药品配送系统和物流团队。这一决定在当时就饱受质疑,但杨文龙则回应称:当配送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后,会比第三方合作成本低。

直到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这虽然对于叮当快药是一个好消息,却来得太迟。甚至于让其它没有沉重线下包袱的线上互联网平台,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业内人士更是对叮当健康唱衰一片,甚至认为其大势已去。

医疗服务欠缺延伸,叮当健康的隐型危机

众所周知,叮当快药通过搭建医生团队、执业药师团队以及药品配送团队的方式,打造了卖药、在线诊疗、慢性病与健康管理三大业务板块,为用户提供7x24小时在线问诊、用药指导、核心区域28分钟送药到家服务。

0s44yw5T4Mc

以快取胜的这种布局,虽然让其打响了招牌,却也让叮当快药运营越来越困难。

据了解,叮当快药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2.76亿元、22.29亿元、7.8亿元,对应营收增速分别为118.12%、74.69%和56%。

在2020年后,互联网医疗整体呈爆发式增长之势,然而在医药电商赛道竞争力不足的叮当快药强敌环伺之下,营收增速明显放缓。

这也意味着,属于叮当健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被众多互联网玩家瓜分的大健康市场,也并非像其创始人早期的预期,天花板很高,甚至高不可攀。

实际上,大健康整个行业的市场在万亿级别。但是叮当健康却视叮当买药为其核心资产,因此在营收与利润上,都限制了其想象空间。

据观察,叮当健康也并非没有在延展商业模式上做过尝试。在引入泰康保险后,叮当快药提出医+检+药+险的模式,以药品新零售的模式实现了快速的规模扩张和跨区域复制,双方合作,致力于打造“医药险”的产业生态闭环。

医、检只是流量入口,药和险才是盈利核心,然而整个互联网保险依然没有进入爆发期,通过卖药的方式卖保险难度不小,保险在叮当快药的收入占比中,甚至也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意味着,其尝试转型受挫,尚未找到突破的新方向。

据叮当健康的招股书显示,其自称是“于中国提供数字快医服务的领导者及开拓者”。该公司通过提供产品及服务创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并于生态系统中联系用户、医生及药剂师、药店、制药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他参与者。

不过,相比较其叮当快药的如火如荼,叮当健康的其它业务却有些不愠不火,在行业现有存在感。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叮当快药的瓶颈,就是叮当健康的瓶颈。

叮当快药要想抓住疫情之后,用户在线问诊收到教育的时代红利,以及国家放开了在线销售处方药这道口子的政策红利,还是需要从问诊医生的层面加强运营,建立核心竞争力。

如果按照披露数据,近期叮当快药平均每月有近50万次咨询,而其医生和药剂师团队仅有千余名,并且其中大部分是兼职。

因此叮当快药需要在加快进度,与更多的问诊医生、药剂师展开合作,并邀请部分知名专家入驻平台,增加用户对于专业的信任。否则,以其仅有的资源,与目前已经占据优势的阿里、京东相抗衡,这场硬仗,恐怕很难打。

除此之外,叮当快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处方药是医药品中占比高的大类,但据媒体报道和用户反馈,叮当快药平台方对药品处方的审核仍较为宽松,所以平台要重视加强处方的审核和处方药品的监管。否则踩踏政策红线,也将让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要知道,国家新政刚出,叮当健康面临的监管环境也存在不确定性。

叮当健康在其招股书中表示,其受到广泛且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的约束,未来的监管可能对其业务施加额外的要求及义务,这可能会对其业务、声誉、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叮当健康的各种危机也因此而来。

结语

很明显,目前叮当快药专科医疗服务的延展性尚存在缺陷,如果其单纯靠即时用药的模式,恐怕不足以承担公司的后续发展。因此其即便上市,想象力依然十分有限。而即便是专注快速送药、在线卖药,摆在叮当健康面前的,也有专业的医生资源不足,服务专业度不够等现实问题。

乐观的看待叮当健康冲击IPO奔赴资本市场,假如其解决了上述诸多问题,又有资本插上双翼,或许能够凭借其多年以来打造的线下阵地,打一个翻身仗,还有与各大巨头PK获胜的一线生机。

但是,如果未来的大健康市场,是一种与各大巨头共生共处的格局,恐怕叮当健康的焦虑,永远不会消失。

于见专栏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