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
找出下列选项中的国产品牌
A、澳优乳业
B、Ochirly欧时力
C、拉菲传奇
D、卡姿兰
你有答案了嘛?
首先是澳优乳业
顶着澳大利亚的头衔
卖着国产的奶粉
澳优乳业是妥妥的湖南品牌
只是通过澳大利亚的原料贴牌
本质上和进口没有半毛钱关系
然后是Ochirly欧时力
这个听上去拗口的名字
是为了营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效果嘛
但实际上就和外国人听见
名叫Angelababy一个效果
所以只能在国内卖
忽悠忽悠部分消费者
Ochirly欧时力是一家广州女装品牌
接下来是拉菲传奇
大家都知道法国是红酒的王国
但“拉菲传奇”和“拉菲”的关系
就像是麻雀和凤凰的关系
拉菲传奇不是拉菲酒庄产的
是收购附近的葡萄酿的
所以本质上拉菲传奇只是贴牌货
最后是彩妆品牌卡姿兰
提到卡姿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
富有魅力的卡姿兰大眼睛
然后是法国卡姿兰的标语
实际上品牌花费重金购买的只是
一个源自法国的故事
以及一个法国的商标进行宣传
说了一百遍狼来了
就会有人相信狼真的来了
但所谓的法国卡姿兰(香港)有限公司
既不是法国化妆品在中国设立的总部
也不是法国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
产品也从不在法国销售
注册时“香港”公司也只是个壳
其实卡姿兰是广州品牌
只是妆化的太浓
导致“面目全非”
综上所述,ABCD都是国产
如何快速提高品牌溢价
(如何让韭菜刀更快更锋利)
如何打造高级感和阶级感
(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打造国际化当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多年以来屡试不爽
只需简简单单的三个步骤
就能化妆变身让妈都不认识
第一步:取个外国名字
第二步:找适合的外国国籍
第三步:注册海外空壳公司
或者委托海外企业代工
以销售总代理的方式引进中国
通过三个步骤的包装方法
成功变身冒牌洋货
虽然道德开始欠费
但是智商税很快到账
这年头学会讲故事忽悠人
远比踏踏实实干实事来得轻松
这不许多破产多年的海外品牌
在国产商家的妙手回春下
赫然重生了
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李佳琦、薇娅等直播间
被网红们疯狂种草
就拿线上小家电产品来说吧
在网红们的助力下
摩飞、西屋、蓝宝、大宇等品牌销量暴增
不仅价格比同类产品贵
而且个个标榜拥有百年历史
摩飞的天猫旗舰店上
它是这么自我介绍的
摩飞是创立于1963年的英国品牌
主营小家电
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家电产品
其他品牌也是如此
历史悠久,传承百年
蓝宝创立于1924年的德国柏林
西屋诞生于1886年的美国
大宇出生于1967年的韩国
幽默的是这些沉淀百年的品牌
直至今日消费者也不是很熟悉(摊手)
如果去摩飞的英国官网上查看
会发现在中国卖的火热的产品
比如榨汁杯、多功能料理锅等
在英国并没有产品销售
个别品牌的官网只有中文显示
它们扑朔迷离的身世让人非常好奇
要知道大宇在1999年宣告破产
蓝宝在2015年宣告破产
摩飞已经拆分出售了制造业务
西屋连商标都出售了
那么它们究竟是哪里生产的呢
从它们的说明书上
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答案
摩飞的某款产品产自佛山顺德
大宇的某款产品产自佛山顺德
蓝宝的某款产品产自中山南头镇
它们都是妥妥的中国制造啊!
虽然有着中国的DNA
但它们和海外品牌方
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品牌方通过授权的方式
准许产品贴上自己的标签
但品牌方既不卖货也不买货
只是挂牌
品牌授权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收购方和品牌方
点对点签署授权协议
一种是通过机构办理
有专门的国际机构
目光瞄准倒闭破产的企业
收购破产品牌之后
出售给其他国家的工厂企业
其实复活破产品牌的神奇包装法
并非是小家电企业原创
这套路数在汽车行业都被用烂了
比如说成立于1919年的宝沃汽车
其实它在1961年就已经破产了
卡尔·宝沃没想到的是
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死于德国
又在遥远的东方死灰复燃了
他的孙子将宝沃品牌
以500万欧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北汽福田
也算是给爷爷一生的荣耀
写下了最后的注脚
北汽福田的”乘用车梦“就从这里起航
在第85届日内瓦车展上
宝沃以德国第三大制造商的身份回来了
暗戳戳的感觉有点好笑
一个已经破产54年的品牌
哪怕在当时是领先的
又能留下什么技术呢
稍微一动小脑筋就知道
北汽福田购买的只是品牌故事
营造出德国生产的高端定位
深耕中国市场
为了让“德”味更浓
甚至把“复活”的总部都定在德国斯图加特
宝沃的执行副总裁陈威旭
不断地跟媒体灌输宝沃的光辉历史
历史已经过去54年了啊亲
“首次采用直喷技术”
”首款采用浮筒式车身设计的轿车“
“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无语子)
他们渴望用不明觉厉的方式
将德系基因烙印入人们的脑海中
不断的洗脑、营造气氛
给人们群众催眠
让他们对德系宝沃深信不疑
营销团队应该是
品牌收购后最忙的存在
把宝沃的调性拉升到和奔驰齐名
把德国制造的核心嵌入每一篇报道当中
以达到抬高价格的关键作用
这一阵一阵的东风吹得很猛
刚开始的确能见成效
宝沃BX7推出后获得大量的订单
每月平均销量超过5000辆
这一骄傲的战绩甚至被写进
《经典商战教材》当中
突然略略感觉有点讽刺
但时间是所有假冒伪劣的试金石
是次品总会被鉴别出来的
最愤怒的当属BX7的车主
说好的德国制造呢
上车了发现问题不要太多
深踩油门的吱嘎声是怎么回事?
9000公里1万块钱的高耗油是怎么回事?
宝沃执行副总裁麻烦出来走两步
对,就是之前义正言辞的那位
真相盖不住了
消费者渐渐发现了宝沃的丑陋面目
打着德国造的幌子忽悠民众血汗钱
赤果果的挂羊头卖狗肉
这波操作真是够够的!
宝沃BX7的销量开始下滑
就像是沙漏抵挡不住地心引力一样
真相抵挡不住时间的考验
宝沃想要通过中高端的产品定位
用轻奢理念
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这套打法在刚开始或许有用
但是消费者并不傻
不会永远为故事买单
宝沃只是福田汽车购买的壳子
所有的造势、气氛烘托
就像是一出喜剧的预热表演
看到最后的观众只会从
愤怒到笑而不语
最后心照不宣的在购车清单上
划去这家公司的名字
除了宝沃采取了这样的骚操作
还有其他公司也进行了同步模仿
比如说收购了斯威的东方鑫源
复制粘贴了宝沃的路数
斯威的“复活”可谓是毫无新意
还有罗孚、绅宝等品牌
他们的复活方式换汤不换药
在商家的生意经当中
走捷径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能做短期就不做中长期
能够节约成本
就绝不多花一分钱
打造品牌形象是所有的路径当中
收割速度最快的一条
毕竟只要让消费者接受
该品牌品控严格、质量上乘的形象
产品价格就会随之水涨船高
但故事讲多了就会变成笑话
商家想用洋货的形象
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理
消费者也会用拒不买单的姿态
给商家一记重锤
这场相互收割的游戏
本质上是给崇洋媚外者的一个教训
也是给无良商家们的一个巴掌
凝望韭菜太久,韭菜也会起义
是谁教育谁,最后也说不好
主笔 | 小白
编辑 | 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