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被围猎的昔日“日本之光”——东芝

于见专栏 2021-05-12 阅读: 5,718 次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最近有消息称,东芝会被CVC 资本以超200亿美元私有化,东芝已经不能再瘦身了,唯一的选择也许只剩下卖身了。

东芝在美国的股价随后迎来大幅上涨,其美国存托凭证(ADR)价格在上涨近20%,至21.5美元。

随后,东芝确认了这笔收购计划。CVC将先和东芝管理层讨论相关条款,管理层看是否符合自己利益再做出决定。

很明显,CVC就等着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就会对东芝发起收购要约。如果交易最终成功,CVC将会为东芝画上句号。

这一刻如同又回到了去年东芝电脑被收购的那一刻。

日本曾经最大的企业之一、傲视全球的产业巨头,但如今的东芝业务四处碰壁,营收陷入困境,股价低迷让股东们对管理层不满又不信任。

而PE巨头们最爱的就是这种落魄王者。CVC资本第一个展开攻势,而其它大PE们也纷纷凑了过来。

东芝的危机始于几年前的会计造假,让东芝陷入了巨大的困境。2017年,东芝净值连续两年为负让自己面临着退市风险。

东芝后来又因治理问题遭受批评,比如夸大子公司利润的虚假交易,以及在资本使用问题上与部分投资方发生冲突。

为了寻求扭亏为盈,东芝剥离并出售了公司最为赚钱的内存业务。东芝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缩小业务范围,试图放弃那些无法盈利的业务,希望能提振收益。

而效果也很显著,2019财年营业利润飙升了约370%,让东芝今年得以重返东京证交所第一板块。

0qP7KJlbcQQ

曾经的日本之光

作为曾经家喻户晓的牌子,东芝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是日本制造的象征。

明治维新,是东芝崛起的起点。

明治时代工业振兴,其中就有当今东芝的前身,日本发明家田中久重于1875年在东京创立的工业制造所,后来改名为芝浦制作所。

1939年东京电器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为“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也就是“东芝”。

东芝造出了许多个全球第一,包括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日本的第一个电灯泡、第一台晶体管电视、第一台冰箱、第一台DVD。

上世纪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制造被强大的中国制造冲击,但东芝还是继续向核能、通信等领域扩张。

鼎盛时期的东芝不仅是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制造商、全球前三的医疗器械厂商,还是日本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日本四大核能厂商之一。最近要排核废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零件就来自东芝。

东芝辉煌时期的经营范围涵盖制造、发电、核能、半导体、基建、家电、计算机、家电等诸多领域,位列世界第二的半导体业务、笔记本业务位列世界第二,其彩电业务与索尼、松下并称日本六巨头。甚至可以说日本人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东芝,东芝在日本的地位如同三星在韩国的地位。

借助二战期间的军工订单,以及美国技术、订单支持等,东芝逐渐发迹,盛极一时。

那个时候,东芝内部可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研发投入、产品线情有独钟,所以日本的第一个灯泡、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冰箱、第一个雷达、第一个电饭煲、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洗衣机、第一个微波炉、第一部可视电话均来自东芝。

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在1985年研发的T1100号笔记本,堪称笔记本电脑的先驱。

东芝存储硬盘产品,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产品,基本一提到东芝就会联想到硬盘。

东芝产品机械硬盘的历史很长。

1956年,最初的机械硬盘需要一整个房间才能放下,但总存储容量仅有5MB之多,工作寿命也不过2000小时。而真正奠定现代硬盘结构的硬盘,还归属于1973年诞生的温彻斯特硬盘。

随着机械硬盘快速发展,容量增加硬盘体积也不断降低,众多厂商开始加入硬盘行列,东芝也在1972年率先推出14寸产品。

1991年,东芝推出首款2.5英寸玻璃盘。随后东芝紧跟潮流,东芝尝试推出世界最小硬盘,体积只有0.85英寸。2015年又推出了业内容量最大的2.5英寸3TB硬盘,而且一年比一年大,2017年变成了14TB传统磁记录技术硬盘,今年则是18TB FC-MAMR硬盘。

可以说,东芝一直在创新和进步,与此同时机械硬盘的存储容量也相比最开始增大了3,600,000倍。

但是东芝却在辉煌时期过后倒退没落,或许这也正代表着日本制造业正在逐步走下神坛。

东芝在日本毫无疑问是日本之光,可以说如果倒退十年,没有任何PE敢去打收购东芝的主意。但如今虽然东芝在日本人眼里是无价的,但是在PE眼里东芝公司只值200亿美元。

0qP7KKCqvMJ

断臂求生

如此不可一世的东芝帝国,是如何在十余年间逐渐衰败的呢?

首先是外部环境,2005年之后整个日本电子产业陷入大萧条,但也不能把锅全部扣环境上,东芝的衰落也离不开天灾人祸。

看到了核能在未来的应用前景的东芝,财大气粗的以报价的3倍价格买下美国西屋77%的股权。

然而,用70亿美元天价买下西屋,为东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导火索,就是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2011年,这一年东日本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同时,也让东芝细心呵护的核电业务遭受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的同时还成为东芝最大的财务黑洞。

这个时候的东芝,动起了歪心思,也就是资本市场的大忌——财务造假。

2015年东芝终于承认,过去7年的财报都造假,虚报了1562亿日元的利润,连续3任社长都参与其中。如此大规模的财务造假让东芝的股价接近腰斩,口碑也一落千丈,从“日本之光”变成“日本之耻”。

另一方面,“成也美国败也美国”,这句话用来形容东芝并不过分。得益于美国而发家的东芝,最终却被美国制裁。

1983年,苏联从东芝购进数控机床部件,从而让苏联潜艇和航母推进器技术突飞猛进,使美国海军首次丧失对苏联潜艇的水声探测优势。

美国得知了东芝对俄罗斯出售零件后,开始对日本东芝进行制裁,禁止东芝机械3年内对美出口,控股的东芝公司则禁止其3年内向美国政府出售产品。

财务造假丑闻曝光后的东芝,开始走向亏损的不归途,开始变卖家产补血。

2015年底,重金买来的烫手山芋西屋,给陷入困境的东芝雪上加霜。美国境内的工程费、人事费等的如同财务黑洞,每年亏损5000亿日元。

2015年7月,东芝8.647亿欧元出售旗下电梯事业持有的芬兰通力近2400万股份。

2016年3月,东芝将家电业务514亿日元卖给了美的。东芝又将最重要的医疗设备业务6655亿日元整体出售给了佳能。

2017年3月,东芝年度亏损超过一万亿日元,重金买来的美国西屋也申请破产。东芝出售全球数一数二的核电巨头子公司西屋电气。

2018年,东芝也没有停下卖家产的脚步。先是将电视业务129亿日元卖给了海信集团,然后又将电脑业务40亿日元卖给了富士康控股的夏普。

与此同时,重头戏出现了。东芝把自己位列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厂商东芝存储卖了出去。

东芝多年的卖卖卖,让自己的庞大的业务群所剩无几。2019财年东芝净销售额与2014年高峰时接近7万亿日元的销售额相比,已经缩水了几乎一半。

如今的东芝,空有当年的巨无霸骨架,却早已被彻底掏空。

0qP7KKfvFfA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东芝目前的六大业务板块,还有核电、水电、城市供水、污水处理、高铁、功率芯片、通讯芯片、硬盘等等。这些领域东芝都依然有着不俗的实力。

比如东芝在半导体领域虽然割肉最具竞争力的闪存业务,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厂商之一。此外,东芝依然是日本仅有的几家具备核反应堆制造技术的公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东芝市值和营收严重不匹配。2019财年净销售额达3.39万亿日元,2020财年前三季度净销售21.万亿日元,而目前市值却仅有2万亿日元。

东芝的管理层是东芝股价低迷的主要罪魁祸首。东芝股权结构分散,管理层缺乏强力股东的约束,多年来让东芝每况愈下。

但是对PE来说,问题越多机会越多。低迷的股价,高层和股东不和,混乱的管理,以及多年来累计的财富,让东芝变成一块诱人的蛋糕。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球PE的募资大年,PE们资金弹药充裕,自然要四处寻找猎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东芝的并购大战结果如何令人拭目以待。

于见专栏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