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电视几年一换?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问题的答案正变得越来越短。
上世纪80、90年代,彩电作为结婚三大件在大众生活中普及开来。那时候的电视一用就是N年,“这电视比我岁数还大”更是常态。
反观现在,电视变得更加智能,价格更加亲民,可服役周期却严重缩水。市场上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机上市,厂商也总能找到新卖点诱惑用户换机,使得电视距离“耐用消费品”的定位渐行渐远。
如果,此时有一款产品可以保证用户未来十年内不用换机,且能够一直享受新机般的使用体验。你是否会选择尝试?
当然,市场不相信预言。
十年以后的事无人可以保证,但我们实事求是从产品本身出发就会发现:常用常新的预言,本质是华为对技术创新的自信。
文:熊出墨请注意
关于电视的退休年龄,实际上早就有规可依。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此前审批出台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细则》显示,彩电安全使用年限为8-10年。
放到今天来看,规定的指导意义还在,但很多电视都被迫提前进入了退休生活。之所以称之为被迫退休,这要结合行业当前存在的痛点来说。
毋庸置疑,那些上岗两年便被换下的电视,使用价值必然未得到完全释放。而造成价值浪费的原因很复杂,从厂商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市场步入智能电视阶段,竞争日渐加剧,市场随之打响了堆硬件、拼性价比的价格战。陷进价格战的一众厂商,不得不加快脚步推陈出新,更新迭代。参考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智能电视行业的换代速度也无形中被价格战加快,这本身便与电视耐用消费品的定位相悖。
其二,智能电视的软硬失调也是影响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硬件更新迭代的加快,但缺少相应的软件生态与之配套,进而导致使用体验上拖后腿,用户不得不换机获取体验的改善。
例如,比较常见的卡顿问题,除了受硬件性能的影响,与系统和软件的优化也密切相关。而正是由于产品更新节奏快,厂商无法对产品进行针对性优化。所以,市面上关于电视购买一两年之后便会卡顿黑屏的投诉才屡见不鲜。
再如,由于生态的不完善而催生的一系列体验痛点。前段时间中关村在线针对智能电视用户做了一次市场调查,1.5名受访网友中,有近90%的人吐槽了浏览器功能的缺失,83.3%的人认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联动能力不合格。这两大突出痛点分别对应着智能电视应用生态、IoT生态的缺失。
在产品耐用性普遍缩水的背景下,华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过时”所倡导的一次购买、长久使用,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市场关注。
而向前展望,消费者对电视功能需求将更加多样,电视需要兼备更多的新功能。同时,随着物联网兴起,智能设备增多,还要求电视必须拥有更强的拓展能力。这也决定了“十年不过时”的电视,是刚需中的刚需。
所以,现阶段的频繁换机,只是用户为获取更佳体验的无奈之举。华为智慧屏S系列的常用常新理念,才是平衡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落后的生态体验之间落差的最佳解决方案。
科技圈发展日新月异,华为智慧屏S系列把承诺定到了十年之后。时间跨度之大意味着承诺兑现的难度之高,华为喊出“十年不过时”的勇气到底从何而来?
首先,无论硬件配置,亦或是使用体验,华为智慧屏S系列现阶段在业内都处于领先位置,这保证了产品本身的耐用。
硬件方面,以电视产品最基本的画质为例。华为智慧屏S系列搭载了的120Hz高刷新率大屏是目前市场中高端产品的典型标配。行业数据显示,当下全球120Hz屏幕发货量1360万台,占市场整体的6.2%。
另外,92% DCI-P3色域覆盖,莱茵双重护眼功能等特性也都在证明这块屏幕素质之优秀。同时,结合华为的迅晰补偿算法,可以将网络上的24/30fps低帧率片源动态插帧到120帧,解决其他60Hz产品存在的卡顿、残影、拖尾等问题,让画面更加稳定、流畅。
软件方面的不过时集中表现在智慧体验之上,这主要归功于华为智慧屏S系列搭载的鸿蒙系统。底层系统开放、成长、互通的特性,撑起S系列智慧屏IoT控制、智慧交互、跨屏操作、影音娱乐等不过时的能力。
以智慧交互为例,华为智慧屏S系列的智慧交互方案主要是语音和视觉两种。语音,产品内置“小艺精灵”语音助手,支持连续对话、方言识别、声纹识别、家居控制等技能。用户操作无需通过遥控器,只要动动嘴即可执行。视觉,凭借1300万像素的“AI慧眼”,智慧屏能够满足高清视频通话、远程看家等需求。还能够精准识别用户动作,给出相应的反馈。
显然,在行业未出现语音、视觉之外的革命性交互技术之前,华为智慧屏S系列的智慧交互能力不存在过时一说。甚至,经过华为智慧屏前代产品的探索和完善,交互体验上较市面上多数产品都要更加丰富、易用。
其次,华为赋予了S系列智慧屏持续自我更新的能力。使之在不过时的基础上,实现在未来十年的用户体验中“常用常新”。
同样从硬软两方面展开。硬件的后续更新得益于模块化的设计。如负责视觉交互的“AI慧眼”,华为将其设计成了便于升级的磁吸式。如果几年之后这颗摄像头的像素不再匹配用户的需求,把它升级换新,便相当于换了一台新电视。同理,其他硬件方面的进化也可以通过升级模块化的组件实现。
众所周知,鸿蒙系统是基于分布式技术打造,生来就点满了Social技能。这意味着拥有智慧屏的用户,能够享受到的其实是“智慧屏+N”的体验。前文提到的IoT交互、跨屏操作等能力就是体现。
手机产品,EMUI11的计划升级总量超过2个亿。智能家居设备,HUAWEI Hilink平台已连接设备量超过1.4亿。同时,鸿蒙系统的开源计划也在有序推进。根据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智慧出行、影音娱乐、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办公五大生活场景下未来将涌现N多可供智慧屏互联互通的智能设备。
智慧屏既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也是家庭的影音娱乐中心,还能在智慧办公场景内与其他设备协同,形成“智慧屏+N”的超级设备,实现基于分布式的跨屏、跨设备操作。
由此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内的智能设备越多,智慧屏外延的触点就丰富,对应的体验自然随之刷新。
综上,对比传统电视的耐用,以华为智慧屏S系列为起点,依托技术创新,华为不仅复现了使用寿命层面的耐用,还首次让电视不以产品的迭代作为功能升级的必要环节,通过内循环的更新保持体验的常用常新。
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华为智慧屏S系列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亦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如前文所讲,智能电视产业目前软硬失调问题颇为严重。从S系列开始,华为智慧屏产品软件层面实现的创新体验或将一步步把用户的注意力牵引至软消费,久而久之,产业受此倒逼将对软实力的建设投以重视。
可以预见,届时行业除了对智慧屏的智慧交互、跨屏协作等软件体验进行跟进,另一重大的变化会是内容生态的改善,这将促成用户、开发者、行业多方共赢局面。
硬件+软件+内容服务,从硬消费到软消费的转变,电视产品的价值结构得以重塑,行业也能从根源上摆脱此前强调硬件的恶性价格战,逐步进入软硬协调的良性增长轨道。
不过,归根结底,S系列智慧屏的出现对行业的最重要的引导还是体现在其对技术创新的坚守。
去年7月份,华为宣布要放个“大”招。“大”招对应的便是智慧屏,不按常理出牌的华为,产品未发,战略先行。从定位上对电视产品进行创新,发布了智慧屏概念以及相应战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智慧屏将成为家庭的智慧交互中心、跨屏体验中心、IoT控制中心、影音娱乐中心,是未来智慧家庭的新物种、新品类。
紧接着,不断完善产品,华为用产品说话,以全面的技术创新让新物种、新品类的概念变得丰盈立体。
最新的S系列,更出色的音画效果,更成熟的鸿蒙系统,更强大的分布式协同能力,更智慧的交互体验,以及首次实现让电视不以产品迭代作为功能升级的必要环节,无一不标志着其是华为技术创新的代表之作。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华为智慧屏S系列的“十年不过时”和“常用常新”,这些并非虚幻的预言,而是对技术创新的坚定信仰。
本文系“熊出墨请注意”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