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唯品会需要“搞事情”

蓝莓财经 2020-09-12 阅读: 6,976 次

8月19日,唯品会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唯品会营收241亿元人民币,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6亿元,保持了连续盈利,且高于市场预期,但是截止19日收盘,唯品会股价下跌19.45%。

9月3日,爱库存在其官方微博控诉唯品会逼迫商家“二选一”,唯品会持续下跌的股价开始触底回升。

"我们无法在研究的一开始就界定价值,而是必须在研究的进程中发现价值。"纽约市立大学(CUNY)研究生院杰出教授、剑桥大学博士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在其所著的《资本的限度》中提到。

对于企业的价值来说,资本是在对企业动态发展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具体表现就是一级市场对企业的投资,二级市场对企业的股票购买。一定程度上,一家企业的股价和市值就可以反映出企业发展的质量。

从近期发生的这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好像不太想看到唯品会盈利,想看到唯品会“搞事情”,真的是这样呢?

吃着火锅唱着歌,200亿没了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先入局奢侈品特卖,后转型为品牌特卖。不到四年时间在美国上市,上市之后股价一直上涨,到了2015年,股价到达峰值30.72美元每股。市值疯涨的那段时间,唯品会一度被认为是继淘宝、京东之后的电商第三极。到达峰顶之后,唯品会开始下跌,在2018年,唯品会股价来到4.3美元每股。之后,唯品会股价开始逐步回升。

股价起起落落之间,包含了二级市场这些年来对唯品会发展的看好与看衰。在今年唯品会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与第二季财报之间的这段时间,股价迎来了大幅上涨,一度涨到24.46美元每股,二级市场对于唯品会似乎颇为看好,而这其中的原因,在笔者看来,有以下几点。

1.持续盈利

唯品会2020年一季度财报,营收187.93亿元,同比下降11.85%;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6.85亿元,同比下降21.19%。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唯品会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这是唯品会第30个季度盈利,而且是唯品会自2019年11月下旬关闭品骏物流之后的第一个整季度财报,从财报数据来看,唯品会降低成本的做法还是挺不错的。

2.外部环境

疫情造成了品牌商的库存积压,对于唯品会来说,是一批库存红利。高昂的库存成本使得品牌商、厂商需要寻找各种渠道消化库存,主打品牌特卖、库存清仓的唯品会正好符合品牌商与厂商的需求。

同时,疫情压抑了人们心中的购物欲望,二季度恰巧有年中特惠活动,“口红效应”下,唯品会价格低、性价比高的品牌商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3.营销发力

唯品会赞助《三十而已》《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多款爆款电视剧、综艺,而且这些电视剧、综艺的受众与唯品会受众重合。唯品会随着这些影视节目爆红,在二季度刷足了存在感。

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的营销成本增大到10.29亿元。上个季度唯品会营销成本仅为4.12亿元,去年同期为8.8亿元,同比环比皆有上涨。2020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原因,缩减营销费用开支正常,第二季度唯品会在营销方面直接增加了6亿元,确实给力。

在2020年一季度财报与二季度财报发布之间的这段时间,唯品会给二级市场的整体印象是:财报数据良好,持续盈利,降本增效可以;疫情为其带来了库存红利,供给充足,消费需求强劲;营销受众精准,效果好。

股价持续上涨的唯品会可以说是“吃着火锅唱着歌”,但在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唯品会市值一夜之间,从超160亿美元,跌到129.5亿美元,市值蒸发了大约200亿人民币,之后几天连续下跌。

从唯品会二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唯品会营收、净利润、活跃用户数均有增长,连续盈利31季度的唯品会,为什么突然之间不被二级市场看好?一季度唯品会盈利被看好,二季度盈利就下跌,人们不想看到唯品会持续盈利下去了吗?

“诸葛”CFO归隐,“蜀国”唯品会有点难

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很多人将唯品会股价下跌的原因归咎于CFO杨东皓的离职。CFO(首席财务官)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就像是CEO身边的军师一样,这位陪唯品会9年长跑的CFO离职,自然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唯品会的CFO杨东皓,在唯品会上市前2011年加入,定于2020年11月离职。杨东皓任职期间,经历了唯品会上市,股价起起沉沉,参与了多次涉及唯品会发展的战略制定,将唯品会的股价从谷底带出。

这期间的高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引入京东、腾讯投资,接入微信九宫格,在京东开设旗舰店,为唯品会寻找流量增长点;近两年与快手合作,开拓下沉市场;提出物流、金融、电商三驾马车,后又回归特卖。

我们不能说杨东皓之于唯品会,达到了诸葛丞相之于蜀国的地步,但是为唯品会寻找资金、制定战略、节约成本这方面,也尽到了首席财务官的职责。

“诸葛”归隐,留下的“蜀国”是否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也”?

唯品会2017年提出的物流、金融、电商三驾马车,拉动营收增长的路线,实际上阿里和京东已经走通。阿里旗下的蚂蚁集团上市,在物流方面整合了“四通一达”,组成菜鸟联盟。京东旗下的京东物流也已经盈利,京东数科也在筹备上市。

而唯品会承担不起自建物流的亏损,金融业务也从财报中隐去,现在只剩电商这条独马,能拉得动唯品会的营收吗?

我们不妨从人货场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唯品会现在的电商业务。

从人的角度来看,唯品会2020年第二季度活跃用户数3880万,同比增长17%,而过往四个季度的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为11%、21%、19%、-0.3%,用户增长乏力。唯品会做品牌特卖这一垂直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用户不如综合类平台量级高。做了这么多年的唯品会,像是触及到了用户数的天花板。

从货的角度来看,唯品会专注品牌特卖,抓住了品牌商清库存的需求,因此低价拿到了品牌商的库存。也有部分厂家借助唯品会的渠道,专门为唯品会铺货。但是唯品会的货竞争力并不高,拼多多裹挟百亿补贴,淘宝、京东都参与应战,品牌新品都加入补贴。“买新不买旧,买旧享折扣。”现在新品都有折扣,旧商品自然受到冲击。

从场的角度来看,唯品会构建的场景更像是信息网站,将传统的商品由货架搬到网上,采取的是人找货的形式,是一个中心化平台,与消费者之间仅有一层联系。而爱库存以社交电商、S2B2C的形式,连接小B端的私域流量,打造去中心化平台,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小B端增加一层运营,让货去找人,增加了新的场景需求。拼多多能超过唯品会成为电商第三极,也是运用社交电商的方式,将私域流量纳入消费场景之中。

陪伴唯品会9年之久的CFO离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唯品会,但是从零售行业最根本的人货场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唯品会构建的人货场,正在一步步落后于时代。

唯品会需要多“搞事情”

爱库存在微博上控诉唯品会“二选一”事件,与唯品会股价回升,或许只是碰巧,但是二级市场想让唯品会多“多搞事情”,却是真的。

资本市场不怕公司不盈利,最怕公司停在原地。如今唯品会CFO离职,人货场的构建也有些落后,唯品会股价大跌部分原因就在于此。所以需要“多搞事情”,让现在靠“电商”业务发展的唯品会有更多增量,使其处在高质量的动态发展状态。

回顾过去的几年中,唯品会股价的浮沉,也印证着这一点。

2012年到2015年,唯品会营收暴增,股价上涨,增速放缓后,股价下跌。经过一系列“搞事情”(战略调整)之后,唯品会才慢慢走上现在的回归品牌特卖、开源节流之路,股价回升。

而“二选一”并不是真正的“搞事情”。“二选一”这一做法损害消费者、商家利益,暂且不知道其真实性。不过爱库存爆出这一事件后,根据百度指数显示,9月4日,唯品会与爱库存媒体指数都出现增长,这次事件为爱库存与唯品会带来的更多是营销效果。

真正的“搞事情”,是唯品会与京东、腾讯合作,放出“三驾马车”,砍掉自营物流这些真正能影响唯品会用户、营收、成本的战略。

在“搞事情”上,我们可以以苹果公司做参考。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大刀阔斧,化繁为简,将不赚钱的产品线纷纷砍掉,乔布斯逝世时,苹果的产品线只有:iMac、iPod、iPhone和iPad。

库克接手苹果后,将苹果的产品带上了另一个路线。现在,苹果的产品线已经扩张到27款产品,不同的版本数量达到200款以上,2010年,苹果官网仅有14款产品。但是,库克通过IOS生态圈,将所有产品有机联系在了一起,为苹果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现在的唯品会,已经经历了苹果化繁为简的时期,接下来唯品会就需要开辟增量,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唯品会2019年有3起投资事件,分别是乐峰、杉杉奥特莱斯广场、易改衣。乐峰(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之前关闭的美妆垂直平台乐蜂网商标,杉杉奥特莱斯广场是为了线下,易改衣是高端改衣的垂直电商。从唯品会去年的投资事件分布,大致也可猜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乐峰和易改衣暂时尚未看到唯品会的动作,唯品会的杉杉商业的奥特莱斯商场已经出现作用。最近唯品会在合肥接盘了一处经营不善的商场,打造唯品会首家城市奥莱商场。不过线下的消费者、场景、成本、坪效、运营等与唯品会线上经验不同,线下奥莱能否为唯品会打开新的增量尚未可知。

结语:

唯品会在一季度财报与二季度财报发布之间,给二级市场整体印象是向好的。可是随着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唯品会CFO离职成为股价下跌的契机,背后其实是唯品会“人货场”正在落后于时代。“二选一”事件正巧遇到了二级市场对唯品会价值判定趋于冷静,唯品会需要“搞事情”,动起来,寻求增量,或许就能让其股价和市值重新回升。

当然,唯品会搞得“事情”是否能让二级市场满意,就需要时间去印证了。

财经自媒体“蓝莓财经”,订阅号:蓝莓财经,个人微信号:18500928579,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蓝莓财经
解读财经热点,财经就要蓝莓味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