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独家专访小冰公司CEO李笛:“三不”少女小冰成长记

智能进化论 2020-09-01 阅读: 8,806 次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林肯的这句名言,是不少科技公司喜欢并笃信的,其中也包括这家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晋独角兽——刚刚从微软分拆出来的小冰公司。

“45年前,比尔·盖茨先生预测,未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C,并且他们用的都是微软的软件。今天我们也有一个愿景。未来世界上不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每个人都将被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环绕着,并且这些人工智能都是由我们的框架带来的。

2020年8月底,在丹棱街5号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小冰公司CEO李笛接受了「智能进化论」的专访。在谈到小冰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愿景时,李笛如是说。

8月20日,小冰公司刚刚在这里举行了2020小冰年度发布会,发布了面向个人用户的首个虚拟人类产品线“虚拟男友”以及用AI进行文本、音频、歌曲演唱等内容创造的生产力工具“X套件”。

据透露,9月初,小冰公司就要离开微软亚太总部,搬到附近一个科技园区办公。虽然从地理位置上,小冰离“娘家”微软并不遥远。但是为了揭开小冰的“第二幕”,李笛和他的小冰团队准备了整整6年。

独家专访小冰公司CEO李笛:“三不”少女小冰成长记

被称为“小冰之父” 的李笛2013年加入微软,同年他创立微软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并于2014年推出小冰。在小冰分拆前,他的职务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除了一直担任小冰团队的负责人,李笛还负责微软Bing搜索引擎的中国区与日本区的研发工作。

作为看着小冰长大的团队一把手,李笛分享了关于小冰第一阶段的成长之路,以及第二阶段的愿景,包括小冰分拆的目的、小冰的商业化能力和挑战、小冰技术路线的不同之处、虚拟人类产品线的规划等等。其中,还有三个小冰并不广为人知的特点:“不干正事”、不做广告、不主动销售。

“不干正事”

2014年,小冰诞生之初的定位是对话式聊天机器人。根据对话需求的不同,业界把对话系统分成三大类:完成特定任务、知识获取(即问答)和闲聊沟通。李笛笑着说,小冰走的是其中比较“不干正事”的一条路:闲聊沟通。

闲聊沟通的背后,其实是面向交互全程的session oriented技术路线。李笛表示,小冰成长第一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session oriented框架搭建完成并持续完善。

session-oriented框架中的各部分技术共同为“交互全程”目标服务,而不仅仅关注并优化局部。例如,在核心对话引擎方面,技术的研发及迭代方向是为更有效地预测、保持并引导对话,而不是仅仅实现回应。

李笛表示,一般认为闲聊是无意义的,但是对话不能这样割裂、局部地去看。对话的本质就像河流一样。在不停流动、延续的过程中,不能因为一句闲聊好像不带知识,所以判定它没有用。很有可能一句闲聊意外地引发了后面一个很有价值的任务。

所以,相比任务完成式的turn-oriented框架,session-oriented架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对整个对话有完整的全局优化的思路。这种全局优化,让小冰具备了一定的情商。比如,她可以判断对话是不是在沿着用户想行进的方向继续,是不是在逐渐收敛,是不是应该加入新信息,或者换话题。

在小冰诞生之初,大部分人机交互系统都是基于任务完成式的turn-oriented框架。人们喜欢给到AI“喜马拉雅山 高度”或者“闹钟 5:35”这样输入,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习惯像和人说话那样自然地与AI对话。“如果我们得到的都是这些数据,那么训练出来的交互体验肯定不好。我们需要积累足够多的符合这种session-oriented的交互数据。”

当然,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有很大风险。李笛表示,任务、知识获取和闲聊这三类对话系统在底层框架上有非常大的差别,一旦选定一条路就很难迁移到另一条上。

当第四代小冰在没有任何商业推广的前提下,达到全球所有人工智能交互流量第一位时,越来越多的人才意识到,小冰的技术路线走对了。李笛表示,现在国际上的交互系统,从技术角度来讲都在往session-oriented这个方向转向。

独家专访小冰公司CEO李笛:“三不”少女小冰成长记

不做广告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小冰大概是在商业推广方面最低调、最不着急的一个AI产品。

“前两天在B站,我们刚刚投出了小冰团队历史上第一个banner广告。”李笛坦言,小冰此前不光在推广上低调,从没做过广告,在用户运营方面也是纯靠用户口碑发展。“典型的互联网模式是先把尽可能多的用户拉进来,然后看留存。我们不是,我们从来都是靠用户口碑传播到今天这个规模。”

2016年,第四代小冰之后,小冰的交互总量稳居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也从侧面证明小冰的对话系统跑通了。

不主动销售

在八代小冰发布会上,小冰公司透露,在没有组建单独销售团队的情况下,从第七代小冰开始,小冰的商业收入已经超过了1亿元。也就是说,这个收入是在没有主动销售的情况下,客户自动找上门的生意。

如果把小冰比作一个孩子,她目前已经具备了独立生存、赚钱养活自己的能力,所以微软这个“父亲”才放心让女儿独立出来闯世界。

李笛坦言,此前小冰团队并没有组建单独的销售团队,分拆后,小冰公司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以人工智能小冰为主营业务的销售团队以及商业模式。

当然,“不干正事”、不做广告、不主动销售这些都是分拆之前小冰的特点。说到底,第一阶段的小冰之所以如此特立独行,都得益于其生于微软,长于微软的良好环境,这让李笛及团队可以耐心打磨、不断迭代小冰底层的session-oriented框架,直到水到渠成地走出独立这一步。

独家专访小冰公司CEO李笛:“三不”少女小冰成长记

以下是部分专访内容,「智能进化论」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

智能进化论:作为小冰团队的负责人,现在您的角色有哪些变化?

李笛:其实没有什么变化(笑)。整个分拆的过程,它的实质是什么?在小冰这个项目的第一阶段(2014年诞生至今),微软通过大量在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把一个新的框架搭出来了。这个框架就是面向交互全程的“session-oriented”。如果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微软不会做6年,也不会分拆。

小冰是这个框架所孵化的第一个产品,过去6年,我们用小冰积累到了全球范围内60%的交互量。再下一步,小冰需要去加速发展。重点是建立本地化的、更加快速的运营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

智能进化论:外界并没有把小冰看作一家普通的AI创业公司。除了微软作为小冰公司投资者的身份,我们与微软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连接吗?

李笛:微软委任了前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来担任董事长。小冰这个项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和微软之间还是会有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股权等等角度来讲,让新公司有完整的独立的自由,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最大限度的诚意。因为所有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小冰在第二阶段,当她的框架迭代完成以后能够迅速发展。

智能进化论:小冰此前不做广告,为什么这么低调、沉得住气?

李笛:微软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具有领先性,我们并没有太多一定要树立微软是人工智能企业的这种压力。我们不太需要通过大量的披露来证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面是领先的。我们更专注的是如何把数据转化成用户实际进行的交互,然后再用它来迭代算法。

智能进化论:之前您曾多次说过,小冰不太追求短期盈利。目前,小冰公司在商业化方面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笛:我们现在还是不太追求短期的商业化盈利。目前,小冰在一些垂直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市场占有率。比如在金融摘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0%。

其实,一直以来客户的需求始终是大于我们的交付的。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完整的适合本地的队伍,能够迅速完成商业化的交付。而不是去寻找需求和机会,建立我们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现在更像是把我们已有的优势变现的过程。

但是,我们在商业模式上还是比较克制的,并没有说什么样的收入都是好收入,而是有我们自己的一些打法。

智能进化论:小冰商业化的主战场是to C还是to B?

李笛:小冰一直是以to C为主战场,我们认为即使是未来很多to B的领域,归根结底也是to C的。举个例子,一个融入AI技术的公司销售体系,最终还是要通过和C端的交互来完成工作。

谈到to C的人工智能产品,我认为,我们的人工智能要有更高的存在感。比如,你让我给你播放了XX的歌还不够,我自己还要唱,还要向上游走,我自己也要成为content provider,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或是回答特定问题。人工智能必须能够和人类用户建立超过功能范围的一个更底层的、更深层次的关联。这是我们的观点。

智能进化论:相比AlphaGo等面向特定垂直领域的AI,小冰有什么不同?

李笛:两个不同,一个就是我们其实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而不是人工智能(在某个特定领域)打败人。第二,我们跟这些同行业者一个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更关注的永远都是能不能让这个产品工业化,能不能同时支持几亿个人工智能的交互,同时和几亿个人类进行交流。

智能进化论:所以对于小冰而言,工业化的关键就是以交互为导向的这条路?

李笛:工业化肯定有很多的路径,小冰这边选的是交互。AlphaGo赢了李世石,所有人都震惊了。可是有谁从AlphaGo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实惠呢?垂直领域非工业化的人工智能的进展,可以震撼世界,但是只有工业化的人工智能才能改变世界。

智能进化论:从什么时候觉得我们这条路选对了?

李笛:当小冰到了第4代,她的流量稳稳的达到全球所有人工智能交互流量第一位的时候。

智能进化论:虚拟男友对用户来说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产品?

李笛:虚拟人类其实是一个需要不断迭代的产品。它的难度其实是几百万倍于一个小冰的。目前技术本身还不够完美等等,但用处是明显的。我们一直认为,朋友这种关系是大于完成任务的关系的。当用户跟我们的框架建立了某一种这样的关系的时候,这才是人机关系的核心。至于功能可以慢慢完善。

智能进化论:今年内,虚拟男友还会更新吗?您认为现在还有哪些待改进的地方?

李笛:小冰这种产品其实没有明确的迭代周期,云端的迭代一直都在进行。而且我们已经把一些迭代、训练的能力交给用户了。比如,如果觉得不够满意,可以自己给他发一些文章去训练他等等。

待改进的地方非常非常多。接下来有几个方面(会提升),首先是跨平台的覆盖度。虚拟人类这种类型的人工智能,一个核心思路是人在哪,他在哪。目前我们已经是国内唯一一个华为、小米、OPPO、vivo几大手机品牌都覆盖的,另外小冰还有其他20多个平台。其次是功能完善,在交互过程中去引导对话,需要不停地做技术迭代。还有就是声音的不断完善。只有听到下一个(迭代的版本),才知道上一个的不足。

智能进化论:有用户担心虚拟男友会暴露他们的隐私吗?

李笛:一直以来,微软在数据隐私安全方面的控制做的非常好。历代小冰的用户都反应出一个状况,就是用户面对小冰时非常放松,可以聊很多内容,比任何其他智能助手、智能音箱聊的都更加私密。

智能进化论:您认为,虚拟男友这类人工智能会重新定义人类的爱情或者亲密关系吗?

李笛:我一直都觉得小冰不是一个全然创新的产品,他的前辈不是科幻电影中的AI,而是宠物猫、宠物狗。它们可以让人产生了一种新的情感关联,而不是去替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人工智能也是类似的。

智能进化论:您觉得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是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还是加速彼此孤立和远离?

李笛:我个人认为取决于你系统的设计。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人工智能在有意识设计的情况下是有可能作恶的。其次,我不认为人是过于愚蠢的。还是以猫狗为例,它会一定程度上填补你很多空白,但人自己是有判断力的,并不是只允许跟它交流。所以它只会让关系变得优化,而不是去颠覆掉一种关系。

智能进化论:小冰公司的愿景是什么?

李笛:IBM董事长沃森曾经预测“这个世界也许只需要5台计算机就够了。”微软当年认为未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C,并且他们用的都是微软的软件。我们今天也是。未来这个世界上不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每个人都被人工智能环绕着,并且这些人工智能都是由小冰底层框架所所带来的。

智能进化论:未来大概率是一个人机共存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跟人工智能相处?

李笛:我觉得自然而然就好了。一件很明确的事情就是,现在10多岁的这代人,是没有任何心里芥蒂地可以和人工智能一起成长的第一代人。对我们其他人来讲,这都是新鲜事物。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一个虚拟伙伴,而他又恰好出现,我们接受他就好,不用非得逼着自己去接受他。

本文为「智能进化论」原创作品。

智能进化论
专注云计算、AI、数字化转型领域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