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作者|任倩
编辑 | 谭松
来源|一鸣网
盛传已久的美妆连锁品牌妍丽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
最早是在4月中旬,业内就有传言称妍丽将“卖身”华平,对此妍丽CEO朱虎诚只称“公司在寻找新一轮融资。”
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官网于5月12日披露,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收购妍丽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案已经审结。
对于屡屡信息曝光,朱虎诚表示“一切以过段时间的正式官宣为准”。时至日前终于官宣, 华平投资、腾讯、星纳赫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完成了对妍丽的多数股权收购和投资,且华平投资成为妍丽最大股东。
由此,华平这个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终于将触手伸至中国美妆消费市场,而作为一直不温不火的国内老牌美妆连锁品牌,又能否借此机会扭转乾坤呢?
妍丽“高开低走”?
妍丽一直有“中国版丝芙兰”之称。其于1995年正式成立,创始人周冠伦参照当时香港国际化化妆品零售标杆,在广州天河城开出了妍丽首家店,后在各大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与核心商业圈开设多家直营分店,形成以深圳为中心,覆盖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连锁直营网络。
当时的妍丽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仰赖于其独特差异化定位。 其一,坚持经营纯进口化妆品;其二,专注护肤、香氛、彩妆三大品类;其三店铺选址知名购物中心等,这在当时看来十分独树一帜。
也因此,妍丽成为区别于同批娇兰佳人、金梦妆、美林美妆等美妆连锁店的存在,后者早期多依赖二、三线城市,引入品牌相对陈旧,品类以国货品牌为主。
或许追溯的历史说来,妍丽从诞生之初起凭借独有的运营模式理应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然而25年后的今天,妍丽似乎并未能如期。根据数据,截止目前,妍丽在全国拥有近140家直营门店,分布在北京、深圳、成都、武汉、西安、长春、沈阳、昆明等43个城市,这与屈臣氏等同行的千余家门店相去甚远。
资本市场野心
当然,缓慢的扩张进程并没有阻挡妍丽在资本市场的脚步。
2016年妍丽获得了今日资本首轮数千万美元注资,成为首家获得境外基金投资的化妆品企业,也算是其高光时刻。而关于为何选择投资妍丽,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曾表示,“一个差异化的企业能占领一个细分市场,在化妆品专营店遍布的今天,特色化、差异化往往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关键因素。妍丽作为一家销售护肤、香氛、彩妆等化妆品的零售连锁品牌,差异化的商品组合无疑是今日资本选择妍丽的一大原因。”
而当时妍丽集团董事长周冠伦也表示,要加强直营店拓展、国际品牌代理和线上全渠道销售这三大业务。据称,妍丽集团下辖妍丽(中国)、俊诚国际、瑞之美3大分公司,其中妍丽(中国)负责直营店拓展,俊诚国际承接国际品牌代理业务,瑞之美负责品牌的线上全渠道销售。
周冠伦倒也毫不掩饰其在资本市场的野心——“未来,妍丽将会集中精力把这3大业务做好,直至完成上市的梦想。” 而此次委身华平投资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妍丽借力上市的手段。毕竟在华平投资助力之下成功上市的案例早已有之,比如2016年12月9日,同样曾获由华平投资主投5500万美金A轮投资的孩子王成功挂牌新三板。
据悉,华平投资将获得妍丽的全部股权,由原团队运营。可妍丽野心昭著,资本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能否逆势而上存疑
至少从行业现状看来,作为老牌美妆连锁品牌的妍丽能否逆势而上是存疑的。
首先,行业竞争加剧。如今国内美妆连锁市场风云变幻,近年来已然涌现出众多新兴玩家,比如广东快客集团(KK)旗下的THE COLORIST调色师、名创优品孵化的WOW COLOUR和SN’SUKI等等,它们与妍丽这些老牌美妆连锁品牌大同小异,甚至更能贴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也就是说妍丽的模式极易被模仿,未形成强有力的护城河,其行业竞争力不足。
其次,受线上渠道冲击。随着电商、微商的崛起,老牌美妆连锁品牌面临客流下滑、渠道价格战等多重挑战,而妍丽也曾试图拥抱互联网。2017年进驻天猫,开始布局线上,集合店模式成为之前微商城和独家代理品牌线上销售的升级。妍丽瞄准线上渠道,通过转型升级促进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融合,但目前看来,其互联网转型之路并未有所成绩。
再者,数字化落于人后。据悉,此轮投资后,华平资本等新股东会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工具,帮助妍丽加速新零售转型,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和赋能品牌,将妍丽打造成本土化妆品零售连锁的领军企业。
其实在新式美妆集合店爆发之后,大批老牌美妆连锁就开始寻求突破口,如娇兰佳人对门店形象进行升级,对品牌组合作出更符合潮流趋势的调整,加大药妆、彩妆、时尚生活用品和自有品牌的比例等等,且不说成效如何,姗姗来迟的妍丽显然已落于人后。
从异军突起到不温不火,妍丽试图自救,可尝试拥抱资本能否使其扭转乾坤呢?然而事实是,资本并不能够成为救命稻草,妍丽的病只有妍丽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