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记者采访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时,也曾问到他是否担心市场份额的问题,得到的回答似是轻描淡写却又胸有成竹:“公有云市场的格局未定,再过一两年肯定会有变化。”
果然,改变已经发生,华为云闯进了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华为云与计算BG的正式成立,为华为云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做好“黑土地”,打造百花齐放的应用生态
“为世界提供澎湃算力,让云无所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战略与产业发展部部长张顺茂概括了华为云与计算BG的目标。在数字经济时代,从自身的定位和优势出发,华为将围绕计算和华为云构建生态,打造“黑土地”,致力于成为数字世界的坚实底座。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战略与产业发展部部长张顺茂发表演讲
还记得那句流行语吗,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时过境迁,市场的大环境变了,企业客户的需求变了,技术的创新与迭代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厂商根据自身的差异化定位、优势和特长,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重塑新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随着云和计算的快速发展,平台型企业、生态型产业的提法更符合ICT产业发展的潮流,也能更准确地描述像华为这样在云和计算领域的创新思路与做法。
张顺茂指出,云和计算产业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就是一个生态型产业。通常来说,生态之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相互依存的个体和元素,就像一个雨林生态环境中,有土壤、空气、水,以及各种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和谐共存的生态,每个个体或元素都有其定位和价值。华为云和计算BG的核心工作方向就是踏踏实实做好“黑土地”,打造产业生态。
“做大产业蛋糕比做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更重要。”张顺茂表示,“我们要打造百花齐放的应用生态。”一方面,华为投入大量资源,促进产业生态发展,为云和计算的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增强“土地的肥力”。华为既然要做“黑土地”,那就要让这块土地更加肥沃,而各种营养素包括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持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全面的服务和支持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用户与合作伙伴的需求。另外,华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销售组织赋能,让技术和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新的价值。
华为云与计算BG战略目标的落地,必须依靠创新的商业模式。华为已经胸有成竹:第一,华为以做好“黑土地”的心态和资源,打造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持续运营的同时持续赋能合作伙伴,让“黑土地”变得越来越肥沃,从而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到华为的“黑土地”上种自己的“庄稼”;第二,华为从原来主要卖整机转变为做大产业,主要为合作伙伴提供板卡、核心部件等,支持合作伙伴生产自有品牌的整机,共同将整个计算产业做大做强;第三,华为从原来主要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云将无处不在,其便捷性和灵活的交付方式,将更有效地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彰显客户的价值。
恪守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云与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参与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但是如果想有所作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专心专注,许多厂商成功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企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下探、深耕,找准自身定位的同时,与生态中的合作伙伴联合,互惠互利,才有利于整个产业和生态的壮大,同时最大化企业自身的价值。
在云和计算领域,华为将始终恪守“边界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众所周知,当初华为云能快速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就与它“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做法密不可分。
张顺茂表示,华为将聚焦计算架构创新和处理器的研发,以及华为云服务三大核心,凭借自身在硬件上的创新能力,对外提供主板、SSD、网卡、RAID卡、Atlas模组和板卡等部件,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自己品牌的服务器、PC等计算产品。另外,在软件策略上,华为陆续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和AI计算框架,以开放和开源使能合作伙伴发展自己品牌的商用产品,同时为开发者提供覆盖端、边、云的全场景开发框架,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华为不做应用,但免费支持主流应用和软件的迁移和适配。
产品与生态,并进齐飞
云服务是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的必由之路,而计算是“新基建”落地的根基和支撑。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华为云与计算BG布局谋篇,以“一云两翼双引擎+开放生态”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所谓“一云”,是指华为云。华为云的目标十分明确,即成为政企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首选。目前已有超过4000家政企客户选择了华为云。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上线23类210+云服务,以及190+行业和通用解决方案。同时,华为云与计算产业生态迅速扩张,如华为云咨询合作伙伴超过1万家,华为云技术合作伙伴和计算领域合作ISV超过3500家,云和计算全球生态创新中心达到37个。在新冠疫情期间,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成为“新常态”。华为云顺势增长,比如ModelArts用量扩大133倍,CDN用量增长26倍。
以云为基,华为充分发挥云、AI和5G的协同优势,通过全栈技术创新,面向政企客户提供了稳定可靠、可持续发展的云服务。5月15日,基于华为历时8年打造的“擎天”架构的华为云Stack正式发布,为政企客户提供在云上和本地部署体验一致的云服务,已在大庆油田、交通部路网中心等客户那里得到了成功应用。
华为云EI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入。比如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辅助病毒筛查和加速药物开发。以ModelArts为代表的一站式AI开发管理平台,让人人都可以成为AI开发者的梦想早日到来。
同时,华为云也加快了在全球的拓展,在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鲁大区陆续开服,与合作伙伴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着45个可用区,部署了超过2500个CDN节点。
华为云与计算首席营销官邓涛
“两翼”包括计算,以及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华为云与计算首席营销官邓涛表示,2019年华为切实落地“为业界提供多样化算力”,2018年x86发货89万套,2019年整体发货96.3万套,计算设备发货量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8%,实现了x86、AI、ARM算力产品的全面布局。
数据与应用的多样化,对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异构计算、暴力计算、泛在计算、协同计算并举推动了计算架构的创新。面对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云原生应用和云服务等主流应用场景,算力的提升是必然需求。华为要做异构计算的领导者。为此,华为围绕“ARM+x86+GPU+NPU”,致力于打造多样性的算力,并面向通用计算,推出了整机、主板、板卡等产品,同时面向AI计算,推出了Atlas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举例来说,以华为Atlas 900 AI集群为底座,鹏城云脑成为业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从存储的角度看,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数据结构的多样性对存储容量、存储性能和数据保护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华为重新定义数据基础设施,聚焦打造算法创新、架构创新的OceanStor数据存储系统,以创新的全闪存储,更好地服务行业客户,同时研发下一代软件定义智能摄像机HoloSens SDC,并联手大数据、数据库等产业伙伴,共同构建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从PB级做到EB级,在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数据的每比特成本最优、每比特价值最大,同时保证数据安全。
目前,华为存储服务了全球12000多家客户,其中新增客户2000+家,存储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9%。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相比2018年,华为全闪存储收入增长超过60%,海量存储增长也超过54%。
2019年9月,华为发布了“沃土计划2.0”,计划在未来5年内联合各社区和高校培养500万开发者,为计算产业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为了更好地支持生态发展,华为还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5亿美元用于生态建设。2020年,华为将投入2亿美元支持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全年计划培养200万开发者。产品与生态齐头并进,相互支撑,描绘出华为云与计算BG美好的蓝图。
当前,“新基建”的东风劲吹。毫无疑问,云与计算是“新基建”最重要的基石。做好技术创新,做好生态产业,华为云与计算开启一段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