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柴妹。
前几天小柴发布了一篇名为《阅文五帝集体退位,腾讯这场逼宫大戏如何收尾?》的文章。
没看过的赶紧戳链接补课去。
阅文的这场大戏,把多年前网文江湖的纷纷扰扰又给重新翻了出来。
这两年,网文界的免费和付费之争简直不要太激烈,更让人糟心的是,免费阅读模式完全没有盈利,几乎所有的免费阅读平台都在亏损。
不止阅文旗下,近两年声名鹊起的米读也是如此,烧钱堆起来的不过是一串数据,却留下了一地鸡毛。
中国的网文发展几十年,本身就像一本网文小说一样精彩。
所以咱们今天就来讲讲网络文学更迭的几十年里,那没有硝烟的另类江湖。
“我身高不高也不矮,长相不丑也不帅,个性不好也不坏。虽然已习惯于平凡,但有时却不甘于平凡。平凡加上有点特别,所以是特别平凡。”
这段话放在如今,只会被人称为中二或是非主流。但在22年前,这段话可是横扫千军万马,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崛起。
这就是1998年在BBS上开始连载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情节很俗套,男主角“痞子蔡”身为一个纯情的工科少年,无意中认识了女主角“轻舞飞扬”,俩人于网络相识,又在现实相见,感情逐渐升温。
但最后女主角却不告而别,退出了“痞子蔡”的生活。
为啥?因为她得了红斑狼疮,不治而亡。
蔡智恒,笔名“痞子蔡”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作者蔡智恒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快结束的时候,很多网友发邮件给我,向我求情,不要让'轻舞飞扬'死去。”
但蔡智恒还是毫不犹豫的写死了女主,虐的越狠,记得越清。
痞子蔡一炮而红。
这是继古龙逝世、明报停刊武侠小说专栏之后,真正崛起的网文时代。
那时负责书籍出版的编辑曾建议蔡智恒署名“痞子蔡”,因为这个名号显然比他的真名知名度更广,但他坚持署名真名。
他说:“你见过李白用笔名作诗的吗?”
当时全国仅有不到30万台联网计算机、62万名上网用户,并且其中的大多数人上网都只是出于科研和学习的目的。
其中只有不到30%的人有休闲娱乐的需求。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个完全是中国“原创”的行业——网络文学,如同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一样蹒跚起步,并开始了它长达二十余年的征途。
不过无论网络文学发展得如何,最终都逃不开商业化。
在这些网络小说受到无比追捧的同时,资本方闻讯而来,美籍华人朱威廉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九十年代,朱威廉回国创办“榕树下”网站,尝试以商业化的公司来取代那些BBS与个人网站。
“榕树下”创始人朱威廉
并在两年后成功获得120万美元的融资,由此可见,资本对这个行业无比看好。
“榕树下”网站的成功,给了其他人一个新的方向。
一时间,黄金书屋、文学城、天鹰、天涯、龙的天空、幻剑书盟和红袖添香等或个人、或企业的网站纷纷成立。
这些网络社区成为当时网络文学传播的主阵地。
这个时候,原本只有62万的中国网民已经增长到210万人,其中65%的人在互联网上表现出了休闲娱乐的需求。
在最初,这些网站们更像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原创意识匮乏,大多都以转载为主。
唯一一个主打原创的“榕树下”,读者还不如这些靠转载的草根网站多。
再加上当时正值美国互联网泡沫,一大批回国的海归们也瞅准了网络文学这块大蛋糕。
1999年,多来米中文网第一个出了手,以400万人民币的价格,一下子把网易排行榜前二十名中的16家网站全部收到麾下。
多来米想要打造一个文学帝国,很可惜的是,他失败了。
前面咱们也说过,这些草根网站原创意识匮乏,读者都是靠个人站长收录的盗版书籍得来,若是依旧草莽行事也就罢了。
可多来米把他们都收在了一起,若还是一昧的收录盗版,版权问题就是个大隐患,就这样,多来米成功的把自己给“噎死了”。
同年,于美国成立的“博库网”高调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又是宣传造势、又是购买电子书版权、又是签约大批知名作家......
可谓是来势汹汹。
但博库网却错估了一点,他们搞出了付费阅读。
付费阅读模式本身并没毛病,但在那个人们汇款还需要去邮局排队的年代,谁愿意花费大把时间去邮局就为了给小说付个费?。
于是,高调的博库网也被自己“噎死了”。
这些资本们创造的网站一个接一个倒下,草根网站们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毕竟博库网试水的网络付费模式行不通,那么这些网站应该怎么盈利?谁来为作者们的内容买单呢?
此时此刻,摆在网络文学从业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线上线下结合,和出版商合作走实体书的路;要么就为阅读付费,继续走博库网的后路。
有人选择了第一条路,比如2001年成立的“龙的天空”;
在当时严峻的情况下,“龙的天空”选择转为线下,签走网络上最好的一批原创作品,同时也买断了网站里大批作品,全力进行线下出版。
1999年左右,笔名为“今何在”的曾雨,在网上连载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悟空传》,并一举封神。
而这部《悟空传》在两年后,被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实体书。
对当时的网文作家们而言,像曾雨这样在网上打响名气最后转为线下出版便是唯一的出路。
曾雨,笔名“今何在”
宁财神、安妮宝贝、邢育森等闻名遐迩的大作家、编剧,都是由此出名。
“红一批,逃一批”,这便是行业的无奈。
张威原本驻足于IT行业,但是互联网寒冬之后,企业将员工的薪水一降再降。
很快他的工资就不够支撑日常生活,他做过模特、做过“男公关”,最后因妻子偷偷去做流产而放下自己的尊严,做了网站的维护员。
并开始在网站上码字,那时候大部分人写小说只是玩票,但张威却开创了日更的先河,凭借《光之子》成功翻身。
张威,笔名“唐家三少”
张戬原本是一个采购员,做过销售、做过工人、做过伙计...换了无数工作,唯有看书的爱好不变。
可看着看着,就没有喜欢的书可以看了,于是他决定自己写书。
用QQ名开始写,这一写,就写出了《诛仙》,一战成名。
张戬,笔名“萧鼎”
最初,大家写书都只是因为热爱,而不是为了稿费。
但是在线上线下结合出版和付费阅读这两条路中,还是有人选择了第二条路,那就是起点中文网。
起点中文网的创始人林庭锋,选择推行VIP付费阅读模式,并确立了每一千字两分钱的定价标准。
由于起点早期完全是几个创始人自己出资支撑,所以在最初推行此模式时,每个读者必须要先缴纳50元,其中30元作为获取VIP权限的资格,另外20元作为账户余额。
为了吸引用户付费,起点特意设置了上架机制,就是先免费阅读几万字,然后剩下的内容必须付费才能观看,此举大大刺激了用户的付费欲望。
那时候,恐怕他们谁都没想到,博库网没成功的付费阅读,经过他们的改造,在此后二十年间一度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模板。
在这种机制下,流浪的蛤蟆和血红等作者成为起点第一批的获利者。
刘炜,笔名“血红”
但与此同时,起点中文网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在那个没有电子支付的年代,订阅费该如何支付呢
起点的创始人林庭锋,只好每天都蹬着自行车,到邮局去收款然后给签约的作者汇款。
虽然麻烦,但却成为中国网文的一个大节点,意味着网文从业者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来赚钱。
起点中文网的如日中天,成功吸引了多家机构。
其中就包括正在游戏领域大展拳脚的盛大网络。
在诸多机构的虎视眈眈之下,最终,起点的创始人们选择了盛大网络,2004年,盛大网络收购起点中文网,正式进军文学领域。
起点的创始人们依旧负责网站的运营,而始终不愿意屈服的起点最后选择了盛大,也是看中了其背后完整的付费系统。
身为当时最火爆的游戏企业,盛大旗下的游戏用户和起点的目标用户之间有着很多重合,双方强强联合,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此后数年间,有了完整付费系统的起点如虎添翼,各项机制逐渐完善,编辑们甚至摸索出一套新作者培养和内容推荐机制。
到了2005年,起点单月的稿费发放额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元。
在此期间,很多网站都效仿起点推行了付费阅读模式,其中也不乏像《诛仙》、《新宋》、《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作品,但起点的优势已然很难撼动。
唯一能与起点一较高下的便是同时期创办的晋江原创网了,有着起点珠玉在前,晋江便另辟蹊径,主打女性群体,同样大获成功。
中国网络文学,在2006年至2007年之间迎来了大爆发。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等作家也在这一阶段开始了他们的创作生涯。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悄声浮现的危机。
虽然起点已经有了商业闭环的雏形,但也不得不面对国内当时极其恶劣的版权保护环境。
根据当时媒体报道,起点身为国内最大的文学网站,年收入却只有2000万左右。
而这其中的大部分还要作为稿费支付给作者们。
可想而知,行业老大都吃不上肉,其他小弟们就更别提了。
2006年左右,幻剑书盟被TOM集团收购、榕树下被欢乐传媒收购、逐浪网被大众书局收购......
那些起的太早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元老级网站纷纷被收购。
背后的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再次面临两难,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它的未来与发展速度,但另一方面却是极低的付费比例与长期亏损的窘境。
起点背后的盛大在2007年因为游戏业务而达到了八个高增长,通俗点说就是盛大游戏非常赚钱。
所以尽管起点正处于亏损状态,网络文学市场一片混乱,但盛大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收购计划。
红袖添香网、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潇湘书院,包括晋江原创网,背后站着的都是盛大。
在盛大潇洒的买买买下,至2011年,盛大文学上市时,已经占据了中国网络文学72%的市场份额。
但很可惜,如此盛大的文学,在反复修改了10版申报文件之后,依然没能打动华尔街的投资人们,于2013年黯然撤回了上市申请。
不得不说,华尔街的投资人们眼睛都是雪亮的,在此后数年间,盛大文学的亏损日益严重,向来云淡风轻的盛大文学也不由得急了。
直到2013年,以保剑锋、吴文辉为代表的起点创始团队宣布出走,作为盛大文学支撑业务的起点中文网核心团队几乎被抽空,盛大文学狼狈落败。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2015年,腾讯以强势之姿收购盛大文学,将腾讯文学与盛大合并,成立了阅文集团。
中国网络文学新的征途,即将开始。
这时候,网络文学早已自成体系,中国的网文读者已经以亿计算。
二十年前多来米想要做的事,最后终由腾讯促成。
阅文一下子占领了中国网络文学80%的资源,替代盛大成了行业里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曾经出走盛大的吴文辉等起点创始团队再次出现,从腾讯手中接过阅文集团的担子,一切,尘埃落定。
而大IP时代,也从这里起航。
网文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它可以衍生出无数的东西。
“那些年,我们腰间藏着剑,仗剑觅封侯,势作狮子吼”
2016年,著名作家江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灵龙文化,邀请音频怪物演唱了他填词的《曾杨柳》。
杨治,笔名“江南”
网文改编影视剧,成了行业里的“规则”。
《花千骨》、《甄嬛传》、《斗罗大陆》、《盗墓笔记》、《悟空传》、《九州缥缈录》等无数网文被翻拍成影视剧。
网文作家们再不像以前那样,没有稿费,只凭借一腔热爱奋力前行。
自那以后,“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前几名,都是网文起家的大神作家,在以前,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网络文学的行业格局也与曾经不同,从多来米、到盛大、再到阅文,资本的介入使得这个行业有了金钱,有了名利,也有了资源。
时代是一个个的轮回,现在的90后大神作家,坐拥百万读者,一如当年的”唐家三少们“。
中国网络文学的二十余年,就仿佛一出高潮迭起的戏。
盛大唱完,阅文登场。
但如今,阅文这场戏是否唱到了尾声,大家却不得而知。
前段时间曝出,阅文集团的市值缩水了2/3,在线业务的收入首次出现下滑。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愿意为作品付费的人少。
再加上现在新文化潮流正在开启,新媒体和短视频等平台将流量更加的碎片化。
付费阅读模式就更艰难了。
如今的网络文学,抄袭无处不在,小白艰难生存。
曾经的那些大神,在亲身经历高楼迭起的时代后开始身不由己,因此更加思念曾经。
老猪写了《紫川》和《斗铠》之后,再不更新;
唐家三少写的一切只为了妻子,可妻子已溘然长逝;
流浪的蛤蟆脑海里有着无数创意,却不知该如何动笔;
......
现在,曾经因盛大颓势而出走的起点创始人团队,再次从阅文出走。
历史再次重演。
这一次,还是付费阅读的锅。
从诞生之初到现在,网络文学始终逃不过付费两个字的阴影。
只是网络文学走过这么多年,于行业而言是辉煌,于读者而言是回忆。
柴妹只能说,期待网文进入2.0时代吧。
主笔 | 小陆
编辑 |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