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贵族没落的时候,总有继承人渴望续写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微软的宿敌----蓝色巨人IBM也一样。近日,Arvind Krishna一接任这家公司的CEO,就开始向数十万员工传递一个信息:至暗时刻已过,美好未来就在眼前。
从Arvind Krishna抢眼的履历上看,人们确实应该信任他的论断。
这位新CEO已在IBM工作了30年,不仅对其拥有深厚的感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技术专家,一直领导着IBM享誉业界的研究部门,还在2018年推动了IBM那场对Red Hat的340亿美元收购案。
但从现实来看,Arvind Krishna所做的又像是在画饼。
尽管IBM高层一直在努力砍掉一些利润较低的业务,加大提高销售额的力度,但实际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尤其在最近暴跌的资本市场上,这种尴尬更是明显。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IBM的市值已跌至不到1000亿美元,约为主要竞争对手微软与亚马逊的十分之一。
而那些熟悉IT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之初,IBM一直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今天,人们更关心Facebook、亚马逊、奈飞、谷歌、微软即所谓的FAANG组合,蓝色巨人早已不再像上一代一样屹立于技术领域,只能在黑夜里默默追忆昔日的荣光。近期,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也为Arvind Krishna的远大计划蒙上了一丝阴影。
按照计划,Arvind Krishna将专注于将人工智能和混合云作为未来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IBM将自己定位为久经考验的灵活云基础架构和服务提供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到目前为止,IBM的云技术业务还不足以有效地提高销售或利润。
Arvind Krishna又怎么能够让人们轻易相信,他就可以带领IBM实现突围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Arvind Krishna上任伊始首先对于核心高管团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如前Red Hat首席执行官Jim Whitehurst将担任IBM总裁,Bridget van Kralingen将成为主管全球市场营销的高级副总裁,Howard Boville下个月加入IBM,领导云业务。
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IBM重振过去的光荣与梦想,Arvind Krishna要想改善IBM的股价表现,并带领其回到昔日的技术巅峰峰,必须处理好两大关键问题。
一方面,100多年的历史既是IBM的无上荣耀,也是这家老牌IT公司沉重的包袱,虽然有口皆碑的大型机为IBM带来了非常稳定且丰厚的利润,但缺乏增长性,对于提振股价没有任何帮助,也影响了外界对于IBM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的看法,Arvind Krishna有必要平衡好传统现金牛业务与新兴业务,为IBM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不是一个空有光辉历史的“老家伙”。
另一方面,相对于后起之秀来说,IBM无疑是一个臃肿到可怕地步的IT公司。截止到2019年底,IBM拥有35万名全职员工,相当于苹果的2.5倍、谷歌的3.5倍。20年前,明星经理人路易斯·郭士纳曾成功帮助这家重振雄飞,实现了大象也能跳舞,但今天已经越来越困难。
这些员工的许多人都长期在IBM的服务业务中工作,带着他们一起转型无疑是一项难以想象的任务,Arvind Krishna会通过裁员让IBM变得轻盈起来吗?
十年前,当不少人也以为WINTEL时代的微软错过了搜索、移动等一系列机会,无法适应时代需要而遭到淘汰时,结果,萨蒂亚·纳德拉走马上任CEO后,通过大刀阔斧的内部重组、裁员、并购、全面拥抱云计算等措施,再造了微软帝国。
2019年4月,微软成为继苹果和亚马逊之后全球第三个突破万亿市值大关的科技巨头。凭借这些成就,萨蒂亚·纳德拉亦名利双收,同年11月,登顶2019《财富》年度商业人物榜单第1位。
当然,另一个常常被作为老牌科技巨头成功复兴的典型案例是苹果,当年“二进宫”的乔布斯把苹果从破产边缘拯救了回来。
好消息是,Arvind Krishna跟萨蒂亚·纳德拉、史蒂夫·乔布斯一样,都属于“老人”,而非空降兵。萨蒂亚·纳德拉在担任微软CEO前已在该公司工作了整整20个年头,乔布斯则亲手创立了苹果,Arvind Krishna也在IBM工作了三十年。
相对于“空降兵”,这些内部人知道所在公司的全部家底,更熟悉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能更快地推动新产品、业务的发展。
现在,IBM已经为Arvind Krishna提供了同样的机会,只是他能成为IBM的史蒂夫·乔布斯或萨蒂亚·纳德拉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