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逾期率大增、不良率增加、交易增速下滑,招商银行信用卡怎么了?

于见专栏 2020-04-03 阅读: 7,706 次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

疫情之下,线上召开相关业绩发布会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新选择”。在此背景下,就在近日,招商银行在线上举办了一场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而不可避免的是,这场发布会的核心在于这场持续至今的疫情对于招行旗下业务的巨大影响,其中就以招行信用卡业务为最。

根据官方口径,在过去的二月份,招商银行信用卡、房贷及小微客户等贷款业务的逾期率同比大幅提高。另外,用户在信用卡、个贷还款能力及意愿方面都有所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国内疫情的中心武汉也是招商银行最大的信用卡催收产能渠道,产能占比近四成,这对于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直接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海外疫情的持续对招行信用卡海外交易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相关手续费收入骤减。

种种因素表明,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良率增加,招行信用卡遇“少见”风险

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相关财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9年,招行的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双双同比大增。

但在整体性的业绩提升之下,一些经营指标却出现了“隐忧”。比如利息支出上涨、信用卡业务的不良贷款数额及不良贷款率上升等。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去年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的不良数额遭遇了大幅增加,从2018年的六十多亿大幅上涨到了2019年的超过九十亿,同比增幅超过40%;不良贷款率也相应上升到了1.35%,与此同时,招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也上涨到了1.18%。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近三年以来招行信用卡业务不良贷款率的首次回升。

信用卡不良率提升也给招行带来了更多隐含的风险,比如让招行在2019年的整体不良贷款增加到了442.15亿元。

交易增速现颓势,招行信用卡业务压力大

曾几何时,招行信用卡业务是国内一众信用卡交易高速增长的“标杆”,在良好的运营策略与服务体验之下,招行信用卡业务可以说是发展的风生水起。

但近年以来,招行信用卡交易量增速开始大幅“走低”,受到多重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招行信用卡的发展“神话”正在面临“破灭”。

特别是在互联网巨头与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之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高速增长衬托的是昔日电商交易大户招行信用卡的“落寞”,再加上新兴下沉市场的开拓始终与招行信用卡相关业务关联不大,这进一步限制了其交易量增长。

以去年双十一为例,在去年双十一当天仅天猫就创造了2684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25.71%。但与此同时,招行截至去年双十一18:33:55的总交易额只有400亿元,信用卡交易额只有217亿元,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包含线上及线下的全渠道数据。

而从招行2019年上半年发布的财报当中我们就已经能看到招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颓势。根据招行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在2019年上半年,招行信用卡交易额同比增速为12.03%,这个数字与它过去六年的增长数据相比能明显看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当然,除了受到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的影响,招行信用卡交易增速下滑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好,比如民众消费欲望的降低,比如更多的移动支付“玩家”在侵占招行信用卡的固有市场空间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愈发火热的互联网下沉市场战略可能才是影响招行信用卡业务相关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这个各方都虎视眈眈的新兴增长市场空间里,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存在感非常低。

拼多多引领的全行业下沉、补贴、拼购、社交电商浪潮下,招行的中高端定位似乎成为限制它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空间的限制。一直以来,招行的主力目标受众都是高净值客户,它极力塑造的品牌形象也都是专业、高端等。此外,招行这些年来在网点建设上一直都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种种因素表明招行信用卡在下沉市场消费浪潮中的角色非常尴尬。

目前这种逾期率大增、不良率增加、交易增速下滑的境地可能会给招行信用卡提供一个很大的经验教训,那就是在如何继续保持自身业务高速增长的考量上,招行信用卡还需要放眼更大、更多的新兴市场才行。

根据去年发布的招行2019年年中财报显示,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用户已经超过六千万,考虑到其中可能绝大多数都是一二线城市客群,这在总计三亿人的一二线城市人口中的占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在此背景下,招行在一二线城市市场的渗透可能正在遭遇瓶颈,此时下沉市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基于此,未来招行信用卡业务如果想要谋求进一步的做大、做强,它还是需要在以下沉市场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领地进行强力开拓,这对于已经形成既有发展定式思维的招行内部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船转头”对于大企业来说向来都很难,希望招行在此过程中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于见专栏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