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滴滴近期开始开展同城跑腿服务了。据了解,滴滴已经在成都和杭州两个城市上线试水相关服务。 根据APP页面提示,代买商品种类包括咖啡、蔬菜、药品等等,定价为4公里内跑腿费为12元,4-10公里20元、10公里以上30元就近购买为主。
钉科技分析认为,滴滴上线跑腿服务,应该有两点直接原因:
一是,到家配送需求持续爆发。
随着疫情的持续,各种到家业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据了解,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的网上订单数量相较去年同期激增220%;苏宁菜场销售环比增长7倍,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增长412%。对于掌握了大量出行资源的滴滴而言,推出这种配送型服务比较顺理成章。
二是,帮助代驾司机缓解压力。
据了解,首批跑腿员是滴滴的代驾司机们。受疫情的影响,代驾服务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考虑后续发展,滴滴需要避免出现代驾团队“流失”的问题。
跑腿与代驾,事实上都为同城配送,只是将配送的主体由“运人”变成了“运货”,鉴于用户需求的增长,这项业务或可以帮助代驾司机保障收入,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其实是在帮助滴滴自己。
进一步,从滴滴的动作来看,跑腿应该并不是阶段性上线的业务,因为据说之后会向社会公开招聘跑腿员。推出跑腿业务,滴滴有可能为自己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跑腿行业APP整体渗透率为0.47%,用户规模达513万。渗透率不高,用户也不多,但从后续发展来看,业态整体比较蓬勃。
钉科技认为,如果再进一步看,滴滴推出跑腿服务,新的增长点应该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这项业务能够为同城服务大布局的开展进行铺垫。
滴滴在同城服务方面做过多次尝试,比如,滴滴2018年还曾孵化过酒旅业务,这一项目由滴滴探索多元化业务的R-Lab团队孵化,但在2019年暂时停止运营;2018年3月,滴滴推出外卖业务,在南京、长沙等9个城市上线,后来,除了转战海外的消息,几乎没有其它下文。
其实,这类业务的展开对于滴滴而言都算顺理成章,因为它们都与出行联动,根本上都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
但整体来看,上述业务的开展都不算顺利。
单纯的跑腿业务本身想象力有限,价值的实现其实也有限,却可以与其它更有价值空间的业务产生关联。比如,上面提到的外卖。
从之前的补贴动作来看,滴滴对于外卖业务是颇执着的,这也不难理解:
其一,当时美团高调进军乘车业务进入了滴滴“腹地”,滴滴也需要在战术上牵制对手,做外卖大概也是想要直击美团“腹地”,当时有消息显示,滴滴程维说过“尔要战,便战”;其二,外卖的高需求和与出行的高关联值得滴滴尝试;其三,外卖的后续价值在于,其可能是继续打开同城服务布局的好的窗口。
从后续开展来看,滴滴做外卖并不轻松:
一是,就像自己不会在出行方面给出美团太多机会一样,美团在外卖业务上也不会给滴滴太多机会。
二是,钉科技认为,再深入一些来看,美团掌握了大量商家资源,滴滴短期内无从下手。
再回过头看跑腿业务。其实美团就有类似业务,但也未必是单纯为了做跑腿配送而做跑腿配送,因为,业务的开展,其实是在关联外卖业务没有完全覆盖的商家。
滴滴做跑腿,也是在关联这些商家,这就有机会与商家建立联系,进入外卖,或者进入其它领域,继而指向同城服务大布局。
衣食住行,所有的服务最终都会指向刚需,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还是其他巨头或者独角兽,未来难免要相遇,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滴滴在做的事情,大概是要先做好准备,然后将这个时间缩短。(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