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的消息,欧莱雅全球选择与WPP集团旗下的Essence进行合作,「美容技术实验室(Beauty Tech Labs)」这个项目是合作的重点。两家公司将组建一支专注于实验室的团队,由Essence和欧莱雅的技术、运营人员组成,欧莱雅的营销和媒体团队能够直接触及Essence的项目管理软件和技术,并接入WPP的洞察、知识和资源。
作为Essence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魏玮经常在见客户的时候提及与欧莱雅的合作,「其实也是客户与代理商的关系,但完全是另一套玩法。我告诉你什么是对的,方向在哪里,和你一起共建市场部,重新梳理市场部的新规则。」在魏玮看来,Essence与其说是广告代理公司,不如说它是营销咨询公司。
Essence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魏玮
履新Essence之前,魏玮有超过12年的媒体和广告行业经验,其中近10年在群邑中国任职。多年的代理商经验,魏玮认为在新的时代,代理商完全可以拓展边界,以全新的模式蜕变。Essence的DNA是数据与技术,帮助客户用数据和技术去改变营销,而不只是去投放广告。正如Essence官网所写的「数据驱动增长」。
而在日常作业中,魏玮表示,更愿意授客户以「渔」,即方法论,「我们卖给客户的不是proposal,不是媒介计划,而是一套方法论,告诉客户怎么样运用数据,建立一套测量体系。」比如说,有客户发起询问:如果明年把所有的品牌预算都投到效果类广告,对品牌的影响是多少,对效果的提升是多少?魏玮认为这样的问题适合Essence来回答,「当然更重要的是和客户梳理出最本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客户并非不愿意「想明白」,而是整体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变。一个典型的趋势是消费者发生了「进步」,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大大降低了。在传统营销时代,消费者可选择的渠道、品牌都极为有限。品牌只要掌握了主要的渠道,就可以覆盖大多数消费者。在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魏玮曾经陪同诺基亚客户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做调研,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渠道的力量——任何一个专柜全都是诺基亚的产品,消费者无从选择。
而数字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消费者的收入也增长了许多,对价格不像以前那么敏感,品类同时发生了爆发性的增长,这一切导致了现在的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有时更愿意选择有话题性的「网红品牌」,品牌成为消费者社交的工具。
还没来得及转型的营销人就会感到惶恐被动。甚至,有些人不再认可品牌的价值,他们眼中的营销部门仍然是一个成本中心(cost center),广告费能转化成销量,皆大欢喜;经济下行时候,首当其冲被质疑的就是营销部门。
但魏玮认为,营销的本质并没有变,品牌的价值依然存在。不久前,Essence全球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的能力,品牌贡献了三分之一。IP、研发与技术投入等围绕产品的工作贡献了另一个三分之一。魏玮因此总结说,品牌价值所贡献的,和企业投入的成本其实是对等的。问题是,经营品牌需要花相对久的时间,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没有耐心,甚至原来成熟的品牌也受市场影响而变得很浮躁,一切都以交易量为指标。
事实上,经历了渠道为王、流量为王的时代后,魏玮认为现在的营销圈回到了本源,仍然是「用户为王」,「没有用户,也就无所谓品牌了。企业要真正去理解用户。」现在Martech所致力发展的,Essence一直在探索的,就是对每一个用户都进行相对独立的营销,这需要数据维度分析到非常细致,才能实现高转化率。
Essence中国团队
Essence目前在国内开展的业务,是帮助客户从现有的数据「矿」中「冶炼」出黄金,这涉及到数据的分析能力、数据批量处理能力以及建模能力。经过与Google合作多年,Essence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譬如说,Essence试图回答客户经常会提出的、通过常规方式无法回答的问题:营销费用与品牌、销售有什么关系?市场预算减半,销量下跌,品牌会发生什么变化?
Essence开发出精密的算法和数据模型,根据品牌提供的包括历史营销费用、竞争对手的营销费用等维度,加以权重,再基于行业趋势、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等背景,推算出品牌明年的营销预算分配,最大化营销费用的效率。
除了解决企业对于营销费用的问题外,魏玮团队现在面临的挑战,一是方法论如何基于中国互联网市场现状进行实践,二是企业的第一方数据价值如何挖掘。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即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数据资产流通的问题。经过多年市场教育,企业也开始意识到第一方数据的重要性,开始寻求CDP、DMP等解决办法。这方面,3C、汽车等行业由于掌握了较多的第一方数据,发展的比较快。而快消品品牌的第一方数据往往把持在渠道方手里,真正掌握的数据量并不大。
魏玮对此建议说,企业的大量第一方数据并没有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在此前提下,他们应首先学会「用好」这些数据,而99%的企业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对于真正拥有第一方数据的企业,要注意数据安全性,不要急于找合作方交出数据,而是要找到能够帮助搭建第一方数据收集平台的公司。有了好的开始,才有后续的成功。而且,对于数据的重要性,不仅仅是CMO,更是CEO需要理解的。数据的积累如同打造品牌,不能很快就见到回报,需要「积跬步」,才能「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