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中国近年来的众多冲突,比如垃圾焚烧站的选址问题,PX项目的群体性事件,甚至到手机基站是不是有辐射的邻里纷争……太多事件说明,国民需要科学精神的滋养,其中,青少年更是“全村的希望”。
然而现实情况总是与我们的渴望恰恰相反。对于更广大山区的孩子们来说,精美的实验室、充沛的上网条件、丰富的科教资源,都距离他们的生活十分遥远。
对于世界和科学的奥秘,他们究竟怀揣着怎样的想象与好奇?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帮助他们更顺利地抵达科学的心脏?
在1月12日的第二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上,腾讯和《科学》杂志共同发布了“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120万腾讯看点青少年用户,历经80天票选,告诉了大众少年人心中待解的科学谜题——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
科学家把二氧化碳变回固体炭?
最古老的人类头骨长什么样?
宏观宇宙,人工智能,古人类史,前沿医学……在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背后,有两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是青少年关注的科技主题在扩展,范围远远超过成年人所认为的传统教学范畴;另一方面,科学世界的大门正在向更多青少年群体开放,就拿此次榜单调研来说,就囊括了城市与山区的众多学校。知识正在通过技术而变得更“平”,跨越地域、性别、穷富的差别,播撒到遥远广阔的土地上。
毫无疑问,明日中国少年们身上的科学素养,会远超出今日人们的想象。而这一切宏大,也许都可以从一辆“大篷车”说起。
当“科普大篷车”,行驶出技术的加速度
人类掌握科学的进程,总在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度完成。地球上诞生出对宇宙奥秘充满好奇的人类,用了40多亿年;距离人类建成现代社会,花费了数百万年;而从发明蒸汽机,到智能时代的到来,只有短短200 年……
如果说凝视宇宙,是人类智慧的萌芽,那么借助科学这把天梯尝试靠近它,则是文明的基座。而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接触科学知识主要依靠两根拐杖:一是科普,是理性知识的灌输与传承;一是科幻,用感性和浪漫的想象启迪科学幻想与兴趣。
但众所周知的是,当前的青少年科普现状,却存在着不少尴尬:
1.山村教育体系的科学课程和资源不足,与前沿技术脱节,无法满足青少年的知识诉求;
2.社会力量的科普动作流于程式化,以书籍、钱款、电子设备等为主,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足,难以保证长期效果;
3.帮扶形式具有时效性,无法及时有效地与孩子们展开交流,很可能因此延误培养科学兴趣与探索能力的关键期。
因此,得知深处大山之中的孩子们对宇宙学、人类学等如此着迷,也令我十分惊奇。经过观察,我发现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一辆开进山区的“科普大篷车”。
2019年9月12日,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宣布与中国科学技术馆达成合作,将科学小会推出的科普视频、科普文章等内容搭载在“科普大篷车”,深入偏远山区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不同于传统“科学下乡”套路,视频“科普大篷车”对科学教育悄悄动了三个“手术”:
一是增加了最前沿的科学工具,比如VR、高端天文望远镜等,让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够亲自参与到趣味科学活动中来;
二是鼓励发声,不再是简单粗暴地填鸭式教学,而是积极听取山区孩子感兴趣的科学话题,并在2019年9月上线了科学看点兴趣大调查;
第三是形成问答闭环,腾讯看点将票选出的兴趣话题投掷给专业的科普工作者,再以数字化的形式向所有用户输出,从而令优质的科普内容也可以被山区孩子以极低的成本获取。
打通了这样的科普循环,成功“逃逸”,告别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才是 “大篷车”被赋予加速度,得以点亮科学奇梦的关键要素。
寻找望星人: 信息流的三重引力
渴盼科学知识的孩子,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望星人。
从大篷车到信息流,无数孩子们完成了与科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可能只是一件发生在乡野大地的小事,却真实地点亮了许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向往,为未来的社会整体素养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滋养。
而深究其中连接的关键力量,比如腾讯看点的存在,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流产品所能达到的普惠能量。
具体来说,腾讯看点团队为山区的孩子们量身打造了一整套走近科学的秘籍:
低门槛:信息流资讯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块智能手表、甚至一个电视屏幕,就可以轻松连接到海量的科学知识。伴随着乡村教育设施的改善,这些已经不再是青少年接触科学的最大束缚,也让优质内容的释放成为了可能。
泛内容:培养科学兴趣,显然不是说文解字就能完成的苍白想象。腾讯看点特别的一点,就是对青少年知识需求的快速感知,以此作为高质量科普内容生产和输出的基础。通过实地的接触和数字连接,进而在最近上线的科普频道中,邀请权威优质的科学、科普作者,持续在科学内容类目上发力,有针对性地完善少年科普的丰富度和多元化。
个性化:信息流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将内容精准地推送到目标用户面前,通过算法的意图定向,能够更容易地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不再止于山区教学师资力量的水平高低。
回望腾讯看点的努力,借助互联网、AI和信息流产品的力量,科学不再是远方的星辰,正在被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真实地触摸着。
开启未来之门:腾讯看点铸造的科学钥匙
提到科学,还不得不提到科幻。
之所以将其放在这么后的位置,并不意味着科幻不够重要。恰恰相反,科普中的知识会随着掌握程度和年龄递减,而科幻作品所带来的好奇和创造力却会与日俱增。
但正是由于优秀科幻作品需要兼具理性知识与感性创作能力,也使其产出难度变大。与满天飞的“奇幻志怪”小说相比,青少年能接触到的优秀科幻作品及渠道却屈指可数。
如何让科幻作品不再曲高和寡,真正走进青少年的阅读世界?腾讯看点就试图拆除那面阻挡在科幻与青少年之间无形的信息之墙。
就在2019年底,腾讯看点和科幻世界杂志社签署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为科幻内容注入了两股力量:
一是形式创新。通过设立200万元专项科幻微电影扶持金,发掘和培养优秀的科幻电影和电影人,通过流媒体内容来吸引青少年的目光。
二是流量扶持。在腾讯看点与科幻世界杂志社共建科普频道,并为优秀的作品提供流量支持,让科幻创作进入良性循环,不再单纯依靠创作者“用爱发电”。
二者的碰撞,也让科学教育生长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至此,所有的孩子都能借助科普与科幻的双翼,飞越现实条件产生的资源不平等,飞越知识和渠道的重重阻碍,抵达美轮美奂的宇宙深处。
那里,承载着青少年心中的科学之火,也孕育着人类文明长久的希望之光。未来在数字技术的作用力下,势必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