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春节了,这段时间最能吸引众人目光的焦点话题自然就是抢票了;毕竟中国人对于过年回家团聚的重视程度,大家都懂得嘛~
可有趣的是,每年到了类似春运这样民众密集出行的时刻,就会闹出大量关于“抢票”的怪事。
据1月1日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市民郭先生最近碰到了一件让自己十分尴尬的事情,他之前为了提升自己的抢票成功率,而选择同时在多家网络购票平台上尝试购买回家的车票。
在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他同时接到了来自两家购票平台(飞猪购票以及同程艺龙)的“捷报”,显示其已经成功抢到了回家的火车票。
但问题在于,这两家成功抢到票的平台返回给郭先生的竟然是同一车次上同一个座位的车票……没错,两家平台各自都收取了票钱,所以郭先生为了这一张车票一共是花了1004元的双倍代价。
最恼人的地方在于,根据相关平台客服的告知,郭先生现在只能被动等待12306网站方面的自动退回,如果郭先生选择自己主动从任一平台上选择退款,那么极有可能导致自己好不容易抢到的车票也被取消。
事实上这种乌龙并非没有先例,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位“撞大运”的兄弟碰上这种类似的糟心事。
2018年广西南宁就有一名女士在抢购回家车票时,在第三方抢票平台上用自己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一次性抢到了同一趟车次上的两张车票。
由于抢到票时距离发车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这两张车票最终还都无法退款。
2018年10月,南京市民薛先生也碰到过几乎如出一辙的事情,他和妻子同时利用某第三方抢票平台软件为两位长辈抢购车票,结果最终却用两张身份证在同一车次上抢到了4张车票。
薛先生认为根据铁路部门规定,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同一日期、同一车次的实名制火车票,因此这种现象属于12306方面出现了纰漏,需要向用户进行退款。
结果却发现,12306方面老早就公示了这么一句话:“12306是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唯一网站,如通过其他网站办理购票业务出现问题,12306将不予处理。”
如果大家愿意去互联网上搜寻一些类似新闻,可以发现此类因为使用第三方购票软件与平台造成的“事故”其实早已经是屡见不鲜。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所有的第三方抢票软件本质上都只是一群利用计算机服务器,以比普通人手动刷新快上成百上千倍的速度去抢票的刷子。
人工手动点击刷新、抢票,当然比不过一秒钟可以计算无数次的电脑,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抢票软件的刷新频率过快,导致12306官网时不时就会因为处理不过来而产生的BUG,进而酿造出上文这些“一证买到多票”、“一票卖出多份”等乌龙事件。
也正是因此,在今年12306已经正式发出公告,宣布将正式屏蔽各类“加速软件”和“抢票软件”。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火车票本质上只存在唯一一个线上销售渠道,那就是12306的官网,而所有的第三方抢票软件其实都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中间环节。
用一句某矿泉水的广告词来类比,就是“它们并不生产火车票,只不过是火车票的搬运工”。
那么既然现如今12306这个官网放话了,那么不禁就让人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现如今我们真的还需要那些扮演着“中间商赚差价”的第三方抢票平台的存在吗?
如果想要讨论一个东西在当前是否还有必要存在,那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抢票软件抢票软件,这些软件既然名字就叫抢票软件,那么很多人下意识地就会认为它们的存在意义是“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抢到票”。
但事实上,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太正确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无论是过去还是当前,中国的每一张火车票、高铁票都是由中国铁道部进行“生产”,然后从火车站、12306官网等渠道“销售”给广大用户的。
无论是飞猪、携程还是别的什么抢票平台,都从来没有为国人额外多提供出哪怕一张车票,只是当了一个从12306购票、然后再“转卖”给用户的二道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与过去的黄牛党颇为相似。
我们拟一个简单的数字模型,假设今年有120名想要在春运回老家过年的用户,而铁道部只提供了100张返乡的车票,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100人成功以原价抢到了车票,然后剩下的20人没法回家;
现在加入了市面上那些第三方抢票平台后,我们再来看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如何——没错,依然是有100人能抢到回家的车票,剩下20人没办法回家过年。
结果乍一看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变化的……买到车票的那100人为这些第三方抢票软件贡献了一波价值不菲的收入。
纵观当前市面上所有的抢票软件,几乎每一个都为客户提供了各种“黄金、白金、钻石、至尊”不同等级的加速会员体系,并暗示每提升一档会员等级,抢到票的几率就将提升一个数量级。
有些平台不搞等级会员制度,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类琳琅满目的“加速包”。
以下图为例,某第三方购票平台就赤裸裸地将其提供的抢票服务分为了“极速、闪电、光速”三个档位,并对其开出了相应增加的价格。
有些吃相特别难看的平台,则是选择了多管齐下,既要用户充值会员,还要购买各种加速包,最后说不定还要你转发几个朋友圈链接求人帮点几下……
很魔幻对不对,多了这群抢票平台之后,所有参与者都在有形无形间额外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结果却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好转。
原本该有多少个能抢到票的,现在还是那几个,原本抢不到票的,在多出了一笔钱后自然还是抢不到。
毕竟从头到尾,放出的车票数量与有需求的用户人数都还是那么多,结果当然也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这些第三方抢票软件的存在意义,从来都不是“帮助更多的人抢到票”,而是另外一个方向的“帮助人更好、更轻松地去抢票”。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春运抢票这四个字意味的,往往是要带着铺盖跑去火车站,顶着刺鼻的异味与成百上千人一起整宿整宿地熬夜排队抢票,对任何人而言都绝对是一段称不上舒心的经历。
而随着时间来到了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有些敏锐者从春运抢票这个业务上嗅到了商机,开始试图利用科技的力量去重新定义一下“春运抢票”的涵义。
2013年,周鸿祎带着他的360浏览器第一个杀入春运抢票领域,推出了所谓的“光速抢票功能”。
据统计,当年360浏览器凭借这个独家功能得以在春运抢票高峰期迎来了一波市场份额的急速增长,到当年的12月21日其使用率已经猛增到22.91%,创下了当时国内浏览器产品使用率的最高纪录,震惊业界。
在那之后,百度、猎豹、搜狗、UC等无数同行争先恐后地进行了效仿,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免费抢票功能,一时间“免费抢票”业务成为了国内浏览器厂商必争的最大流量与用户增长新入口。
时至今日,我们在火车站已经再难看到曾经那样人山人海大排长龙的群众抢票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方便快捷的抢票软件与平台为我们“代劳”。
但容易让人忽略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其实早在周鸿祎在360浏览器上推出线上抢票功能的两年之前,也就是2011年,12306的官网就已经开始正式运行了。
只不过因为当时12306官网的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用户在使用这个网站时的体验,已经差出了天际。
无论是它那充满乡土气息的UI界面,还每天日常的系统响应卡顿、延迟、404、网页丢失……甚至是每天动辄长达七八个小时的维护。
有几年12306网站上那奇形怪状的图片验证码,更是被抢票的网民们直接吐槽上了年度热搜。
坦白说,中国所有的抢票软件的生意歧视都是12306给的。
如果没有那个每天除了一个大大的“404错误”标识在那飘来飘去,其余就是一片空白的12306官网,民间的抢票程序很有可能压根就没有发展起来的机会。
正是因为有了用户体验堪称是灾难级的官网作为对比,才能让那些使用起来一点也不免费的民间“免费抢票”平台的兴起。
可是如今局势正在渐渐发生改变,随着候补乘车功能的正式推出,12306的便捷性与实用性已经再一次得到了质的提升;
而曾经在用户体验上完爆官方的第三方购票平台,却一边因为底层技术逻辑的问题,不断给用户造成各种奇葩的抢票乌龙;
一边用各类vip、vvip、vvvip、黄金会员、白金会员、钻石会员等名目,肆意将国家铁道部门明码标价的车票变成自己待价而沽的聚宝盆,吃相难看至极。
必须承认,也许没有民间的这些第三方抢票软件的“倒逼”,官方的线上购票体验也许远不会进步的如此之快。
没有这些平台与12306之间形成的鲜明反差,就不会有那么强大的舆论压力,国家铁道部对于线上售票网站的规划,也许就会停留在“能用”,而不是今天的“好用”。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如今官网已经在用户体验这个层面上奋起直追,那么在失去了这个立身之本后的第三方抢票软件,其存在的意义自然也就开始有些陷入尴尬。
当12306这样官网的服务已经足够好用时,再以什么理由说服用户绕上一大圈去找第三方购票软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多出来的这个中间商赚上一笔差价,已经成为了携程等企业目前的当务之急。
主笔 | 阿虚
编辑 | 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