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钉科技注意到,即便商家大幅简化促销规则,叠加政府消费补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与就业市场承压的宏观环境,依然显著抑制了消费者的换机意愿与购买力。
在此背景下,品牌竞争格局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苹果以压倒性优势领跑,不仅销售额占据惊人的43%市场份额,在销量上也稳居榜首。钉科技注意到,其最新旗舰iPhone 16 Pro、16 Pro Max及标准版16成为全平台最畅销机型,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用户忠诚度构筑了难以撼动的护城河。这反映出高端市场消费者对苹果生态的深度依赖,即使在消费紧缩时期,其核心用户群仍愿为其高端产品买单。
安卓阵营内部则陷入激烈混战。钉科技注意到,小米(含Redmi)凭借对中低端市场的精准掌控,以性价比利器Redmi K80(成为最畅销的非iOS机型)等产品稳住阵脚,占据销售额18%,位列第二。华为以11.5%的销售额份额位列第三,其回归后的产品线正逐步重建用户信心。
vivo(含iQOO)紧随其后,以9.6%的份额在销量上表现更为突出,显示出其产品组合对大众市场的吸引力。OPPO(含一加)与荣耀分别占据11.5%与3.8%的销售额份额,持续深耕各自的细分用户群。三星虽位列全球巨头,但在中国618战场仅以1.4%的销售额份额,本土化挑战依然明显。
销售渠道的变革同样深刻影响着竞争格局。京东凭借深厚的3C底蕴和物流优势,依然是智能手机销售的核心战场,尤其对高端机型和计划性换机用户吸引力显著。然而,直播带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购买路径,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这一新兴阵地,国产品牌展现出更高的渗透率和适应性——它们反应更灵活,能快速响应直播间需求调整营销策略,擅长利用主播讲解和场景化演示突出本土化功能与高性价比优势,有效触达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和下沉市场用户。
钉科技注意到,本次618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常态:在整体需求增长乏力、价格压力加大的环境下,苹果依靠品牌壁垒在高端市场“赢家通吃”;安卓厂商则深陷红海搏杀,依靠细分市场定位与渠道创新突围。直播电商的崛起为国产品牌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但如何将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溢价与利润,仍是其未来面临的核心考题。当消费理性持续占据上风,单纯的价格战已非长久之计,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与用户体验的深度打磨,将成为决定下一个周期排名的关键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