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永辉亮“调改”成绩单:首批门店季赚超7400万

零售氪星球 2025-04-29 阅读: 1,145 次
文丨 方 圆,出品丨零售氪星球(ID:LS-KXQ)

永辉“调改”,已看到明确的希望和亮光。

4月25日,永辉超市官方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调改的“稳态门店”(开业满3个月)实现稳定盈利。一季度,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面向门店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累计2634万元,3月单月实现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实现利润7472万元。

调改门店聚焦商品品质、卖场环境、顾客服务及员工福利的提升,这个最新成绩单显示出永辉“调改”大力气的动作,正变成看得到的真金白银。

今年3月,名创优品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正式接过永辉调改方向盘,成为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随之而来,永辉“调改”开始加速度:2025年计划调改门店近200家,关店250~350家,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从行业角度看,永辉“调改”的规模化落地,将会提振未来对永辉业绩的积极影响,也给市场示范了一个“品质零售”迭代进行时的样本。

01

转型深化期,永辉的韧性答卷

2025年第一季度,永辉超市交出了一份包含丰富信号的成绩单:营收174.79亿元,归母净利润1.48亿元,扣非后净利1.37亿元。

数据背后,是永辉战略转型中的几个关键动向:

首先,门店结构的战略性优化

营收规模的变动与永辉超市主动调整门店网络密切相关。永辉加速了门店结构的优化进程,关闭了一些低效门店(门店总数同比调整,减少273家)。这不是简单的数量减法,而是长远的质量加法,对永辉的短期营收带来影响,但从长期看,为未来的高质量增长打下基础,聚焦优质资产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其次,供应链与商品力的深度变革。

本季度,毛利率同比变动(下降1.35个百分点),这源于永辉正在全力落地的供应链变革。

今年3月,永辉召开了一次全球供应商大会,积极推动选品和定价策略的创新,在优化商品结构、革新采购模式上持续发力,例如,推行裸价策略和后台费用管控,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对毛利率形成阶段性影响。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深入落地,预期商品毛利率将逐步企稳回升,从而,改善整体的长期盈利能力。

目前看,永辉的调改之船已驶入深水区。无论是胖东来模式的调改,还是持续进行的门店网络优化与供应链革新,各项变革都在向更深入推进。2025年第一季度调改门店达成预期目标,更标志“品质永辉”的改革进入关键的深化与复制期。

02

调改驱动品质零售,永辉迈向“国民超市”

“调改”是永辉超市战略动向的最核心关键词。

官方披露,从今年4月起,永辉已启动涉及41家门店的第三批调改计划,预计到6月底,完成调改并投入运营的门店数量将达到124家。

调改提速,是初期成果的积极正反馈。

永辉北京首家调改店石景山喜隆多店,单日销售总额达到170万元,超过调改前日均销售的6倍,改造后的首月销售额更是达到了4110万元。

同样,今年1月18日,全国旗舰店福州奥体店调改后,单日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同比激增585%,客流量超1.9万人次,同比增长316%。

这些成绩,为调改动作提供了最直观的注脚和足够信心。

那么,永辉的“调改”究竟在改什么?

其核心在于,围绕“品质零售”系统性重塑。既有对行业标杆“胖东来”的学习借鉴,也深植于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剖析——

重塑商品逻辑: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商品选择逻辑的根本转变。永辉正逐步摒弃传统商超依赖品牌“入场费”(如堆头陈列费)的模式——这种模式下,货架C位往往由出价高者占据,而非真正基于消费者需求。调改后的永辉门店,让商品供给回归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点,强化了自身的“商品力”。

优化购物场景:门店布局也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取消强制动线,打破以往从入口到收银台的单向路径,实现各区域间的自由联通,提升购物的便捷性与舒适度。同时,增设餐饮区、便民免费服务区等,丰富了门店的功能性与体验感,构建更强的“场景力”。

员工福利提升:永辉坚信,真诚对待和成就员工是提升服务品质的基础。因此,公司通过缩短工时、提高薪酬、优化工作环境,并强化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切实激发员工积极性。员工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成长空间,自然能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

通过“商品力+场景力+组织力”三位一体的革新,永辉可以根本上提升顾客体验与运营效率,实现由表及里的深层能力建设,更关键的是,它日渐清晰地勾勒出永辉“国民超市”的差异化定位。

在国内市场零售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这个定位尤其重要。

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价格和便利性的综合需求日益突出,主流家庭在日常购物中愈发看重质价比与体验。另一方面,以山姆、Costco为代表的国际会员店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带来新的业态模式与消费体验,但也显现出其与中国家庭消费习惯间的某些“错位”。

例如,经常有消费者吐槽会员店特有的大包装:“一盒麻薯吃到‘长毛’还有半盒”。会员消费者不仅需要考虑消耗周期,还容易吃腻,对后续复购造成影响。

一些行业分析也指出,仓储会员店标志性的大包装商品,与中国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的现实相矛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已降至2.62人。对于典型三口之家,甚至更小家庭,超大包装不仅容易浪费,还对有限的家庭储存空间提出挑战。

与此同时,会员店的会员付费制无形中为追求日常便捷的更广泛“国民”群体设立消费门槛。

永辉的调改策略,正在努力精准切中国民需求的脉搏,包括通过调改保证品质提升,做到产品好而不贵。同时,永辉还在努力发挥贴近社区,无需会员费,提供更适宜家庭日常需求包装规格等优势。从而,满足大众消费者“无需额外门槛即可享受高质价比商品”的诉求。

“调改”对永辉,不仅是优化质价比、夯实消费者基础,更是通过全面提升商品、场景与服务品质,实现“品质永辉”,巩固“国民超市”地位的关键一跃。

这不仅是对标学习,还是永辉结合自身既往优势,以及本土市场特点的战略“再造”。

03

供应链革新,“品质永辉”的再造与突围

对于永辉超市,供应链是维系日常运营的血脉,更是驱动其向“品质永辉”转型的核心引擎。

3月召开的2025年全球供应商大会,向市场清晰释放了永辉深化供应链变革的关键信号。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在会上明确提出了“三个聚焦、一个反对”的供应链升级策略:即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坚决反对换一个采购员就换一批供应商的做法,必须要让合作伙伴拥有绝对安全感。”

永辉正从过往相对分散的管理,向更为集权的总部统筹转变,希望通过集中运用规模与资源优势,获取更强议价能力和成本效益,为开发独家定制商品与自有品牌铺路,尤其是,在标品采购上更有效地发挥规模效应。

这场变革的更深层目标,直接指向显著提升永辉的核心“商品力”,让永辉的角色从过去单纯的商品挑选者和渠道商,向具备设计和开发优质产品能力的“制造开发型零售”转型。

面对未来三年,永辉确立了重点孵化100个年销售额达亿元级别核心单品的目标,让它们成为消费者感知“品质永辉”最直接的体现和保证。

目前看,永辉的供应链革新野心,已从战略蓝图,快速切入到具体行动阶段。

4月7日,当近期外部环境变化给国内优质制造商带来系列挑战时,永辉超市第一时间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承诺提供极速上架、推广帮扶及联合开发等切实支持,为出口受阻的高品质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搭建高效的内销桥梁。

这个“橄榄枝”迅速吸引大量合作意向,其中不乏长期为山姆、开市客等国际零售巨头供货的优秀制造商,首批商品已在4月22日通过绿色通道上架销售。

着眼远期目标,也结合眼下,永辉已敏捷借势,尝试构建一个互惠共赢的生态。一方面,为优质外贸企业提供国内市场通路;另一方面,这些具备国际市场认可度的商品将大大丰富永辉的商品结构,也会提升其整体供应链的品质和竞争力。

商业世界没有“点金石”,当强大供应链与服务民生的广泛渠道深度融合,才能逐渐夯实出一条穿越周期、实现“国民超市 品质永辉”愿景的路径。这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更是永辉与时代共同进步、共同塑造未来零售格局的关键一步。

零售氪星球
电商、零售和消费领域前沿、深度的观察者。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