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如何实现企业“永续性”发展?索尼中国创新大赛给出了参考答案

钉科技 2024-11-06 阅读: 17,798 次

[丁科技网观察]丁科技网注意到,最近十年,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的《基业长青》被更多企业管理者重读,“永续性”与“新增长曲线”成为众多企业论坛的“驻场议题”,面对比以往更多的外部不确定,这是越来越多企业寻找确定性的方式。一些全球知名企业,更快的从相关的关键词中筛选出了适合自身的方法,并且取得了收获。比如,索尼,就以“建立在坚实技术基础上的创意娱乐公司”为定位,在固有的“消费电子黑科技”之外,更多通过影视、游戏、娱乐、半导体以及企业间联合创新等等,生成发展新动能。

在中国,特别是最近几年,“可持续”成为索尼发展的显性主题,索尼中国的ESG工作明显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执行频度。而除了创造社会价值、增强社会生命力,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对索尼中国同样重要,这就涉及到如何实现技术与创意的“可持续”。在这方面,索尼中国的一项举动是,在不止于技术和创意部门的企业内、外部,汇集更多创新能量。索尼中国创新大赛(IISC,即Inspire innovation Sony China),是这项举动具体载体之一。

图:2024 IISC上海展会现场

今年,索尼中国创新大赛已经来到第九届,前不久刚刚举办了大赛展会。参与本届大赛的创新提案聚焦 AI技术、3D虚拟形象捕捉技术、线下实景娱乐(LBE)、体育赛事等领域,不少提案致力于在索尼既有产品与技术的坚实基础上进行升级,关注赋能创作者群体,增强娱乐内容的创新与体验的丰富性,也涵盖了AI伦理、无障碍等极具现实意义的丰富前沿话题。

相比以往,本届索尼中国创新大赛有变化,也有传承,这其中贯穿着索尼中国推动技术与创意可持续的具体理念。

以大赛为切入点来看,推动技术的可持续,索尼中国关注新技术的开发,同时注重现有技术在新场景下、面对新问题时的组合应用。

比如,索尼中国研究院提案的“便携高精度数字人扫描装置”,就是对索尼已有包括图像传感等在内的“黑科技”综合应用创新,意在解决游戏、影视等内容制作中面临的新挑战。该装置相比传统复杂且昂贵的设备,通过降低成本、增强便携性,缩短了制作周期,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三维影像,未来可应用于影视制作、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需要高效生成数字人像的应用场景。

图:“便携高精度数字人扫描装置”介绍

推动创意的可持续,索尼中国以开放的精神,引入更多鲜活的外部创新动能。

本届大赛是邀请外部高校参与的第三届,明显可以看到,参与的范围更广泛,涉及的提案数量更丰富、应用更多元,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成都东软学院、上海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九个创新提案分获奖项。

除了开放,在这里,索尼中国对创意可持续的推动,也同时表现为对青年力量的关注。毕竟,一方面,青年群体在创新意识上具备先锋性,另一方面,索尼在华的发展本身也持续面对着更加年轻的用户群体,这是建立在“青年更懂青年”事实上的必然。

以上,更多体现为索尼中国推动技术与创意可持续发展的外延,从内涵上,则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了对人的关照。

提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关注了社会课题和挑战。索尼内部提案中,就有不少关注到了无障碍领域。比如“盲人助手”,是索尼中国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员工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应用程序、硬件设备和服务,目的是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导航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依托aibo提供的硬件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力量,该提案计划开发一款能够全面辅助视障人群日常活动的 “机器导盲犬”。

外部提案同样如此。比如,北京科技大学提出的创新方案,就包括利用无人机和XR技术为灾后救援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来提升救援效率,以及通过Wi-Fi感知技术监测老年人健康来实现精准健康管理;中国传媒大学的提案中有结合VR和AI打造智能家电交互服务,减少资源浪费;成都东软学院的提案,既有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智能农业,也有利用索尼低功耗AI开发板Spresense创造智音埙,让听说障碍人士也能享受音乐等等。

本届大赛最终获得总裁奖的提案,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次元隧道:与虚拟人物的情感交互”,意在实现情感陪伴:该提案通过以大屏作为虚拟人物载体,结合以情感计算为主的AI技术,来实现对家庭中的虚拟情感陪伴人物的构建。

这里既有提案者对于现实需求的思考,也有索尼方面的引导。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思考在更多的在从环境的因素向社会转变,这也是索尼近年来发展的主题,即更好地实现对人与社会的支持。

创造无限真实(Create Infinity Realities),这是索尼秉持的创意娱乐愿景,索尼中国,正在通过汇集更多创新能量、推动技术与创意的可持续,来达成这个目标。(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钉科技
钉科技网,以家庭为核心,服务智能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发展,支持家庭互联网产业上下游沟通与联动。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