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意不能忽视小细节
说信创云是一门大生意,因为随着行业信创的深入、应用软件的成熟,特别是国资央企国产化替代,以及上云需求的爆发,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快速渗透到企业更多的核心业务场景中。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近三年,信创云市场规模保持着同比50%以上的增长率,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到1438亿元。
随着政府、部委、大型央国企、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加速上云,一个全栈的安全可靠高效的云底座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业务上的特殊需求,上述企业组织希望其云基础架构能够更好地满足信创资质与兼容适配要求,有效屏蔽资源差异性并保障云环境的安全性,同时具备完善的运维升级能力,以及数据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支撑云原生及边缘计算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这就为信创云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中国电子云副总裁 朱国平
虽然当前还没有一个组织给出明确的信创云定义,但是针对信创云这一确定的需求,很多云厂商试图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实践,归纳总结出信创云的一些基本特征。中国电子云副总裁朱国平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服务器为核心的组成云的硬件产品要符合信创标准,比如支持信创的CPU,这是一个基本前提;第二,具体到信创云这个产品,它一定是由中国厂商自主研发的,能够做到完全的自主可控;第三,秉承“极限思维”,在任何情况下,信创云都要保证正常运转,即使发生问题,也能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业务连续性;第四,信创云不仅仅是IaaS,还覆盖PaaS等,能够将传统应用更好地迁移到信创云上。
综上,所谓的信创云,是指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可控需求,基于国产化计算、存储、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打造的,具备一云多芯、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安全可信等核心特征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信创云平台能够通过对底层不同类型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统一纳管,有效屏蔽底层资源差异性,保障企业IT架构在全面信创过程中的平稳过渡,并且能够通过容器、微服务等先进技术,对上层应用开发及编排、调度提供支持,在IT架构全面国产化替换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而加速自主可控目标的达成。
从技术的角度讲,信创云与通用云计算的演进方向和路径是一致的,在经历了1.0、2.0时代后,目前已经迈入3.0时代,向着云原生的方向阔步前行。
“小公司”的大追求
在信创云市场上,像中国电子云这样的云计算国家队具有天生的优势。虽然从成立时间上看,中国电子云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后发优势明显。2021年,当中国电子云开始大规模投入云研发时,市场和用户对云计算的接受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中国电子云完全自主研发的专属云CECSTACK一路顺风顺水,绕开了云计算市场早期技术上的沟沟坎坎,从一开始就以云原生为核心技术路线,打造了自主可控的信创专属云。
“我们主要的云产品都聚焦在专属云领域,并不涉足公有云业务;主要服务的是国家重点的央国企、部委以及能源、教育、金融等行业的重大项目。”朱国平介绍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交付了60多朵云,其中最大的一朵云超过5000个节点,并且还在持续扩容之中。包括大理苍洱云、遂宁政务云、温州政务云等在内的服务型专属信创云,我们已经建设了20多朵,明年的目标是50朵,后年要建设100朵……”
虽然朱国平一直谦虚地称中国电子云是一家“小公司”,在资源、投入规模等方面无法和那些云计算的老牌厂商相比,但也正是因为“小”,中国电子云的业务才更加聚焦,在信创专属云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扮演着信创云市场的引领者、践行者和创新者等多重角色;也正是因为“小”,中国电子云的业务才更加灵活,除了云计算以外,也在诸如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领域内持续进行有益的探索,不断拓展新的市场机遇。
“我们服务的客户群体有其特殊性,比如央企、部委、能源等行业企业,出于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公有云并不是其首选。相反,云数融合、安全与效率并重,既能提供强大的云上算力,又能全面支持数据的全流程处理的专属云才是最佳选择。”朱国平举例说,“在今年6月份一家大型能源企业的数据类项目招标过程中,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先后淘汰了业内知名度比我们高、规模比我们大的几个竞争对手,经过实际评测,在10项关键技术指标中6项夺魁,最终中标。”
小厂商也有大追求,中国电子云在云技术、存储、数据安全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大量持续的投入,在性能测试上无惧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就像朱国平所说,只有实现产品与技术上的领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目前,中国电子云的研发团队有1000多人,在需要集中精力重点攻克的领域,能够统一调度指挥,高效打赢一场场技术攻坚战。举例来说,中国电子云信创云搭载了分布式全闪存储系统Ceastor,该系统基于最新自研“磐石引擎”架构,在安全、架构、性能等全方位领先。系统面向未来设计,能够适配最新介质,天生为全闪而生;系统支持“磐石”智能引擎加速,具备业内唯一端到端NVMe协议、提供多协议一体化服务、全自动化运维部署,以及超大规模的扩展性,曾斩获SPC-1性能评测桂冠。CeaStor的成功,既彰显了中国电子云的产品实力,也充分证明了其自研路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起到了行业引领和示范作用。
结合PKS 3.0的自主计算体系,中国电子云正不断完善PKS原生云,并持续与上百家信创企业的产品服务完成互认证与适配,在技术上实现对虚拟机、物理机、容器等的统一调度,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且支持全栈全场景的服务能力。
基于创新的技术和平台,中国电子云为部委、政府机构等提供了高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同时,中国电子云作为中国电子网信技术能力的系统输出平台,还打造了定位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中国电子信创云基地,通过信创云基地、省级节点、地市边缘节点的布局,形成了中国电子云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能力,同时借助于省级节点拓展边缘节点,锻造出从小到大、从边缘到核心的全方位服务能力。
中国电子云之所以能在信创云领域先人一步,朱国平归纳了以下几方面核心竞争优势。中国电子云始终以技术立足,尤其重视研发团队建设。虽然研发团队组建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很多人都来自大厂,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做到了既开放又有深入思考。举例来说,中国电子云的研发团队中有很多OpenStack专家,对其技术优劣势了如指掌,所以在重新架构云体系时,并没有走回头路,继续选择OpenStack,而是自主打造了基于云原生的CECSTACK。正是这一明智的选择,让中国电子云在以后的云开发、云部署、云应用和云运维中事半功倍。“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切入,参考和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选择一条正确的云原生技术路线,依靠一支擅打攻坚战的研发和工程团队,并且先拥有一个成熟的框架设计,再进行云的开发、迭代,不仅效率高了,而且风险小了。”朱国平如是说。
中国电子云,小到一个Cell,大到多Region、多AZ、多Cell,不仅具备高性能、高效率,而且规模可以灵活扩张,并且在信创方面独树一帜,支持各种类型的CPU,即“一云多芯”甚至是“一池多芯”,同时具备内生的高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朵绿色安全、与时俱进的云。
“从前端的市场,到后端的研发、产品到服务,我们有效接通了整个业务线。很多时候,我们的团队在客户的现场进行测试,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天为客户解决、优化各种业务问题。”朱国平认为,正是这种细节上的严谨、为项目全力以赴的精神,才成就了中国电子云在信创云市场的领先。
大方向下还有小目标
谈到中国电子云未来的发展,朱国平表示,在IT行业,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所以近期的目标仍是夯实和深挖行业,包括央国企、部委、能源、金融等,不断提升市占率;将信创应用推向深入,支持所有的CPU和相关硬件,比如在一个资源池内部支持多种异构的CPU,借助DevOps工具统一地一键生成各种架构的镜像,或通过信创应用商店提供各种CPU的镜像,并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服务集团的战略大局,以自身成功的商业实践推动集团战略的落地。
目前,中国电子云已经拥有了完善的产品堆栈,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的将是云安全与数据安全。“我们的云安全产品已经发布。我们既能向用户销售云安全的产品,也能在自己运营的云中提供云安全的功能。”朱国平补充说,“随着数据要素、数据交易的逐渐成熟,数据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希望更多地在数据领域进行创新。另外,我们的边缘云平台产品正在研发之中,估计今年年底会有好消息公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在国家发展信创战略的有力推动下,信创行业展现出勃勃生机。信创云作为信创落地的主要技术方式和重要前提基础,无疑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对于厂商和行业用户来说,不仅要抓住这一波红利,做好信创云这个大生意,更要洞悉其背后的发展规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