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马逊拉开云计算商业化的序幕时,很少人能想到日后的云计算会成为科技巨头们争抢的高地。如今的云计算也确实是市场与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再加上其天然的B端属性为如今拥挤的C端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路径,也吸引了更多的巨头下场参与,这其中就包括字节跳动。
尽管国内云服务市场集中度已经相当显著,但是字节跳动的动作并没有为此犹豫半分。从2020年正式上线火山引擎,到升级为字节跳动六大核心板块之一,再到宣布进军 IaaS服务,补足云计算服务的最后一块拼图,并发布全系的云产品。
然而不足两年的时间火山引擎就要与一众对手对垒,甚至表示要成为未来国内的“第四朵云”。但是云端的生意又岂是如此简单如意,尤其是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下,以视频领域为优势的字节跳动恐怕难以赋予其更多的吸引力。
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274亿美元(约1743.7亿元),同比增长45%,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84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5%左右。据测算,过去七年间国内云计算市场保持着约47%的复合年增长率。
尽管复合年增长率有所下滑,但是云计算市场规模已在千亿元水平且仍处于发展阶段,再加上国内云计算起步较晚,国内市场的增速表现是优于整体市场的。也就是说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仍处于快车道上,也让高集中度的市场格局有了内在变化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火山引擎的竞争压力依然不可小觑。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1年云基础设施市场的CR4达到了80%,其中阿里云位居首位,占比37%,华为云与腾讯云的占比分别为18%、16%,百度智能云则占到9%。
尽管百度智能云市占率较小,但是同比增速却高于行业水平为55%,可见百度智能云这国内第四朵云的表现依然是相当有力的。实际上随着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越早布局的玩家其先发优势也就会越发明显,尤其是细分赛道,即使与头部差距明显,但是其市场地位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况且整个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中,也使得市场对玩家的吸引力大幅增强。
除了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进军云计算市场外,还有以优刻得为代表的独立云厂商,AWS等外资云厂商,以及国内的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有云SaaS+PaaS市场前五大厂商分别是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和亚马逊AWS,市场占有率分别是37.90%、11.20%、10.90%、8.30%、7.50%。
整个公有云SaaS+PaaS市场呈现出了阿里云的一骑绝尘,CR5高达75.80%也让整个市场马太效应加剧,后进者压力倍增。在云计算的基础层 IaaS方面,Gartner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TOP5中,国内云厂商占有两席,阿里云排在第二位,市场份额在9.5%,华为云排在第五,市场份额为4.6%。再加上排行第三的腾讯云,国内IaaS公有云市场前三强占据整个市场六成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无论是整个云计算市场,还是其细分赛道,都具有非常高的行业集中度,尤其是阿里云、腾讯云这样均衡发展的厂商更是具有更高的市场号召力。尽管火山引擎背后站着字节跳动,但要在如此拥挤的市场环境下突围仍是件相当困难的事。
当然市场的拥挤是一方面,火山引擎还要面临着高投入下的盈利困境。以阿里云为例,过去十年保持着年均近百亿元的投入,但是全年实现盈利花了十三年,而且利润率也不高,在2021年三季度还出现了亏损,也就是说离阿里云补足之前的亏损还有一段距离。
作为国内云计算市场头部的阿里云盈利尚如此艰难,可见整个市场玩家的盈利状况。金山云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增幅为19.9%,净亏损同比扩大45.3%至5.55亿元。有着“云计算第一股”之称的优刻得过去两年亏损近10亿元,今年一季度出现了亏损扩大的同时,营收也下滑,市值更是蒸发了近九成。
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及云计算市场仍处于高投入时期,无论盈利与否,云厂商们的支出都在持续加大。2020年阿里云表示要在未来三年投入2000亿元。同年五月腾讯云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布局。京东云从2017年起投入了近600亿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内云厂商出于争抢市场的需要,还是巨头们自建云的需要,都需要持续的高投入打底,同时面临着长期未盈利的难题。实际上即便有些云厂商会调低盈利的预期,但也不会否认业务发展背后所需的大量投入。
但即便如此,高投入带来的亏损难题依然令玩家们头疼。腾讯今年表示不会纠结于云业务营收规模的增长,将会更加看中盈利。百度智能云早在2020年的OKR中添加了利润指标,更加考虑毛利因素。
由此可见火山引擎需要在持续不断的高投入与盈利之间做出抉择,尤其是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
此外云厂商们还要面临着激烈的价格战,尽管火山引擎要以“极致的性价比”入局,但也意味着盈利端的承压。实际上云厂商们的技术实力虽然不错,但是议价能力普遍不高,降价成为国内外云厂商们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像全球云计算老大亚马逊AWS曾经降价八十多次,尤其是与IBM等云厂商争夺市场的关键期更是三年连降12次。有样学样,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都大打过降价牌,让本就重资产高投入运营的云服务不得不持续烧钱以保持市场地位。
随着通信运营商的云崛起,以及新巨头的下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整个云计算市场玩家越发徘徊在高投入与盈利之间,稍有不注意就会成为下一个Rackspace。所以后入局的火山引擎如何突出后发优势成为处理这诸多压力之中突围的开始。
如果说火山引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多数的回答可能就是字节跳动巨大的流量池与优秀的算法推荐。实际上相当数量的企业对此确实非常感兴趣,而字节跳动推出火山引擎的时候也回应过这些想法。但是仅此能撑得起字节跳动对火山引擎的期望吗?答案很明显不是。
云计算产业链包括咨询、设计、运营等多个环节,简单点来说成熟且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云计算玩家要在IaaS、PaaS、SaaS三个方面均有竞争力,尤其是基础设施服务的IaaS方面。而IaaS又是国内最大的细分云计算市场,倘若玩家未能在此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其发展前景势必难以乐观。
但是火山引擎对于基础的云服务基本上没有涉及,在火山引擎推出之前字节跳动用的是金山云、阿里云等云厂商服务,所宣传的是以视频与直播以及A/B测试的决策收益手段来达到获客的目的,实际上针对的是互联网企业的需求,而这恰恰是众多云厂商角逐的重要战场。
即便是火山引擎背后有算法推荐等方面的优势,也不意味着客户的前仆后继。在火山引擎着力发展的视频云市场,阿里云与腾讯云才是长期的龙头,更何况火山引擎缺乏着云基础设施方面的实力,更难以承担起字节跳动toB业务的崛起。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火山引擎的入局时间较晚,很难在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力。以数据库为例,阿里云目前已经在国内5座超级数据中心,未来还要建立10座超级数据中心;华为云也完成了五个数据中心,大的数据中心可运行超过百万台的远期服务器。
实际上云计算是对算力的强力整合应用,火山引擎的算法优势很难撑得起其云业务的发展,尤其是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下,产业端方面的云需求成为云计算市场的重要拓展空间。由此火山引擎倘若不能铺展到制造业,那么其未来自然很难保持积极态度。
此外字节跳动的B端业务经验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熟悉、积累、整合,过去抖音等业务的红火是其C端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云计算天然的B端属性与字节跳动本身就有相当的互斥性,使得其云业务铺展天然具有局限性。
再加上众多云厂商的围剿,火山引擎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站稳脚跟或许就能看到其云业务未来发展的可能,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恐怕火山引擎站稳脚跟已属不易,更遑论要做国内第四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