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造车新势力,敲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6月1日,据港交所文件披露,威马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这也是威马汽车2021年因" 科技含量不足、研发费用率不高、持续巨额亏损等 "原因折戟科创板后,又一次向资本市场发出的冲击。
作为昔日造车新势力赛道销量头部梯队的威马汽车,近两年来,声量持续下滑,关于威马掉队的质疑也成为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
关于掉队的质疑,威马汽车CEO沈晖曾回应称:“每天都有人问我,威马是不是掉队了。事实上,我们没有,只是‘静默期’有点长。“
随着上市招股书的披露,一个更加真实的威马也展现在大家面前,那么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的关键时期,威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掉队还是静默?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造车新势力赛道首批入局的玩家之一。其创始人沈晖是老汽车人,其在汽车行业深耕二十余年,比如沈晖曾经代表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
沈晖在2014年底曾高调表示:" 我在自主品牌做到顶了。你知道,上面就是李书福了,他是董事长,我不可能做到比董事长更高的位置。"
于是沈晖组建了一个成熟的站队,在2015年杀入新能源赛道,相比于其他创始人“门外汉”的背景,“专业”也成为威马在新能源赛道的一大亮眼优势,当然这也的创始团队背景,让威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风光无限。
威马汽车在成立三年后的2018年开始交付新车,在2019年,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一度冲到第第一,累积销量第二,仅次于蔚来。
2020年后,各大新能源品牌经过多年积累,快速进入上升期,然而在这个关键节点,威马落了下风。数据显示,当年,蔚来小鹏等品牌全年累积销量增速都超过了100%,而威马却只有33.3%。
关于威马掉队的声音,也由此传开。到了2021年,威马全年共交付新车 44157 辆,同比增长 96.3%,这样的数据单独来看,确实亮眼,但对比来看就不一样了。
如蔚来汽车2021年汽车交付量为91429辆,比2020年增加了109.1%;理想2021年总交付量90491辆,同比增长177.4%;小鹏汽车2021年汽车总交付量为98,155辆,同比增长263%。
除此之外,在2021年全年交付量对比排名中,威马汽车落后于小鹏、蔚来。理想、哪吒和零跑,交付量不足前三个品牌的一半。
根据招股说明书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汽车累计交付电动汽车约8.35万辆。不足“蔚小理”2021年一年的交付量。
截至2022年4月底,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威马已累计出售超过98,000辆电动汽车。也仅为小鹏汽车2021年一年的交付量。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威马还是2018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所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推出电动汽车车型数目最多的公司。
也就是说昔日销量王者,以最多的车型,累计交付量还没有超过排名第一的造车新势力一年的交付量。
那么到底是掉队,还是如沈晖所说的:我们没有掉队,只是静默期有点长呢?
如此烧钱,却烧不出确定的未来?
招股书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20年总收益约34.46亿元,同比增长51.6%;2021年总收益约63.64亿元,同比增长77.5%。
这一数据,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又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蔚来营收为361.36亿元,同比增长122.3%;小鹏汽车营收为209.88亿元,同比增长259.1%;理想汽车营收为270.10亿元,同比增长185.6%。
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增速来看,威马汽车显然很难和蔚小理来对比了,掉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招股书数据还显示,威马汽车的销售成本高速增长,同期其销售成本分别为 27.88 亿元、38.35 亿元和 66.89 亿元,2021年,威马汽车单车毛利率为-5.1%。
相比而言,威马在研发投入上就较为吝啬了,并且呈现下滑趋势。
2019年、2020年、2021年,威马研发投入分别为8.93亿元、9.92亿以及9.81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为50.7%、37.1%及20.7%。
真可谓研发精打细算,营销销售大手大脚。
同时,与一众造车新势力一样,威马汽车的的亏损逐年增加。2019至2021年,分别亏损约41.45亿、50.84亿及82.58亿元,累积亏损超过170亿。
与一众造车新势力一样,威马汽车也是通过融资输血,最近,威马汽车刚刚完成了近6亿美元的Pre IPO轮融资,截止目前公开数据显示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额约350亿元。
据招股书披露,为营运所需,威马向中国商业银行借入两笔贷款,共计10亿元,期限为两年。同时数据还披露,近三年公司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4.2亿元、人民币64.1亿元及人民币100亿元。
超350亿元的融资规模,还需要向银行贷款、上市融资,足以看出威马的缺钱程度。
我们很难想象,像这么一个碎钞机,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车新一轮大战中,不会自己造血的威马,未来面临着什么?
过去几年,新能源赛道红利释放,一众造车新势力乘风而上,然而随着行业格局的初定,以及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长驱直入,造车新势力显然已经提前入冬了。
纵使头部造车新势力小鹏理想,也开始通过裁员、毁约应届生来缩减开支,而加速掉队的威马,又如何应对这个冬天呢?
就连威马招股书坦言很难评估公司业务及未来前景。
威马强调技术开发及投入未必会产生预期成果;或受制于与AD/ADAS(智能/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有关的风险,包括与危及人身有关的风险。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