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万和电气优质财报下的隐患有多严重?

于见专栏 2022-01-13 阅读: 5,951 次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对于股民来说,有这样一只股票是必须要熟悉的,那就是万和电气。其年报被业内视为上市企业的年报模板。而且,连续多年被保持着优秀的经营成绩,是大众眼中“稳中有升”的代表。

然而,尽管外界对万和电气经营状况的盛赞不绝,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万和电气却很难提起投资方的兴致。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万和电气的毛利润和净利润却低于行业水平。

不仅如此,厨卫领域的优质企业众多,在营销管理和利润保持上优于万和电气的企业,才是投资人和广大股民的首选。作为“老实人”的万和电气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导致其资本表现不佳呢?这一切恐怕还要归结于,其传统的销售思维。

畸形的产品结构,引发盈利危机思考

在大众眼中,实体经济的未来必须要秉承“工匠精神”,不断在技术领域开拓进取,为社会贡献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以产品口碑赢得市场。

但这样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单一产品的技术层面,对于行业内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厨卫行业来说,这种经营认知还是显得过于狭隘。而现阶段万和电气的经营理念,也恰好也陷入到了这样的认知中。

根据万和电气2019-2021三年上交的财报数据分析,厨卫电器和生活热水两大产品贡献了万和电气超九成的收入。

以2021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为例,生活热水产品的销售营收为16.73亿元,厨卫电器的销售营收为20.05亿元。两者的营收额分别占据公司总营收的42.71%和50.88%,两者之和占总营收的93.59%。

如果单从营收数据的成果来看,万和电气在2021年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至少在行业内处于中等地位。

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样近乎畸形的产品结构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盈利风险,加上万和电气的毛利润相比较低,使得万和电气的盈利情况变得不容乐观。

从产品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厨卫电器和生活热水系统两类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现阶段这两个领域的竞争,也几乎都集中在价格战的层面上。换句话说,万和电气的主要营收项目存在极大的竞争风险,且这种风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国产厨卫电器和热能系统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打开国外市场最好的方式只有两点:过硬的质量和经济的价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万和电气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似乎已经完全陷入了以“低技术、高质量”产品换“低利润”的老路上,而这种模式却并不适用于成熟市场的长期经营。

先不说这样的运营模式对于企业自身形象的影响,就单从技术升级的角度来说,似乎也难以维持长期经营。

特别是我国开始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以“低价换市场”的运营模式,恐怕难以维系。因为一旦出现原材料价格大幅变动或者工业生产能源消耗收紧后,万和电气的产品生产加工,就极可能会陷入到极端被动的局面。

也就是说,现阶段万和电气的产品结构已经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况,并且伴随着极为严峻的生存考验。而这些问题在万和电气的发展规划中,并未有提及,与之相应的应对策略,也变得无从提起。

从财务的角度分析,过低的净利润是投资方并不看好万和电气的关键原因。这是万和电气的硬伤,其严重程度,甚至已经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0wxBSTUNBaV

参照老板电器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020年全年,万和电气的总营业收入为64亿,老板电器的总营收为81亿。在营收上相差17亿(26.6%),单从营业规模的角度来看,二者在品牌铺开和经营点数量上的差距,基本可以弥补营收额的差异。

但是,真正的问题表现在净利润上。万和电气的净利润为6.3亿,老板电器的全年净利润则是16.7亿,相差10.4亿(165%)。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意味着在营收能力几乎相同的情况下,万和电气的净利润仅是同行的一半左右。而老板电器在行业内的排名也仅仅处于中等水平。

除此之外,万和电气的厨卫电器业务毛利率为24.65%,生活热水业务的毛利率为35.6%,总体毛利率为29.5%。要知道,行业总体毛利率的平均值却维持在52%左右,是万和电气的一倍,而净利润则直接会是万和电气的两倍左右。

由此可见,尽管年报数据相当可观,股市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但万和电气产业落后、产品结构存在缺陷的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更严重的是,万和电气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市场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恐怕也是一项重大难题。

销售渠道大而不强,让自主业务受限

从万和电气的市场覆盖率的角度来看,其在品牌销售渠道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作为完全覆盖了一级市场,并对二级市场几乎全覆盖的企业,万和电气依旧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势力。

但事实上,销售渠道上的优秀表现,恐怕更多依赖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经营成果。在与新兴品牌的竞争中,万和具有传统销售市场的优势,且这种优势并非难以撼动。这并非空穴来风,通过深度挖掘营业数据就可以得到印证。

以2020年为例,全年总营收64亿,其中出口业务占比44%、网上业务总收益约为13亿,实际国内营收总额22.84亿。但这其中还包含其他销售渠道的营收,例如集中签约和房产开发预订等,实际收入勉强算22亿。

以天眼查提供的数据,万和电气在国内的线下网点有1300多家。平均每个网点的营收约为14.7万,且这一数值为保守估计,只多不少。在考虑到一二线城市基础经营成本的情况下,平均14.7万的营收额,显然不可能养活起店面。

0wxBSUAG18D

而想要维持这样庞大的销售规模,万和就不得不与其他品牌合店经营。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万和电气品牌效应低下的问题。

从商业经验的角度,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只需要多增加专卖店的数量即可。但真正的问题是,万和电气可能开不起专卖店。

由于长期代工和低价出口销售,国内自主业务萎缩似乎已经让万和电气的正常经营变得积重难返。这一点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万和电气正在面临的真实问题。

据了解,万和在连续三年总营收额增长不超过25%的情况下,出口业务的年增长率接近43%,代工任务连续两年都是超额完成,与此同时牺牲掉的,也必然是国内自主业务。

更为致命的问题是,在国内自主业务萎缩的情况下,万和电气的解决策略却显得缺乏诚意和创新精神。

而且,在引入“梅赛斯”和“伊莱克斯”之后,万和不仅没有借其名气进一步开辟市场规模,反而导致国内自主业务板块经营变得更加艰难,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思维方式,似乎进入了“惰性模式”。

由此可见,现阶段万和电气的发展问题似乎已经不仅是产品结构畸形的外在病症,更多则是内部管理思维模式落后、自主创新精神缺失的问题。

新产品赛道超车,还需创新经营模式

近些年,以空气炸锅为代表的厨卫新产品走进大众视野。凭借着对传统烹饪模式的创新和对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有效把握,厨卫电器行业的发展也为电器行业带来新机遇。

万和电气显然也嗅到了这一商机,快速捕捉市场动态信息,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塑造了聪米品牌以占据空气炸锅市场。

在尝到了抢占新产品市场的甜头后,万和电气选择和小米合作推出定制款热水器,并与小米生态系统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

0wxBSUnaey4

但是,想要在新产品赛道实现超车,万和电气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以科技研发投入为例,2019年万和电气的研发投入为2.58亿。华帝为2.37亿、老板电器为3亿。

如果从研发费/净利润比值的数据来分析,万和电气也属于技术创新型企业。但问题有两点:一是研发费用的总额并不是最优秀的,如老板电器、美的等研发额都在万和电气之上;二是较高的研发/净利润比值,来自于净利润低于其他品牌一倍这一客观事实。

换句话说,万和电气想要在新产品市场上实现弯道超车,在不断投入科技研发之外,还要想办法创新经营模式,提升企业净利润,才更有胜算。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股市数据分析模范生的“万和电气”,其真实发展情况并不如数据表现的一般优秀。现阶段万和电气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彻底解决销售能力较低和经营思维相对落后的问题。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代工和低价出口绝不是长期战略发展之道。最关键的是持续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要让国内自主业务的营收占比不断增加,以此作为长期经营的重要基础,而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前,万和电气想要高枕无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见专栏
长期关注互联网、家电、财经、汽车、房地产、人工智能、新消费等行业,为读者提供不同视角的解读。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