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期,关于招商银行的“喜报”一个接着一个。先是零售AUM突破十万亿的好消息传来,随后它又被《亚洲银行家》评选为“中国最佳财富管理银行”,招商银行手机APP还连续第三次获得了“中国最佳手机银行服务”的称号。
不得不承认的是,近年来被称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相比于竞争对手们来说有其很大的过人之处,特别是在财富管理领域,目前的招商银行正在开启声势浩大的“大财富管理战略”征程。
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公募基金“代销之王”的招商银行在前行之路上也不乏挑战和质疑。就在上个月,招商银行还因“为收罚息故意让客户还款无效”而被网友吐槽“不重视客户体验”。另外在今年5月份,招商银行还因财富管理业务中的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业务中的存在的27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以七千多万元的“天价”罚款。
理财虽好,但问题同样很多
在如今的这个零售转型时代,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招商银行理财业务在近些年实现了飞速发展。
截至去年年底,招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高达2.45万亿元人民币,可在招行理财业务发展“喜人”的态势之下,它也在暴露出越来越多危险。
比如在今年5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就向招商银行开具了一个罚单,因为招商银行存在理财产品之间风险隔离不到位、理财资金池化运作、利用理财产品准备金调节收益等理财业务违规行为,以及贷款、理财或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土地储备项目等同业业务违规行为,再加上其它诸如贷款、理财或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土地储备项目等问题,招商银行被罚了7170万。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招商银行在近几年收到的罚单并不少,在2018年底以后,招商银行旗下大量分行都曾经因为理财业务违规问题收到过监管罚单。这些违规问题往往包括:理财和代销产品宣传材料管理不合规;代客操作销售理财、代销产品以及结构性存款;理财“双录”未完整记录销售全过程等等。
这些罚单暴露出了在招商银行理财业务的“风光”之下,依然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雷区”,这可能会不利于招行理财业务未来的后续发展。
继续回顾过往,招商银行理财业务出现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从2016年涉及的浸鑫基金收购MPS公司暴雷事件,到2018年招商财富被媒体曝光的“违约门”事件,再到投资襄阳雅可暴雷事件,招商银行在业务合规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频发的问题显然给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提了个醒,虽然目前所遭遇的种种问题还没有大到阻碍招行相关业务发展的地步,但如果继续放任不管的话,若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客户与用户的声音,那么未来招商银行好不容易获得的行业地位与声誉可能会遭受打击。
新老接替下,招行能否安然度过?
种种迹象表明,招行风光无限的时候也是其内含危险的时候,如何在实施“大财富管理”战略的同时规避风险?如何让自身的业务发展安全有序?这成了摆在招商银行面前的紧要问题。
按照招商银行所提出的“大财富管理战略”:它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把全面打造大财富管理体系作为应对内外部形势变化的战略支点,作为深化“轻型银行”转型、探索构建3.0经营模式的主要方向。
可这样的战略模式固然代表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但招商银行能不能真的落实好战略规划、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还是未知数,因为目前正处在招商银行人事变动剧烈的时间节点。
今年五月,招商银行资管业务负责人刘辉离职。作为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负责人,他的离职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招行“大财富管理战略”的推行。
此外,曾经帮助招行登顶“零售之王”的多位零售业务条线高管也已经离职。比如在2019年年底,曾任职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的“老将”王洪栋转投天风证券。去年年初,时任招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的“老将”王菁离职;今年初,招行还进行了零售业务组织架构调整,大量相关业务人员被调整。
除了“新老交替”的危险以外,招行所施行的大财富管理战略还具备着明显的难点,招商银行在人事变动剧烈的当口,如何解决好风险管理问题、金融科技赋能、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各个环节管理等难题是考验它能否继续坐稳“零售之王”宝座的核心。
按照相关行业专家的说法,金融科技、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在推行大财富管理战略的最大难点,银行在资产组织和产品创设能力上往往并不具备优势,它们将如何调配好相应的资源与人力来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才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风险管理层面,过去几年,招商银行已经遭遇了不少客户投诉、监管罚单、投资暴雷事件,这提醒招商银行要在整个大财富管理的资产组织、产品创设、产品配置、合作伙伴选择、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全过程陪伴、投后管理等等个环节做好工作,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在以后继续出现类似的窘境。
特别是在新老交替之际,招商银行全新的零售业务团队能不能帮助它解决目前所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它们能不能守住招行“零售之王”的赞誉?这些都有待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