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吴晓波凭借着一番“无用论”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记得上次大家这么热烈的讨论他,还是因为“天价奶粉”直播事件。
收了60万坑位费,只卖出去15罐奶粉,并且还有3罐退货的,相当于每罐奶粉5万元,品牌方的这波“知识付费”可谓是冷暖自知,吴晓波在直播的浪潮中折戟沉沙,在知识变现的过程中百折不挠。
吴晓波在接受《财新时间》的采访中表示:我觉得人大部分都是无用的,我是个精英主义者,我认为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人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
报道播出后,吴晓波的此番言论引起了网友们一片骂战,在凤凰网发布的投票“你认同吴晓波说的大部分人是无用的吗?”中,有67%的人持反对意见。
他们对此非常愤怒。
有网友认为有些岗位吃尽苦头还被所谓精英鄙视,比如争分夺秒的外卖员,风吹日晒的奔波在大街小巷,最后恐惧于中午没有时间午睡,可能发生车祸,时间压力不再考虑那样的工作,而他们在吴晓波眼中就是无用的人。
外卖员之所以和时间赛跑,是因为背后的资本制定了残酷的时间法则,处于谈判劣势的外卖员,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被压榨被克扣,正是一个一个的数量超过千万的外卖员构成了外卖的商业体系。
吴晓波的这番话相当于是说,这些外卖员都是无用的人。
资本是嗜血的物种,无论如何包装都改变不了逐利的本质,商业竞争中的牺牲品往往是底层员工,比如为京东的梦想,失去五险一金的刘强东兄弟,比如平台为了节约成本找的外包外卖员,以及为了资金回笼从外卖员的商业保险中扣钱。
那些高举着“知识付费”的商人们,不过就是另一种形式逐利的资本,传播知识焦虑,榨干人们的认知,不断利用个人IP变现,吃香难看!
提前销售二十年的跨年演讲门票,上各大综艺鼓吹精英理论,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用拗口的理论解释简单的问题,贪婪的利用每一个变现的机会,而在这些变现的场景中收割的究竟是谁?
吴晓波认为自己是为精英人群服务的,对此,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们,那些中产们,那些企业家们,真的会认真收听吴晓波,并且为他的商业分析点赞吗?
在奶粉直播之前,吴晓波曾就电商直播发表过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直播电商也许是这么回事》,文章讨论了直播电商的商业本质,讨论了直播电商的四个趋势,并对头部主播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分析。
并在直播之前,兴奋的表示“我看见了风暴,激动如大海。”
在吴晓波的自我电商认知当中,他看见的风暴当中,也许他正处在风口浪尖,淘宝直播给予了最大的流量支持,新浪微博进行了千万级曝光,巴九灵在北上广深等七个城市的机场、写字楼、高铁站进行了广告投放。
在吴晓波引以为傲的商业分析实战当中,他让各路资本吃到了“知识付费”的“红利”,品牌方骂骂咧咧的发微博,预估最低能卖到50万,结果实际成交5万都不到,请明星直播,简直是诈骗!
给予了流量支持的淘宝、新浪,可能更是大跌眼镜,这些吴晓波眼中的精英阶层们,在看到了吴晓波的商业分析,和吴晓波的商业实战之后,还会相信他吗?
过往纸上谈兵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在金钱和口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写书的人真的落地运作的时候,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大的反差呢?为什么会翻车呢?
那些他眼中无用的人为什么不买单呢?而对于这堂无用的人给他上的课,不知道他是否有所收获。
在这之前,吴晓波曾想将巴九灵公司(吴晓波频道运营方)以15亿的价格打包卖给上市公司全通教育,实现A股大梦,如果收购成功,吴晓波夫妇将会获得4亿元的收入。
并购消息传出之后,全通教育收到了深交所的灵魂质问:核实说明本次交易的目的,收购巴九灵是否为“忽悠式”重组?实质是否为吴晓波的个人IP证券化?
在全通教育澄清的100多页文件中,无意泄露了吴晓波曾花41万买粉的事情。
最终这次并购重组也以失败告终。
对此,精英阶层的罗永浩发来贺电:吴晓波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1.梦太大,他上市?有没有搞错?2.本来就是个事后诸葛亮,玩嗨了产生幻觉了,老以为自己复姓诸葛,名亮。
这番评论的意思很明显,依靠“事后诸葛亮”写了几篇文章就感觉可以上市,是不是出现幻觉了?
吴晓波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翻车事件之外,他的知识变现创富之路可谓是披荆斩棘,大杀四方。用许知远的话来说,吴晓波是实用主义,讲求效率,金钱作为标准的衡量意义更为重大,如果一切东西不能折现的话,就是一种罪过。
我们来详细看看他的收割之路吧。
以商业导师的身份,在深圳、上海、佛山开展“转型大战”千人课,从宏观经济解读、转型企业案例、BAT资源、工业4.0四个内容板块进行解读,按照每人9000元的价格计算,仅仅北京场,吴晓波就将908万收入囊中。
在后来新匠人的赛道上,巴九灵开展“奇葩匠人”评选,吴晓波在之后创立新匠人学院,想要利用产品打通圈层现实聚拢精英人群的目标,学员的收费标准是4.98万/人。
吴晓波并不满足于此,在发表的文章《从今天起,有一类企业家叫做“企投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能够成为两栖的新物种”企业家+投资家“,简称企投家,要想成为企投家,只需缴纳4.98万元,就能够成为第一期会员,并得到打包的知识套餐。而第六期的会员收费已经达到8.98万。
针对不同人群,吴晓波给予的知识付费类别不同,底层是180元的付费音频类产品,第二层是线下课程等,收费在千元级别,第三层是新匠人的企业家转型课程,最顶层是8.98万的企投会会员。
和罗振宇一样,吴晓波在每年年终的时候,会进行年末演讲,兜售商业观察,价值判断等,根据时代周报的统计,吴晓波前五年的演讲门票收入超过3000万,加上商家赞助这个数字会更大。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变现的机会,将个人IP价值最大化,1999年吴晓波花费50万购买了千岛湖的一座小岛,如今小岛价值翻了无数倍,同时吴晓波在岛上种植了杨梅树,做成杨梅酒,在吴晓波频道上售卖,这款闪着知识光芒的酒,上线3.3小时就卖出了5000瓶,仅仅 2015年一年就获得了1000万的收入。
随着吴晓波在知识付费领域的版图越来越广,吴晓波的专业能力却越来越被质疑。
吴晓波撰写的《吴敬琏传》出版之后,遭到了吴敬琏九年助理柳红的质疑,她认为吴晓波有抄袭的嫌疑,侵犯了她的著作权,在书中有“14处硬伤”和“4处软伤”,仅仅花费3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传记并不严谨,在时间、数据方面存在错误,并且编造情节,随意拔高。这是一本粗糙,仓促的快餐传记。
吴晓波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并未承认抄袭,但承认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品的确是有瑕疵。
在接下来两年的官司中,吴晓波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根据晚点团队报道,当时吴晓波很害怕,没有信心法院到底会判出什么结果。
虽然后来吴晓波胜诉,但是柳红从来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停止过质疑,柳红在微博上称“‘吴晓波抄袭事件’距今十年。我会年复一年地指斥吴晓波虚伪怯懦不名誉的作为,如同跑马拉松持续不懈,直到吴晓波认错道歉。”
不过,如果吴晓波真的道歉了,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吴晓波曾说“卖货翻车100次对我来讲都没有关系,但官司输的话,就完蛋了。因为我的名声是建立在文字之上的,如果被认定为抄袭者,那你在行业里面就成了个笑话,那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吴晓波输了官司,他的知识付费商业帝国就会被质疑,他商业导师的形象就会崩塌,他的IP要求他必须是一个精英,而一个有污点的精英无疑会降低身价。少了精英的光环,少了商业知识分子的金边,他就成了普通的商人。
在吴晓波的世界里,他是站在屌丝的对立面的,“大部分人是无用的”并不是他第一次贬低普通群众。
在2015年首届中国移动社群大会的演讲中,吴晓波表示“要反对屌丝经济,屌丝是甘愿在社会的下层和边缘,并以此反对主流财富群体,这是堕落的表现。我觉得中国要往上走,中国不能变成一个下流社会,所以我们要反对屌丝经济”。
他以卓越的姿态和超强的优越感,直接否定了底层的群众们。
对于吴晓波的言论,胡锡进表示必须反对这样的精英主义宣言。一个人和一个公司可以面向特定的服务人群,商业成功包含了越来越强的分众化逻辑。但是这样的商业策略应当就事论事,局限于商业本身。扩大对这样商业模式的解读,由此总结说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无用的人,因为世界不需要很多人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这太粗暴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尤其太刺耳了,任何社会精英都没有权利这样凡尔赛,增长社会的不公平感。
同时胡锡进表示:做事先做人,大多数成功者不仅勤奋,而且深谙尊重他人、保持敬畏之心的重要。
曾经冯小刚也多次炮轰屌丝,认为那是脑残群体,还和史玉柱进行了一番微博对骂。
对于冯小刚嘲讽屌丝的行为,《人民日报》这样解读:当不雅词汇成为身份标签,我们应反思,自贱与自嘲背后,是阶层固化的现实和社会底层的焦虑。与其在口水战中争论对错,不如改变“拼爹”的规则,用公平的制度安排,打通上升通道,让机遇之门向每个人平等地敞开。
吴晓波的无用论和反对屌丝何尝不是一种洗脑,强化自身的精英形象,让自己的人设立的更稳,所有的知识付费真正面向的群众是谁,或许并不是吴晓波以为的精英们,他们把吴晓波的理论奉为圭臬的可能性很小。
那些打着知识付费名义真正收割的,是渴望破圈的人,渴望通过努力,从底层爬向中层的人,他们才会被灌输焦虑的思想,因为社会的压力就像大石,喘息之中照不到前路,而吴晓波们披着商业导师的外衣,大肆指点江山。
从罗振宇的翻车就可以看出,他那些自以为是的商业判断,都在日后被一一打脸了,或许他的成功就在于挣到钱了,他说自己是个商人,商人重利,而罗振宇和吴晓波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传播的知识焦虑翻译一下就是,买我的课吧,买了你就能成为精英。
所以,怪不得李诞说,知识付费就像是传销。
李诞算是精英了吧,你们看看,这些真正的精英们,会买他们的账吗?
这就是人们大骂吴晓波的原因,一遍割韭菜,一边骂韭菜无用。
END
对于这些打着知识付费旗号收割的商人们,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主笔 | 白小白
编辑 | 四少
柴狗夫斯基:字节跳动旗下视频平台独家签约创作人。曾获得网易号“最具影响力”称号;并且荣获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获得一点资讯“一点号年度黑马作者”称号,其文章在各大平台频频斩获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