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快,以及生活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拥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对新一代年轻群体来说,已经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梦。
当睡眠问题成为时代病时,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终将愿意为睡眠买单,由此,形形色色的睡眠生意蓬勃兴起,不管是睡眠家居产业,还是睡眠健康产业亦或者睡眠服务产业,可以预见,睡眠经济已经悄然崛起。
而床垫作为睡眠经济的一员,也是与我们睡眠息息相关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全屋智能家居时代的到来,床垫也正逐渐从传统走向智能。
但是在用户认识度普遍不高的状况下,尽管存在很多机遇,但是整个行业呈现出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而品牌们能否打通一条成熟的商业化道路,打开消费者的心智呢?
智能床垫是智商税还是真需求?
关于“怎么才能睡的更舒服”这件事,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了,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人类学会用木材造床,同时在床面上铺设厚厚的床垫。公元2000年前,人们开始把干草、羽毛、羊毛等填充进奢华卧具内。16、17世纪,人们将稻草和绒毛填充在用绳子编成的网格中,并覆有面料。18世纪后期,铸铁床和棉花床垫相继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弹簧床垫开始风靡全球。
这不仅是人类对睡眠质量的追求,亦是一部悠久的床垫发展史。
然而在中国市场,人们对床垫的概念相对认知较晚。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多数家庭更习惯睡土炕、木板床、绷子床等硬床。随着席梦思“弹簧床垫” C位出道风靡全球之后,我国才迎来了睡眠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弹簧床垫”时代。
如今,经过短短三十多年的发展,床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而我国也成为了床垫的主要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睡眠的观念也日益受到重视,想要睡个好觉,床垫当然是最重要的了,但是传统床垫并不能满足深层次的健康睡眠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将普通床垫升级为智能床垫,但就目前智能床垫的发展而言,对消费者来说是真需求还是智商税呢?而智能床垫进行到哪一步了呢?
首先,床垫对消费者来说是真需求,不管是传统床垫还是智能床垫,随着品牌们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了解,现在的床垫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已经实现了能够帮助睡眠的功能。
而智能床垫与传统床垫的最大区别就是,智能床垫可以通过识别人体睡姿等人体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计算出最适合用户睡眠所需要的压力分布和高度,通过改变床面的高度和软硬度,给用户提供最好的睡眠质量。
从需求而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69个小时,19.4%的人经常失眠。深睡的人群占比不足24.9%,平均深睡时长仅为1.79个小时。其中,58.5%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睡得浅。中国睡眠研究会一份5年前的调查就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床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床垫行业的市场规模近652亿元。对于未来床垫产品的新功能,前瞻产业研究院在2020年调查显示,38.3%的消费者希望未来会出现自动调整支撑已获得最佳睡姿的床垫;27.2%的消费者希望床垫能够自动监测睡眠周期。
从以上各项数据而言,智能床垫市场大有可为。科技对床垫的赋能,无疑增加了床垫的卖点,而在蓝海市场的吸引下,不管是传统床垫厂商,如喜临门,还是互联网企业,如小米,亦或者跨界者格力等,都纷纷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床垫,以此在床垫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有近2,5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助眠、失眠、睡眠”,且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睡眠相关企业。从行业分布上看,64%的睡眠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此外还有15%的睡眠相关企业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那么问题来了,智能床垫作为今天的主角,如今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在早期阶段,智能床垫还是比较缺乏科技含量的,还停留在睡眠功能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年轻人对智能、便捷和健康的睡眠需求。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越来越高,在技术进步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床垫制造商开始努力发挥想象力,对床垫进行科技赋能,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及智能服务。
根据市场观察而言,在中低端市场,智能床垫仍处于早期阶段,但价格相对来说较为便宜;在高端市场,智能床垫的功能大多体现在睡眠监测和智能调节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非常的高级,但是其价格也是颇高。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到这个赛道,行业乱象也愈发严重起来。先不说产品同质化问题,因为智能床垫作为互联网产品,并且还处于早期阶段,同质化是在所难免的。
在我国,床垫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奔波,如今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产业集中度较低,存在着多、小、散、乱的问题。如今,智能床垫也是如此。
说到底,智能床垫仅是在床垫的基础上增加了某些功能,其一些简单的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非常容易的复制,这也是导致在智能床垫的飞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不良厂商为了利益开始不在乎质量问题,打着智能的口号,卖着“非智能”的产品,而当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厂商还以各种理由百般推诿,售后服务极其的不完善。
对于智能床垫来说,行业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而那些大品牌的制造商也要起到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在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国内品牌们如何破圈?
智能床垫的发展和传统床垫的发展是极其相似的,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国外品牌来主导的,这也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短板。在高端品牌上,我国企业与国际一流品牌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高端市场还是被席梦思、丝涟、舒达等国际品牌占据,而中低端市场竞争又激烈,直接导致我国床垫行业呈现出“大行业、小公司”的特征,也就是在近几年,在新国潮浪潮下,国产品牌才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国产床垫企业有上千家左右,但年产能力在20万以上的专业床垫制造商只有二十多家,而四大龙头床垫品牌慕斯、穗宝、喜临门、雅兰的总市场占有率却不到8%。
在智能家居和睡眠经济的双驱动下,床垫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而品牌们该如何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增长呢?
在今年4月,美国上市智能床垫公司Sleep Number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净销售额达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本季度毛利也破纪录地达到3.0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6%。公司营业利润达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45%,较去年增长了220个基点,而净利润则达到6700万美元。
Sleep Number的成功,可以说是国内智能睡眠企业的曙光。而这也得益于美国消费者对智能床垫的接受程度已经成熟。
在中国市场,由于整个行业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更不说消费者的心智,还仍处于萌芽期。
所以接下来,品牌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打开消费者的心智,或者说如何让消费者更进一步的接受这种产品。
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语言”,而好的产品就需要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前文提到过,智能床垫的功能大多体现在睡眠监测和智能调节两个方面,但这对用户来说,够吗?答案是不够的。并且还非常的尴尬。Sleep Number之所以深得人心在于其产品非常符合用户的需求,不仅能够测试相关指数还能提供睡眠解决方案。
而国内的大多数产品仅停留在监测阶段,对用户不能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案。这正是品牌背后对技术研发的缺失。根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国外床垫品牌如丝涟,金可儿,泰普尔等分别拥有6家,5家,1家研发机构,而中国品牌喜临门,雅兰、慕思、梦百合中除了喜临门有两家研发机构外,其他三家只拥有一家研发机构。并且很多企业还是以代工厂起家,本身就缺乏一定的产品创新意识,这对企业的发展都是潜在的危机。
而服务作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关系的纽带也是重中之重。智能床垫作为高科技产品,不同于传统床垫,其系统及工序相对复杂,对售后的专业性和时效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维修。目前来看,智能床垫售后服务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飞速奔跑的智能床垫产业发展速度。
中国品牌经历了从价格竞争,到品质竞争,再到服务竞争的阶段。如今开始进入更高阶的品牌文化竞争。而企业们也应该不断以产品、服务来充实自身的品牌文化,以此与消费者建立更长久的连接,为消费者打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