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美团到底是不是一家科技公司?

熊出墨请注意 2021-04-06 阅读: 6,023 次

“我一直认为美团不是一家科技公司。”

上月底,美团发布了2020全年财报,CEO王兴在电话会议上提到这句话,而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传统认知中,科技公司确实应该是以高精尖的技术而闻名,一出场就自带BGM,例如探索太空移民的SpaceX,研究人工智能的Google。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趋之若鹜地为自己标榜“科技”属性,唯恐少了科技影响估值。可美团作为2019年《Fast Company》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之首,是当年唯一入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居然反向操作,称自己不是科技公司?

先别急着否定,王兴此言还有后半句,“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科技公司,但是我们的业务确实是靠科技驱动的。技术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无论多么令人激动的技术,最终的目的还是服务人类生活。”

一开口就知道老江湖了,细细读之,美团是不是科技公司的问题实际上只是一个引子,科技公司的定义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终极话题。

若论纯粹,翻遍全球也很难找到纯做技术研发的科技公司,众人心中被打上科技公司标签的SpaceX、Google也不例外。

所以,当我们谈论科技公司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对美团下是或否的结论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厘清关于科技公司的评判标准。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大与小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选择性感知,指的是人们在看待事物时受到成见的影响,无法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

比如,富人出门应该穿金戴银,学霸学习应该毫不费力,主播小姐姐应该肤白貌美大长腿,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选择性感知。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公司应该高大上的认知亦是如此。

当我们希望、认为一件事是这样、那样的,就会有倾向地选择、排列自己所搜集的信息,使得这件事变成想要的样子。

因此,提起与高大上不太挂钩的美团时,多数人只会想到点外卖挺快,而忽略是何原因让这份黄焖鸡米饭送到自己手上时尚还温热。

答案不止是保温箱,还有科技。

说出来你可能会惊到,美团经营着世界最大的配送平台。这一世界记录正是由我们熟悉的外卖小哥创造,数据显示,美团配送平台每天有超80万名骑手在路上,每天配送的外卖订单超过4000万笔。

维持全球最大规模的配送平台的正常运行,并给出每笔订单的最优配送方案,这道命题无论交给哪家科技公司去操作,都是一块烫手山芋。

美团为此开发了超脑系统,基于海量的订单数据和AI算法,对骑手进行智能调度和路线规划。综合考量骑手路线、实时的天气、路况、消费者预计送达时间、商家出餐时间等因素之后,超脑系统全自动分单,方才实现了消费者、骑手和商家之间的最优匹配。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兴所言有理有据,美团业务属实受科技驱动。而且,全球最大规模、高复杂度的多人多点实时智能配送调度系统,也足以支撑科技公司的认知。

融进日常之中,美团的科技光芒被吃喝玩乐游购娱的业务遮盖,高大上的感知被打散为一件件生活小事。

日订单量数千万的美团外卖,数百万的美团买药和美团闪购,以及正在高速增长的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大家会在中午吃什么,感冒不想下楼买药,出差忘带数据线,买菜买水果等需求场景里自然地点开美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生活小事背后的科技力量。

由此可见,业务高大上与否,绝不是评判一家公司科技含量高低的标准。而送外卖与全球领先的智能配送调度系统之间的反差感,则恰恰证明了生活小事中蕴含的科技力量,可能比高大上的造火箭、造车来得更加震撼。

虚与实

互联网出现之后,一元的世界有了虚实之分。而线上、线下两个世界从不应该是割裂的。所以,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应用呈现着从线上到线下,再到双线融合的发展轨迹。

虚、实路线虽然不一,但不影响互联网公司拥有相通的科技底色。

早一批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统治的门户时代,主旋律是围绕虚拟世界中的信息流转而展开。还有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的出现,消除了信息获取的不平等。

再往后,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实物的流动,视角从线上转到线下。比如淘宝、京东等实物电商平台,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不再囿于线上信息和交易匹配,而是要借助已有的物流等基础设施,解决线下问题。

继续发展,就到了双线融合。近些年零售企业纷纷转型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阿里力推新零售,京东提出无界零售,线下业态尝试社交电商等等,实质上就是在促进虚、实两个世界里的信息与实物相互流通。

美团显然是属于最后一种,一边处理信息流转,一边推动线下交易,这是其创立之时就已经明确的路线。

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美团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5.1亿人,平台活跃商户数增长至680万。具体到业务场景,5.1亿消费者和680万商家分布在200多个生活服务场景。

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平台处理起来肯定离不开科技的提效。美团借助AI技术分析线上C端消费信息然后用于指导线下B端商户的经营,就是例子。

上线11年,美团平台已经产生了超过70亿条用户数据,100亿张线上图片等有效数据。结合丰富的场景布局及海量真实数据,美团技术团队研发出了美团商业大脑。用户的情感曲线变化、消费水平、环境偏好、推荐菜等等信息都在商业大脑里清晰呈现。并且,根据数据系统还能给出商家服务现状、商家竞争力分析,以及商圈洞察等多维度的经营建议。

得益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虚、实之间的结界被打破。对此,王兴也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他曾多次说到,“美团从事的是移动原子的业务,不仅仅是移动比特的业务。”

比特是信息量的最小单位,原子是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其意所指非常明了:科技的应用不分虚、实,美团的业务在线上、线下两个世界同时扎根。

多与少

花旗全球市场亚洲分析师Alicia Yap在电话会议上提问:“公司投资多家机器人公司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投资的重点垂直领域有哪些?”

回答该问题时,王兴提到了“美团是一家科技驱动型公司”的观点,然后他强调称,机器人目前就是美团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

诚不欺汝,翻翻美团过去一年的战投花名册,“机器人”公司的出现频次之高、品类之全充分说明了美团对机器人的“偏爱”。如餐厅机器人Pudu Robotics,送货机器人Fortune Robotics、商用清洁机器人GS-ROBOT、 智能送餐机器人系统服务商普渡科技,还有仓储机器人以及电动汽车机器人等等。

第三方数据也在佐证,据IT桔子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美团在人工智能领域有4起投资,在国内的活跃度排名第一,而其投资对象主要就是机器人。

对机器人公司投资数量方面的多,实际上对应着一种少。表面上可视作投资领域的少,深层可以延伸理解为专注。

探究美团对机器人公司频频出手的原因,实际上就是王兴讲的美团业务靠科技驱动。在未来的业务场景里,机器人技术大有可为。比如,美团外卖的配送环节,无人机、送餐机器人可用于无人配送。美团买菜的商品分拣环节,仓储机器人可以自动化作业。

“美团的业务发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机器人就是硬件布局中的核心版块之一。据王兴透露,疫情期间,美团在北京顺义区进行了无人配送的试验并成功完成15000多单,还在深圳对美团无人机进行了空中配送测试。

机器人的加入,一方面为美团平台降本提效。尤其对于分拣等重复性、低附加值工作来说,机器提升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把员工解放出来,去其他高附加值工作中创造更高的价值。另一方面,覆盖服务全链条的技术改进,还将带来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

所以,对机器人技术的专注,体现着美团对科技驱动业务的坚持,以及对持续创造更好用户体验的追求。

此外,跳出平台看行业,不止美团,业内其他公司也对机器人领域密切关注。美团对技术的投入,其实也是在为未来争夺话语权,谋求领先优势的长续。

结语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对科技公司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透视。相信各位也发现了,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才称得上是科技公司,这个很难用一句话去定义。而是要拨开表象看本质,穿透业务、形式、战略等表面特征,分析其是否具备科技的内核。

这就又回到了王兴那句话,“无论多么令人激动的技术,最终的目的还是服务人类生活。”

换言之,技术始终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本身。如何使用技术、看待技术,才是评判科技公司的关键指标。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熊出墨请注意
独立思想,尖锐态度。犀利辣评,温度视角。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